天津老年癡呆患者年齡降低10歲 留住老人記憶要提前做好準備

10月是今年的“敬老月”,在眾多尊老、敬老主題中,老年疾病的預防是一個重要話題,其中,老年痴呆這種疾病是老年人及他們的家人提起來就有些擔憂的病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本市20年間老年性痴呆患者平均年齡由65歲提前至55歲。本市正在採取各種措施,完善為老服務體系,提升家庭照料人員的能力,讓患病老人得到最好的照顧。同時,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意識到,預防老年人患病非常重要。

老年性痴呆正在“年輕化”

“老年痴呆”高發於老年期,但目前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不斷趨於年輕化。根據最新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本市老年性痴呆患者平均年齡由65歲提前至55歲,“年輕”了10歲。專家解釋,這可能與飲食、壓力及環境汙染有關,大量飲酒會影響大腦;而長時間的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老年痴呆提前出現。此外,現在高血壓、血脂異常病人越來越年輕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痴呆的提前。

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現階段的中國,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性痴呆患者人數已居世界第一,同時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地區之一 。有數據統計,目前中國痴呆症患者超過1000萬人,其中有60%為阿爾茨海默症。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為5%,80歲以上發病率超過30%。

預計到2050年,中國痴呆患者將超過2000萬;75歲以上的老人10%患有智能障礙,85歲以上的老人中三分之一為失智老人。

如果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老人的晚年生活會變成“難題”。他們會變得無端猜忌、莫名生氣、身陷絕望、忘記重要的事情、不認識身邊的親人、找不到依戀的家、甚至無法照顧自己……發病後,痴呆患者一般存活年限平均僅為5.5年,且絕大部分患者生活質量低下。有的痴呆症患者甚至受到各種人身限制,不能享有正常的基本權利和自由。老年痴呆是醫學界的未解難題之一,也是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全球公共健康和社會保健挑戰之一。

失能失智老人優先入住養老機構

老年性痴呆目前沒有藥物能治癒,僅有幾種藥物延緩疾病的發展,因此治療的費用不高,但照料的成本很高。老年性痴呆的患者最終都會導致失智和失能並存,無論是患病老人還是其家人,對於照護的需求日益增加。為了滿足失能失智老人對專業養老服務的迫切需求,本市出臺了一系列的養老服務措施,規定公辦養老機構服務對象將有所側重。根據本市制定的《市級公辦養老機構老人入住評估輪候辦法》,在床位緊張的情況下,具有本市戶籍的60週歲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可以申請輪候入住公辦養老機構,每位申請輪候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老人,都需先進行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估,符合條件的,在有富餘床位後優先入住。本市還將通過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實行差別化發放,鼓勵社會辦養老機構收住失能失智老人,也就是說,社會辦養老機構收住的失能失智老人越多,獲得的補貼也就越高。對於想在家養老的失能失智老人,本市將其納入重點服務對象,利用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把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醫療保健、應急救助等服務送到老人家中。現時,本市的養老服務機構延伸服務,為居家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相應服務的同時,對照顧的家人及保姆進行專業性指導,讓他們能更好地照護老人。

家有獨居老人需要特別關心

老年痴呆症具有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等特點;早發現、早預防是重中之重。所以,專家提醒,要注意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疾病信號:如發現記憶力減退、判斷力差、書寫困難、言語障礙、人格改變等,要儘早就醫。特別是對有過喪偶、離異、喪子等遭遇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要更大。此外,喪偶、獨居的老人,生活中沒有了時刻傾訴和交流的對象,生活在孤單的氛圍中,對預防老年痴呆也非常不利。家庭中如果有獨居的老人,要經常陪伴,儘量去增進交流,同時多為老人制造社交機會,增進與其他人的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