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寶級文物,盜墓賊爲何不拿一件?專家:不是不想,是不敢!

在中國古代,人們通常認為在逝者的墓室和棺木中,放上價值不菲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伴隨死者,在來生就會應有盡有。這些陪葬品通常為玉器、陶器以及金銀首飾等。

面對國寶級文物,盜墓賊為何不拿一件?專家:不是不想,是不敢!


古代的達官貴人家底豐厚,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孝心,墓室中會放置很多值錢的文物。這就導致了“盜墓”這一行業的誕生。在當時宗教迷信色彩濃郁的社會環境下,很多盜墓賊為了偷取墓室裡的文物,不惜得罪祖先。當時人們非常憎恨盜墓賊,認為這是非常不道德的職業。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成立了考古隊伍,專門為了拯救發掘文物。真是因為有考古專家,歷史文物才能重新展現在公眾的眼前,我們才有機會目睹古代祖先的智慧與文明。

面對國寶級文物,盜墓賊為何不拿一件?專家:不是不想,是不敢!


但是在考古專家發掘墓葬之前,這些墓室通常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很多非常有歷史研究價值的文物被倒賣,當考古專家進去的時候,文物已經所剩無幾。但是有一座古墓十分奇怪,裡面珍藏著國寶級的文物,盜墓賊卻一件都沒拿,這是怎麼回事呢?

1979年,考古學家在山西太原市發現一座北齊時代的古墓,但是在勘察墓穴時,在墓葬周圍發現了盜墓賊的盜洞。考古學家申請了上級後,立刻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墓室內發現了墓主人的墓誌銘,最後確定了其身份是北齊的一名重要官員,墓主姓名叫婁睿。

面對國寶級文物,盜墓賊為何不拿一件?專家:不是不想,是不敢!


儘管墓室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但是當考古專家進入到墓室之後,發現陪葬品眾多,將近七百多件的文物,大多都為陶俑、瓷器。這些文物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好運送,估計盜墓賊擔心就算運送出去也不能保證其完整性,若是破損,價值就會大打折扣,還不如不拿。

墓中除了這些陶器,還有數十件國寶級的文物,盜墓賊依舊沒有拿走,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這些文物是墓室中的壁畫,非常難拿走,所以盜墓賊只能空手而歸。就算費勁力氣把這些壁畫拿下來,大多也已經不完整,賣不了多少錢,被人發現了盜墓賊的身份還會引來殺生之禍,得不償失。

面對國寶級文物,盜墓賊為何不拿一件?專家:不是不想,是不敢!


後來考古專家經過努力,將壁畫拿了下來。這些壁畫具有典型的南北朝時期繪畫作品的特點,對考古學者研究北齊的歷史具有很大的價值和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