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成也康有爲,敗也康有爲?


戊戌變法:成也康有為,敗也康有為?

“戊戌六君子”(資料圖)

120年前,戊戌變法轟轟烈烈的開始了,又轟轟烈烈的結束, 譚嗣同的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讓人熱血澎湃,但為什麼一群愛國青年付出生命也難成就一個改革,改革的“滑鐵盧”之戰究竟在哪裡?我們從馬勇老師在接受新浪採訪的回答中可見一般。

戊戌變法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康有為的事情。康有為在這個過程中,在1898年整個變法過程中,我們基本現在可以斷定他就是上竄下跳,他做的很多事情,在他對過去的敘事當中,他影響我們,我們當然認為他是維新的先導,但是等到1898年8月份之後,圍繞著設立議政機構的時候,康有為的判斷就開始出問題,康有為的判斷和我們講的他假想清廷當中存在著一個絕對的保守派,這個保守派的核心就是慈禧太后,因此康有為在這個過程中,他選擇用一種暴力的手段去解決一個和平改革當中的問題,他要讓譚嗣同遊說袁世凱,包圍頤和園,捉拿皇太后,讓皇太后授權給光緒皇帝。我們再去研究清宮的文獻,發現康有為的判斷是錯誤的。康有為判斷錯誤,他自己不認為錯誤,他覺得這就就是命,因此他又採取逃跑的辦法,他一逃跑,就驚動北京,在捉拿他的過程中,把這個事情慢慢地呈現出來了,一個政變陰謀就慢慢呈現出來了。等他弟弟康廣仁在獄中說了有這麼一個政變故事,在捉拿譚嗣同,譚嗣同供認不諱,他說是有這麼一回事,我沒走,我沒逃,我就等你們來捉我。在這種狀況下,慈禧太后很生氣,光緒皇帝也很生氣。我們現在有足夠的材料證明,光緒皇帝是沒有介入“圍園劫後”也就是捉拿皇太后的陰謀。他沒有介入,他也講不清楚這個是個怎麼回事,因為康有為跑了。其他人也不知道更多的細節,因為每個人只知道這個環節,譚嗣同只能說出來他怎麼找袁世凱的,袁世凱只能說譚嗣同怎麼來找他,每個人只能說一個環節,康有為說的也只是一個環節,但是這個拼圖慢慢拼出來,有一個要捉拿皇太后的陰謀是定下來的。在這種狀態下,就會導致一個很直接的後果,兩宮之間從這兒開始真正失和。皇太后就覺得從你4歲把你抱進宮來,視同己出來養你,本來也是很近的血緣,是慈禧太后親妹妹的孩子,那是她親外甥,這邊是她丈夫的親侄子,兩邊都是最近的,養你24年,結果你去和別人一起來要捉拿我,慈禧太后很生氣。光緒皇帝也很委屈,為什麼1899年出現那麼多的破折,光緒皇帝不願意工作,最後只好給他選大阿哥,為什麼呢?因為光緒皇帝竭力要撇清這件事情和我沒關,我甚至不可以當這個皇帝,這個時候有點向他媽媽撒嬌的味道。確確實實這回到1898年和平變革為什麼失敗的問題上,失敗的具體原因在這兒,不是過去講的抽象的,沒有資產階級力量不成熟,不是這個意思。就是明明白白因為人事的原因。當然這是我個人研究,其他學者可能會講出來另外的敘事。我只能按照我自己體會的敘事去講。(部門內容選自新浪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