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克萨斯国产与否?我们有话说

2018年10月5日,3:49PM,路透社驻中国记者白水紀彦(Norihiko Shirouzu)发表了一篇名为《Toyota, sensing an opening, debates building Lexus cars in China》的报道,此文一经发表,立刻引发了国内相关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出于各种目的而愿意推动雷克萨斯车型国产化的各类媒体近乎一拥而上,但在一部分媒体报道中,也存在着添油加醋,和无端加入原文章中并未表达的意思。

而凌志范儿发布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论证国产化消息的真伪,我们仅希望通过基于事实的报道,尽可能将关于雷克萨斯国产化这一事件的相关方面因素公之于众,以供各位看官自行判断。

▼白水紀彦发表的报道原文。

关于雷克萨斯国产与否?我们有话说

首先,原文中特意强调了:2022年我国内地地区将允许外资单独出资设立汽车生产设施,所生产的车辆也可以在我国内地地区直接销售;并且强调了,虽然丰田汽车中的某些人士或者某些方面与国内现有合资方进行过接触,但不想通过与这种方式实现国产化从而降低利润率。还强调了,基于以上四位“丰田内部人士”所透露的信息,如果出现雷克萨斯车型国产化的情况,丰田会优先考虑中国市场专用的EV、PHEV类车型。但部分国内媒体则臆想为雷克萨斯NX、IS、ES……

同时,原文中也明确提及,丰田内部也有人认为,由于中国进一步降低进口车关税等举措,对雷克萨斯以进口车身份在中国内地地区销售非常有利,因此反对推动雷克萨斯实现国产化。

其实,关于雷克萨斯车型即将实现国产化的消息,最近几年被众多媒体因为各方面原因反复提及,为车主和准车主都造成了困扰,车主们担心自己购买的雷克萨斯会贬值,准车主们担心未来是否还能买到与进口车型相同品质的雷克萨斯车型。

1、路透社的那名记者,究竟是何背景?

《Toyota, sensing an opening, debates building 雷克萨斯 cars in China》一文的作者-白水紀彦,本身在美国经历大学教育(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学士和斯坦福大学国际政策研究硕士),其后归国。1994年9月-2000年4月:期间在东京作为《华尔街日报》的通讯员;2000年5月:调动至美国底特律继续为《华尔街日报》工作,期间一直主要从事产业界相关、尤其是汽车产业界相关的新闻报道;2008年9月:来到中国,主要从事我国汽车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相关的报道;2012年4月:白水紀彦加入路透社,为路透社驻北京的高级汽车记者,负责日本、韩国、中国、泰国和印度等地。

值得关注的是,迄今为止,这篇报道并未被翻译为日本语版本,由路透社的日本版进行发表。而早在19世纪末就与路透社有着合作关系的日本各大媒体,尤其是侧重于产业方面报道的媒体,也并未给予多大程度上的关注。

2、所谓的“丰田内部人士”有可能是谁?雷克萨斯是否国产谁说了算?

众所周知,丰田汽车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设立了地域本部,其中就包括了丰田中国本部,和2018年6月新成立的丰田中国·亚洲本部,而各个地域本部长的人选在丰田内部也有着颇高的地位,比如现任丰田中国·亚洲本部的本部长小林一弘先生,即同时担任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的专务执行役员。

但是,就算是位高权重,地域本部长也无法决定是否在当地实现“现地化”生产,如此重要的决策是需要丰田汽车取缔役会通过的,具体可以参考当年雷克萨斯在加拿大和美国两地生产时的情况。

关于雷克萨斯国产与否?我们有话说

而如果纵览全文,白水紀彦先生在其文章中提到的“丰田内部人士”,其实都并没有表示一种强烈的可能性,而更多的表达了一种个人和丰田内部某一派系的期待和愿望。显然,丰田汽车取缔役会的相关人士将企业内部的争议和派系纷争通过媒体渠道公之于众,可能性非常之低。

如果不是位高权重的取缔役会成员,那么只可能是在中国地区工作的、或者于丰田本社、丰田东京本社、LEXUS INT(位于日本东京)等方面对丰田的中国业务牵涉较深的中层员工。也就是说,我们不认为其文中提到的四位“丰田内部人士”,是对雷克萨斯国产化具有相关决定权的。

即使白水紀彦先生只是在文章中尽可能的列举了中国制造雷克萨斯的各类因素和可能性,并没有凭借并不切实的消息来源进行无端判断,但这也足以让国内相关媒体兴奋至极,连广汽丰田生产ES、一汽丰田生产IS这种事都替丰田安排好了。

3、除了资金、技术、政策,还有什么因素会阻碍雷克萨斯国产?

对于丰田汽车而言,全面推进雷克萨斯国产化,或者一部分核心车型国产化,客观上都是存在困难的。除了资金、新建生产线、技术授权等方面,还在于丰田自动车、甚至现任社长丰田章男先生本人对日本产业界的一项重要承诺。

丰田自动车是日本产业界最大的雇主,不论是规模还是资金力都是指标性的企业,现任社长的丰田章男先生于2012年首次就任日本自动车工业会(JAMA)会长以来,多次以自动车工业会会长、丰田自动车社长的身份对外界各方强调「确保1000万台日本国内年产量」的重要性。

关于雷克萨斯国产与否?我们有话说

比如在今年的9月20日,日本自动车工业会「9月会长记者沟通会」上,丰田章男先生再次以JAMA会长和丰田自动车社长之身份,进行了如下的讲话:

“关于日本制造商的生产情况,自2000年以来,日本国内生产一直保持在1000万台左右的规模,在这期间,经历了包括「6重苦」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困难。自2008至2009财年度降至1000万台以下,并未达到1000万台的情况发生以后,我们目前的情况是要“确保达到1000万台的水准”。另一方面,近年来海外生产大大增加,达到了日本国内产量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日本汽车制造商们)在全球有3000万台的年产量。而日本国内的1000万台生产量也是必须拼命确保的。即便国内需求回落,我们也可将这1000万台车辆中的部分出口至海外销售……”

关于雷克萨斯国产与否?我们有话说

显然,1000万台日本国内生产目标,是很难依靠丰田汽车独立做到的,需要「主要自动车工业8社」中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共同努力。但现实却很残酷,日产汽车正在努力摆脱Ghosn时代的泥沼,重夺对自身的控制权,无暇他顾,更不要说增加日本国内生产,确保现有产量已经是竭尽全力了;而本田则因早年的一连串混乱导致不得不采取了在未来几年内关闭本田埼玉制作所狭山工厂的决定,直接导致本田大幅度的削减了日本国内产量。

在其他企业无力负责的情况下,这一对于日本产业界、经济产业省厚生劳动省、对于广大相关产业就业的普通社员们的沉重承诺的担子,大概只有丰田以身作则才可以承担。这一情况下,哪怕削减5万台都可能造成严重问题以及连锁反应。甚至,不进一步增加日本国内产量都可能导致「确保1000万台日本国内年产量」成为镜花水月,并因此严重伤害丰田自动车乃至丰田章男氏本人的信用。

在这个前提下,与国产化后的产品品质、单一地区市场份额、甚至是短期利益等权益相比,企业责任与荣誉是更需要拼命守护的东西。

关于雷克萨斯国产与否?我们有话说

雷克萨斯在中国地区的年销量,如今居于全球各地第二位(首位为北美地区、其次为我国内地地区、再次为欧盟各国、再次为日本),虽然纯利益总额方面不尽如人意(首位为北美地区、其次为欧盟诸国,再次为日本,再次为我国内地地区),但在为日本国内生产提供足够数量方面是做出了极大和极重要贡献的。

也就是说,白水紀彦在其报道中提及的“中国地区专属EV和PHEV车型”实现国产化,恐怕是唯一现实的选择。但至于某些人幻想中的,由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一同国产雷克萨斯现有核心车型,则不知会给丰田本社、丰田东京本社带来多少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