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全口径国资报告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姝)10月24日,审议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的综合报告和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此系建国以来,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全口径国资报告。当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首个全口径国资报告时,委员谢经荣建议,“适时听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关报告,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听取关于证券市场的报告”。

“这次报告的重点是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应该同时做好同金融服务经济或者服务企业关系的协调”,谢经荣说,“目前有强调保值忽视服务的倾向,更有以保值为借口减少服务的倾向,更有甚者还以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名义抽贷惜贷的现象,实际上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目前,金融市场的活跃度,特别是对经济正面的激励还是不够的,对经济的正面促进作用有待加强。”

为此,谢经荣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适时听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关报告,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听取关于证券市场的报告,股市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我们的GDP增速在国际上算高的,但是我们的股市一直不好,我们不能长期靠政府的有关人士发言来刺激股市,如果股市不发展,市场资金会更多地进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压力会更大,只有股市、房市等金融联动,才能形成健康、完善的市场体系。”

委员刘海星提出,近年来金融业混业经营、多层嵌套、期限错配等特点较为突出,叠加互联网新技术广泛应用融合,金融风险的多样性、复杂性、广泛性、传导性显著增强,并加速向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传导。“以P2P为例,今年6月以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62家P2P平台,未兑付金额约1200亿元,未兑付人员达300余万人次,存量风险很有可能再次高频集中爆发。已爆雷的P2P平台中有26.3%的平台含有国有成份,但更多平台则通过虚假宣传与国资背景‘沾亲带故’,加剧社会舆论焦虑不满情绪。建议按照全口径、全覆盖的要求,全面精准动态摸清互联网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家底,敦促国有资本增强风险预警处置和防控能力”。

“要深入分析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问题,明确今后监管和考核的重点”,委员吕薇说,目前报告中国有企业财产管理的问题分析得比较薄弱。现在国有企业有各种类型,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等,“在管理上应该有些什么不同?比方说国有资本占80%和国有资本只占5%甚至更低,应该怎么样进行管理?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能中央企业还好,地方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就不太容易区分,应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委员徐绍史建议,国有资产管理还需要下功夫不断地完善,“特别是现在有争议的一些资产,比如3.1万亿的外汇,到底要不要纳入国有资产的范畴来考虑。还有住房公积金,另外还有很大的一块就是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土地、矿产、森林、河流等等,如果纳入进来之后,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计量问题。建议国务院特别是相关部门在这方面要多下功夫,尽可能把这些薄弱环节尽快弥补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