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故事」精於茶事,擅長茶藝的茶癡皇帝——徽宗趙佶

所謂茶人者,精於茶事,通曉茶理也;王侯將相,鴻儒白丁,盡是絲竹聲聲,水墨茶韻之好者也。所謂茶人故事,為後人茶飯之談也。

「茶人故事」精於茶事,擅長茶藝的茶痴皇帝——徽宗趙佶

中國曆代皇帝,大都有好茶之痴:有的嗜茶如命,有的好取茶名,有的專為茶葉著書立說,有的還給進貢名茶之人到官加爵。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皇帝---徽宗趙佶,雖不是明君,但有嗜茶之好,也是為茶著書立說的唯一一個皇帝。

「茶人故事」精於茶事,擅長茶藝的茶痴皇帝——徽宗趙佶

茶痴皇帝的由來

趙佶多才多藝,尤以書畫知名,也精於茶道。由於對茶的過分痴迷,誤國勞民,最終落得昏君的結局。但是,這裡要說的是茶人趙佶,對茶的發展貢獻很大,

有《茶論》,後世稱《大觀茶論》。

「茶人故事」精於茶事,擅長茶藝的茶痴皇帝——徽宗趙佶

宋徽宗擅長分茶和鬥茶,經常和群臣一起鬥茶,親自烹茶。蔡京《太清樓侍宴記》記載:“遂御西閣,親手調茶,分賜左右。”皇帝提倡,群臣趨奉。一些王公貴族,文人雅士,不僅品茶玩賞,而且想方設法翻弄出不少新的花樣。當時流行“鬥茶”,宋徽宗在《大觀茶論·序》中描繪說:“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竟為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閨之精,爭鑑裁之別。”這“鬥”出來的上品便是貢茶。由此,鬥茶之風日盛,製茶之工益精,貢茶名品亦隨之

增。僅設於福建武夷山區的北苑御茶院,貢茶品目就多達50餘種。

說說宋徽宗與“兔毫盞”的那些事

喝茶離不開盞,建盞是一門學問和藝術,和茶葉加工一樣,在宋代鬥茶風行的時代下,各類佳品在官窯中燒製,名噪一時。

「茶人故事」精於茶事,擅長茶藝的茶痴皇帝——徽宗趙佶

宋徽宗對茶具的選擇也很在行,在《茶論》中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他推崇的這種茶盞,外飾細長的條狀紋,條紋在黑釉的陪襯下閃爍出銀光,狀如兔毫,故而又稱作“兔毫盞”。宋徽宗為滿足自己的享用,除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置官窯燒造外,還把鈞窯(河南禹縣)也定為官窯,專為宮廷燒造御用貢瓷,禁止民間收藏。宋金時期,兔毫盞在我國很多地方如江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都有燒製,其中以建窯所燒“建盞”最為著名。由於宋代建窯兔毫盞名氣很大,所以一些宋代文人對它多有讚美之辭,如蔡襄《茶錄》雲:“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目前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能看到現存的宋建窯黑釉兔毫盞文物,尺寸規格為:高5.8cm,口徑12.8cm,足徑3.9cm。

宋徽宗為茶而創作的藝術作品

趙佶以皇帝之尊,寫有《茶論》一篇,人稱《大觀茶論》,是我國曆史上惟一一部由皇帝御寫的茶書,是宋代茶書的代表作之一。《大觀茶論》共20目,分別論述了地產、天時、採製、品目、烹煎之術等內容,可謂詳盡,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茶人故事」精於茶事,擅長茶藝的茶痴皇帝——徽宗趙佶

宋徽宗《文會圖》,是公認的描繪茶宴的佳作,展現出宋代文士雅集的典型場景。宴會場面宏大而雅緻,故友相逢,三三兩兩親切交談,有的高開自己的座位走到老友跟前將茶宴同酒宴、珍饈、插花、音樂、焚香等融於一圖之中,實為宋代茶畫之精品,現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茶人故事」精於茶事,擅長茶藝的茶痴皇帝——徽宗趙佶

宋徽宗認為茶是靈秀之物,飲茶令人清和寧靜,享受芬芳韻味。他自己嗜茶,提倡人們普遍飲茶。因此有了“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對後來的日本茶道影響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