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尾凳在古代为何又叫“春凳”!看到你脸红

现代家居中,顺便配备床尾凳,那么床尾凳在古代为什么叫春凳呢?一个叫“春”的凳子,一个用“春”修饰的词,想都不用想和什么东西有关,对比“春宫”、“春梦”之类的词就明白了。污污的东西我们想入非非。

床尾凳在古代为何又叫“春凳”!看到你脸红

在《汉语大词典》对春凳的解释是“一种板面宽大的长凳”;《红楼梦语言词典》的解释是“一种既宽且长可坐可卧的凳子”。虽然解释得不够详细,大体上我们能知道就是一种比较大的凳子而已,有有靠背和无靠背之说,根据相关文献无靠背之说更为可信,再说有靠背的凳子不就成了椅子么。由于“春凳”具有坐、卧等多种功能, 甚至许多人的嫁妆里都有“春凳”。

床尾凳在古代为何又叫“春凳”!看到你脸红

明徐咸《西园杂记》云:“四时之景, 惟春为可乐。春时风日和畅, 花柳争妍, 百鸟交鸣, 人心悦怿。故人于此时, 曰`寻芳' , 曰`踏青。' 登山临水, 随意所之, 皆所以涤荡鼓舞, 用宣春机, 以助阳回之意, 故桌曰`春台' , 凳曰`春凳' , 肴馔之具曰`春盘' , 果菜之品曰`春盛' 。又曰`春' , 曰`春檠' , 酒曰`春酒' , 饼曰`春饼' , 茶曰`春茗' , 菜曰`春蔬' , 皆春时燕乐之具, 他时则无有也。”

床尾凳在古代为何又叫“春凳”!看到你脸红

不是所有的用“春”修饰的词都跟男欢女爱有关,用“春”命名仅仅是因为跟春天有关,如“春联”、“春卷”;春天的桌子叫春台;凳子叫春凳,酒叫春酒,茶叫春茗……类似的用法还有很多。

床尾凳在古代为何又叫“春凳”!看到你脸红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早有丫鬟媳妇等上来, 要搀宝玉, 凤姐便骂:`糊涂东西, 也不睁开眼瞧瞧, 这个样儿, 怎么搀着走的? 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呢!' 众人听了, 连忙飞跑进去, 果然抬出春凳来, 将宝玉放上, 随着贾母王夫人等进去, 送至贾母屋里。”

床尾凳在古代为何又叫“春凳”!看到你脸红

睡觉喜欢动来动去的人,尤其是在冬天,厚重的被子很容易滑下来床来,有个床尾凳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文学创作虽然高于生活但还得源于生活,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营造的环境很大程度上能反应现实生活,“春凳”这一普通物品在明清小说中频繁出现,可以推测这种比较大的可坐可卧的凳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且在明清时期推广使用。上文中贾宝玉挨了贾政的板子,打的是屁股,凤姐等人将贾宝玉放在春凳上休息,自然是趴在凳子上,这也反应了春凳的功能。

床尾凳在古代为何又叫“春凳”!看到你脸红

床尾凳最初的作用是放衣服、穿衣、换鞋袜。后来在生活中作用一直都在丰富,在变化,以至于有了另一个名称“春凳”。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咳咳,大家都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