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世藏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10月23日上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传世藏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该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国学网依托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单位100多位古籍专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编纂而成,2018年9月出版。


《中华传世藏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华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全书选收具有传世价值的中国传统典籍690余种,共166册,总计17.6万页,约2亿字,书中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000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代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本次出版的丛书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采用简体、横排并加标点,随文配有数千幅版刻插图和重绘矢量图,旨在更好地服务当代及后世读者。

首发式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鲍洪俊表示,《中华传世藏书》继承了中国历代古圣先贤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大型典籍。它的出版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传世藏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永昌,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等领导,本书主编尹小林,副主编方铭、沈文凡和北京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杜晓勤、刘石等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首发式。许嘉璐副委员长因病告假,委派秘书前来参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中华传世藏书》的编纂出版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永昌看来,丛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当下文化具有丰碑意义和战略意义,他说:“为书揭幕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是,这是一座山,一座用书垒起来的山,更是一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高山,山脉雄伟,根基深厚。”

柳斌杰则认为,从古至今,浙江的文化发展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传世藏书》的出版既有眼光,也有魄力,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顾问许嘉璐在致信中表示:“浙江,作为一个文化强省,十分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在又出了《中华传世藏书》这样一部精华集萃的古籍巨著,我非常感动、非常钦佩!料想,这套藏书及其电子版必将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使之‘活起来’,并在促进优秀典籍创造性地转化的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

谈到对该书的建议,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表示:今天《中华传世藏书》的面世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是起点,而不是终点,非常期待该书能够出版更多续集。据悉,《中华传世藏书》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已经启动,预计不久,它将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如数据库、电子书、用户端查阅等,以适应网络化的形势,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中华传世藏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