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號:9月6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金融號:9月6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中國金融網-金融號:9月6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國家開發銀行牽頭成立中非金融合作銀聯體

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牽頭,南非聯合銀行、摩洛哥阿提加利瓦法銀行、莫桑比克商業投資銀行、埃及銀行、中部非洲國家開發銀行、埃塞俄比亞開發銀行、泛非經濟銀行、肯尼亞公平銀行、尼日利亞第一銀行、剛果(金)羅基銀行、毛里求斯國家銀行、南非標準銀行、東南非貿易與發展銀行、烏干達開發銀行、非洲聯合銀行、西部非洲開發銀行等17家成員行組建的中非銀聯體,9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鬍懷邦表示,成立中非銀聯體,是金融界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重要成果,在更高質量更高水平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具體行動,順應發展大勢,符合中非雙方共同利益,得到了非洲金融同業的積極響應。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本著“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由淺入深、由點及面,與時俱進、突出實效,圍繞推進“八大行動”實施,不斷深化與各成員行合作,為促進中非加強全方位對接,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的貢獻。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傑表示,下一步,國開行將發揮好中非銀聯體的金融紐帶作用,加強與各成員行務實合作,共同推進中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國際產能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各領域的合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鄭之傑建議:一是深化機制建設,夯實合作根基;二是加強融資推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三是創新融資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四是深化溝通交流,促進務實合作;五是共同防控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據介紹,國開行作為中國政府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一直把對非合作作為國際業務重點。自2006年全面啟動對非融資合作以來,國開行不斷擴大深化與非洲各國金融機構的合作,累計向43個非洲國家近500個項目提供投融資500多億美元,支持了中小企業等非洲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帶動中資企業對非投資,幫助當地解決發展面臨的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等問題,著力發展經貿合作和擴大就業,為非洲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

央行要搭建銀企對接橋樑 形成長效溝通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上說,這次採取銀企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就是要搭建銀企對接的橋樑,形成長效溝通機制。

易綱強調,金融部門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貸款政策、發債政策等金融政策上都一視同仁。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通過市場競爭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採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等“幾家抬”的辦法,激發金融機構的積極性,暢通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要準確把握小微企業平均生命週期短、首次貸款難、風險溢價高的客觀規律,構建服務小微企業的商業可持續模式,加強風險防控。

證監會將逐步向市場公開審核指引

證監會日前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相關提案時表示,將根據“成熟一項、公開一項”的原則,逐步向市場公開審核指引,充分發揮對市場的引領指導作用,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

據介紹,2017年至今,證監會已發佈7項監管問答,對再融資的募集資金規模和用途、首發企業中創業投資基金股東鎖定期、申報材料、強化保薦機構管理層責任、預披露、中止審查和中介機構或簽字人員變更等方面進行了規範。目前,證監會正在對發行審核標準進行梳理總結完善,按照財務和非財務分別研究制定審核指引,指導發行審核工作。

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結碩果

來自經濟日報的消息稱,上市銀行紛紛在金融科技領域實行戰略佈局,加速數字化轉型。在探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日漸成熟的新技術與業務創新相互融合過程中,銀行基於新技術的產品創新也日益豐富,覆蓋範圍更為廣泛。

工商銀行聚焦建設“智慧銀行”,全面實施“e-ICBC 3.0”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其中報稱,未來將推進傳統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改造,向服務無所不在的“身邊銀行”、創新無所不包的“開放銀行”、應用無所不能的“智慧銀行”轉型。

農業銀行堅定實施“移動優先”戰略,以“金融科技+”為驅動,以掌上銀行為核心,建立了開放、集成和個性化的線上綜合零售金融服務平臺。農行新一代掌上銀行以智能為核心,打造“智·轉賬”“智·投資”“智·交互”“智·助理”“智·出行”“智·安全”六大亮點主題,推出智能投顧、月度賬單、資產視圖、語音導航、人臉識別、免籤賬戶等功能。

中國銀行貫徹“移動優先”策略,打造集團綜合金融移動門戶,以手機銀行為核心提升電子渠道服務效能。上半年,中行電子渠道對網點業務替代率達到95.32%,電子渠道交易金額達到106.69萬億元,同比增長19.02%。其中,手機銀行交易金額達到8.32萬億元,同比增長72.74%,已成為活躍客戶最多的線上交易渠道。中行還加快了移動支付業務發展,在境內業務基礎上新增跨境支付功能,業內首推跨境銀聯二維碼支付,支持境內銀聯卡客戶通過手機銀行在境外掃碼支付。

建設銀行繼續深化新一代核心系統應用,構建大數據工作平臺。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說:“依託‘新一代’系統形成的技術優勢,建行融現代科技、客戶洞察、金融場景、產品運營於一體,由過去技術應用者向行業引領者、標準制定者跨越。建行成立了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啟動金融科技戰略,強化科技驅動,為金融發展創新深度賦能。”

區域性股權市場委員會成立 “四板市場”加快步伐

中國證券業協會區域性股權市場委員會成立大會日前召開,宣告區域性股權市場行業自律組織正式成立,全國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代表簽署了《區域性股權市場同業宣言》。此前,中國證監會組織召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首次全國性會議也落下帷幕,全國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俗稱“四板市場”)運營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加上此前監管部門發佈的兩批次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備案名單,近期一系列關於“四板市場”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反映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基礎制度建設不斷加速,區域性股權市場規範發展、協同發展的步伐穩健。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共設立了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有掛牌企業25391家,較2016年增長45.93%,展示企業79968家,較2016年增長34.63%,累計為企業實現各類融資9124.82億元,較2016年增長32.32%,其中股權融資超過1000億元,債券融資約2000億元,股權質押融資約3400億元。

A股納入MSCI指數因子翻番 股市有望提升

來自經濟日報的消息稱,進入9月份,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進入第二階段,納入因子從6月初的2.5%提高至5%,另外還有10只A股也以5%的納入因子新加入,使得納入MSCI的A股增加至236只,合計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的0.75%。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A股上市公司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標的能吸引外資流入,帶動相關公司市值規模提升。以6月1日至8月31日的A股納入MSCI第一階段計,標的池資金流入額(含中資)約1萬億元,同期標的市值增加超過2.5萬億元,市值規模增長接近10%。未來隨著被動投資主導的全球資金流入,A股MSCI相關標的股市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個人房貸將進一步降溫

來自經濟日報的消息稱,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商業銀行為了積極落實調控政策,在住房貸款方面也實行了一系列調整,遏制了個人住房貸款過快上升。

住房貸款放緩是一個好的現象,說明房地產過熱、房價上漲得到初步遏制,也表明房貸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擠壓效應”減輕。

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緩,大型國有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速都在10%以下,熱點城市的房貸比重呈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工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418.25億元,增長8.7%;農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34009.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5%;上半年建行個人住房貸款45012.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84%。

“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四大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明顯放緩。”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收緊,商業銀行為了積極落實調控政策,在住房貸款方面也實行了一系列調整。比如,在貸款額度上有所控制、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有所提高、上浮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這些調整對遏制個人住房貸款過快上升起到一定作用。

香港市場或將迎來下半年的IPO小高峰

來自上海證券報的消息稱,雖然今年以來香港市場經歷一輪寬幅調整,但低迷的市場環境並未阻擋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近期,包括新經濟企業在內的公司遞交在港上市申請的節奏悄然加快,僅以9月首個交易日為例,當日港交所收到了8家公司的上市申請,其中包括內地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平臺貓眼電影。此外,已經通過聆訊的美團、海底撈等明星公司也有望在本月底上市。

業內人士表示,9月到11月,香港市場或將迎來下半年的IPO小高峰。

據港交所數據顯示,僅2018年前7個月就有142家新上市公司,較去年同期上升41%,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為118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了66%。截至8月31日,已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請並等待處理中的公司約160家,已獲原則上批准但還未正式上市的公司有20家。

因為寬鬆的融資環境,香港市場IPO數量連年來稱冠全球。疊加地域和文化接近性,香港市場也成為內地企業上市的一大選擇地。在時隔25年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重磅改革後,內地企業赴港IPO的熱情持續增長。

投資者預計未來一年加拿大央行會有三次加息

加拿大央行行長Stephen Poloz週三稱維持利率不變,決策者等待Nafta談判結果。與此同時,他們重申最終將有理由“逐步”加息,因為經濟處於滿負荷水平。

加拿大央行週三將其隔夜基準利率維持在1.5%不變,符合接受彭博調查的21位經濟學家中20人的預測。該行7月加息了25個基點。

央行的聲明在關鍵的最後一句加入語言,承認目前正在華盛頓進行的Nafta談判速度加快。目前尚不清楚加拿大是否會加入美國與墨西哥達成的協議,或被排除在外。

聲明稱,加拿大央行正在“密切關注Nafta談判及其他貿易政策的發展,以及它們對通脹前景的影響。”

若達成協議,顯然會讓Poloz更加放心地推進加息週期,而會談的失敗將讓這些計劃存疑。

投資者預計未來一年中會有多達三次加息,首先是央行10月會議。

印尼央行行長暗示可能升息

印尼央行行長週三誓言要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來遏制本國貨幣日益加深的跌勢,這是他過去暗示升息之時曾用過的措辭。

“我們將繼續關注全球發生的情況,”印尼央行央行行長Perry Warjiyo在雅加達對議員表示。 “我們仍將採取先發制人的、前置性的且領先市場的措施來應對新的進展”。

“土耳其和阿根廷的問題促使我們謀劃未來並採取措施穩定印尼盾,”他說。決策者將採取措施,包括加息和雙重干預,他說。

他週三的講話顯示央行重回強硬措辭,暗示再一次升息可能來臨,甚至可能早於預定的下一次決策日9月2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