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亚感受海南自贸试验区新进展

从三亚感受海南自贸试验区新进展

“一带一路”媒体采访团记者在了解三亚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情况。洪光越 摄

本报讯(记者 洪光越)10月24日,“一带一路”媒体采访团的6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三亚国际邮轮母港和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参观三亚国际邮轮母港的建设,并与南繁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

“三亚国际邮轮母港是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之一”“南繁育种基地目前已和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开展合作……”当天下午,采访团在听讲解员介绍时,纷纷拿出笔记本、录音笔,甚至打开手机录像,生怕错过每一个重要的细节。

来到国际邮轮母港,乌克兰《经济家网》主编维雅切斯拉夫·舒金科立即被蓝色大海和码头规模所吸引,“三亚国际邮轮母港对全世界都有借鉴意义,我想详细了解之后把这些技术介绍给我的家乡。”维雅切斯拉夫·舒金科说,虽然他的家乡也有大型码头,但三亚的码头规模更大,得益于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

在参观中,俄罗斯、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媒体记者都叹服于三亚的环境之美,伊拉克辛巴达通讯社记者百哈·马尼亚表示,连日来他参观了海南很多地方,特别是在三亚,能切身感受到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这对他来说很震撼,因为环境是人类的朋友,而海南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百哈·马尼亚坦言,虽然此前他对育种技术不甚了解,但在参观过南繁育种基地后,他明白育种技术会增加种植产量,提高种植质量,希望今后中伊两国能多开展交流合作,让伊拉克人民从中国经验中获益。此外,他来参加“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除了和各国媒体交流学习之外,还会将他在海南的所见所闻写成报道,让更多人也认识海南、认识三亚。

而埃及《消息报》的塔哈尔·卡比勒则表示,他非常珍惜此次在海南举办的2018年“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机会,希望能全面了解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推进工作,并希望有所获益。(来源:三亚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