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背驼、变矮……全球每年近亿人因这种病骨折,青年儿童也有风险

腰痛、背驼、变矮……全球每年近亿人因这种病骨折,青年儿童也有风险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吧!

有约君说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据2006年调查,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 ,男性为14.4%。

骨质疏松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知道吗,全世界每年大约有近1亿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平均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髋部骨折1年内 20%死于各种并发症,50%致残。

你更不知道的是,骨质疏松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青年、甚至儿童也可能是患病人群!如何才能延缓骨量的流失?有约君替你请教了专家——

你的骨头松了吗?

别等到骨折才发现

“骨质疏松是因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而易致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林介绍,然而,由于骨量的变化平时很难被察觉,时常在发生骨折时这种疾病才被发现和诊断。

腰痛、背驼、变矮……全球每年近亿人因这种病骨折,青年儿童也有风险

黄建林介绍,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目前在我国,骨质疏松的诊断率尚需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即使患者发生了脆性骨折(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尚不足1/4。

扎根临床一线多年,黄建林发现,一些老年人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并不足够。有一位河南来广州陪女儿生活的母亲,多年来胸部腰部疼痛,一直认为是老人病,不需要理会,直到有一天穿衣服转身突然剧烈疼痛,到医院诊断已是严重骨质疏松症合并胸椎压缩性骨折。专家提醒,如果早介入治疗,骨折致残致死的危害可以大大减少。

此外,风湿病病人常易患骨折疏松,特别是长期用“土方”的患者,一些民间治疗关节痛的偏方,多含有皮质激素,长期服用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怎么判断是否骨质疏松需就医?

医生提醒:如果你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驼背,背部渐渐弯曲;身高变矮,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诊治,检查骨密度了解是否已经患上骨质疏松症。

疑问:

年纪大了骨量减少

“在临床上,时常有患者疑惑,年龄大了,身体代谢变差,骨量减少了也正常,骨质疏松这种病还需要专门治疗吗?治疗好难道骨量就会增长回来吗?对于这些认识的误区,是很需要科普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的。”专家指出。

我们的骨骼由皮质骨和松质骨构成,可以比作一栋大楼,骨骼中有两种细胞,一个叫成骨细胞,可比作“建筑工人”,另一种叫破骨细胞

,可比作“拆屋工人”,它们均在不停地工作。破骨细胞对骨骼进行“破坏、挖掘”,造成骨丢失;成骨细胞对骨骼进行“建设”,并填好破骨细胞挖掘留下的“坑”,可造成骨形成。正常情况下,“破坏”和“建设”是处于平衡中。

也就是说,我们的骨骼每时每刻均在变化中,今天你的骨骼和昨天的骨骼是不同的。

腰痛、背驼、变矮……全球每年近亿人因这种病骨折,青年儿童也有风险

而绝经后的女性,成骨细胞没有完全填满破骨细胞挖的“坑”,因此留下了空隙,空隙不断增加、积累,最终表现为骨质的大量丢失,骨的抗负荷能力下降,便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更年期女性的最大骨丢失发生在骨松质部分,所以富含此结构的骨骼(比如椎骨)就变得更加容易骨折,这解释了为什么更年期后的第二个10年中椎体骨折事件增加。骨皮质的丢失来得比较迟,最终造成富含骨皮质的骨骼如髋部的骨折风险增加。70~80岁老年人髋部骨折率明显增加。”黄建林表示。

目前临床研究均已表明,经过合理的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后,这种成骨和破骨的不平衡是可以逆转的,例如,使用二磷酸盐制剂后,破骨细胞的活性可以被抑制,“拆屋工人”不工作了,“建筑工人”的工作成果会逐渐被显现出来,表现为骨密度会缓慢上升或不再下降,骨折风险也有下降。所以,骨质疏松是需要治疗的。

目前有专家认为,骨密度检查应作为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健康体检的一个常规项目。如果发现骨量减少较快,即可开始干预,包括补充钙质,激素替代治疗,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骨质疏松较多的人则应进行药物治疗,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促进骨量增加。

提醒:

长期不运动

儿童也会骨质疏松

值得关注的是,骨质疏松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随着近年来年轻的都市女性中患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乱减肥、怕日晒、少运动是主要原因。而在儿童群体,也有这种“沉默的杀手”的影子。

个别儿童长期不运动,或是乱用妈妈激素类化妆品等,也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中山六院儿科郝虎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者都是通过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的机制而致病。

继发性骨质疏松有多种原因,例如有营养性骨质疏松症,当营养物质不足时,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骨矿化,导致骨密度下降,现在物质丰富,除了机体自身原因,这种类型的骨质疏松已经比较少见了。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因机体长期制动,如瘫痪儿童骨骼负重缺乏和肌肉收缩减少,机体出现骨量丢失。此外还有激素相关以及药物性骨质疏松症。

腰痛、背驼、变矮……全球每年近亿人因这种病骨折,青年儿童也有风险

郝虎提醒,像儿童长期呆在室内不运动、激素类服药导致的骨质疏松,有的可能程度比较低,但是对于生长发育影响大,要提高警惕,引起重视。

预防三步曲:

多晒太阳 适当运动 每日补钙

专家提醒,要预防骨质疏松,最简单实惠的办法就是:

1

晒太阳

维生素D是目前人类不能靠食物来获得足够补充的营养素。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一般来说,如果每周能累计晒太阳三四十分钟,并让身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2

规律运动

对成年人来说,加强运动可减少骨量丢失,增加肌肉强度和动作的协调性,骨的生长可能得到特别的调节。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运动,总体钙增加。中老年人可每周进行强度较低的运动、如爬山、打太极等等。

中山六院康复医学科林阳阳主治医师介绍,防治骨质疏松,老年人平时的运动训练也很重要,具体可以从有氧、力量、抗阻、平衡四个方面进行康复治疗。“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打太极、骑自行车、快步走等,抗阻训练推荐使用弹力带,老年人可以在医院康复科先进行专业训练,再在家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更好地从生活训练上入手,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3

合理饮食 注意补钙

骨质的主要成分是来自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等物质,虽然还有其他原因引发骨质疏松,以合理的饮食来满足骨酪上需要的成分是首要任务。粮、豆、肉、鱼、菜等适当搭配,并经常更换品种并增加富含钙食品的摄入。

2017年版的中国骨质疏松指南指出: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专家提醒,日常饮食中我们对于钙质的摄入不够重视,可以多补充牛奶制品的摄入,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以考虑给予钙剂补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简文杨、李饶尧

图:视觉中国、网络资料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有约君猜

你可能还想看以下报道

腰痛、背驼、变矮……全球每年近亿人因这种病骨折,青年儿童也有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