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油气储量究竟有多少?我国南海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

“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在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可能仍将主要集中于北部湾等海南岛周边,西沙海域的油气开发也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而南沙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条件目前尚不具备。”

这周二,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就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南海油气开发的意义展开的分析,吴院长谈到,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新一轮的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那么,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历史、现况和未来如何?怎样发挥海南在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特殊作用?吴士存院长在2018年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海南论坛上对此也进行了深入分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吴院长的精彩分享!

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历史

1968年和1969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亚洲近海地区矿产资源勘探协调委员会”联合美国海军海洋局两次乘坐美国海军“亨特”号科学考察船对包括东海和南海在内的中国近海进行了勘测。

根据两次勘测资料,作为当时亚洲近海地区矿产资源勘探协调委员会美国首席代表、海洋学家埃默里(K.O.Emery)发表了系列报告(即“埃默里报告”)。

南海油气储量究竟有多少?我国南海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

报告分析认为,越南沿岸及邻近海域、南沙群岛东部及南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当时国际社会分析还比较保守,认为南海石油储备约11亿吨(约80亿桶)左右。丰富的油气资源引起了南海周边国家的觊觎,部分声索国加速对中国南沙岛礁的蚕食和邻近海域的控制。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在南海北部大陆架的油气勘探。大致来说,我国在南海的油气勘探开发经历了从近浅海到深海、从北部到中南部海域、从合作勘探到自营勘探、从传统的石油到天然气、可燃冰的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在南海的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海域东西两个方向的油气田。“南海西部油田”和“南海东部油田”的油气年总产量约为2000万吨油当量。此外,在南沙争议海域开发方面,1992年中海油曾与美国克里斯通公司签署了《“万安北-21”石油开发合同》,计划在总面积25155平方公里海域进行油气开发合作,后因越南的阻挠而搁浅。

2005年我国与越南、菲律宾三方石油公司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确定从2005年至2008年,在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联合进行了海上地质研究和考察。这一协议在2008年到期后,因菲律宾方面原因而终止。

南海北部海域深水区将是目前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海区

根据中海油规划的目标,至2020年将在南海建成5000万吨级的深水油田。南海油气储量超过70%蕴藏在水深超过300米的深水区域(水深大于300米为深水,大于1500米为超深水)。其中,我国在南海北部的广大的陆坡深水区油气勘探及研究程度也仍然较低,但根据大陆架浅水区油气勘探成果及油气地质条件分析,推测陆坡深水区油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好。中石油在2004年获准走向海洋之后,陆海并举,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计划从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参与者”向“作业者”转变。

在开发海域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在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可能仍将主要集中于北部湾等海南岛周边,西沙海域的油气开发也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而南沙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条件目前尚不具备。

南海油气储量究竟有多少?我国南海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

在北部湾海域,中越两国在2015年12月正式启动湾口外海域的海上共同考察,且双方在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越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做好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后续工作,稳步推进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谈判并积极推进该海域的共同开发,继续推进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工作,有效落实商定的海上低敏感领域合作项目。”因此,中越北部湾湾口外的共同开发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在海南岛周边海域,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已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最快有望于“十三五”末期投产。

在西沙海域,自2014年中建南海域的油气勘探之后,目前西沙海域的油气勘探仍在加快推进之中。

在南沙海域,近来中菲围绕礼乐滩海域联合勘探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这一模式还不能为中马、中越共同开发所复制。中菲南海共同开发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得益于当前中菲关系良好局面、杜特尔特政府合作意愿的增强、以及菲律宾国内发展对能源的迫切需求。相比之下,马、越等其余声索国都是南海油气开发的既得利益者,对南海共同开发合作仍缺乏基本的政治意愿。特别是越南一直致力于吸引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西班牙等域外国家大型能源公司,推动在万安滩等南沙争议海域的单边油气开发。

发挥海南在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特殊作用

海南地理上处于南海,政治上受权管辖南海,因此做好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服务保障工作义不容辞。同时,海南也应该抓住建设自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机遇,以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作为支撑,构建集油气勘探、开发、运输、储存、炼化、化工于一体的绿色海洋石化产业。

其一,依托南海北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建设以服务油气勘探与开发为主的临港产业集群。

从欧洲国家马耳他的发展经验看,根据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要想保持服务业的长久发展、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发展、完善现代服务产业链。比如:马耳他的现代港航服务业侧重体系化建设,港口建有欧洲一流的码头设施,提供货物中转和仓储服务、引航和拖船服务、油料补给服务(包括油料混合、废油处理、溢油防治)等。除船舶改装、维修、保养等传统产业外,马耳他还着眼于对消费市场的精准定位,不断发展船内装修设计、船体喷绘等以“定制化、个性化”为特色的高附加值服务和航运金融、海事海商法律咨询等高端服务。

鉴此,海南建设南海油气勘探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可以在澄迈、清澜港等多个中心,错位发展,构建集提供运输、储存以及技术、设备维修、后勤、贸易、金融于一体的临港产业体系,既服务于国家南海维权与开发重大战略,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海南产业结构优化。

南海油气储量究竟有多少?我国南海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

其二,以特殊政策吸引海洋石化产业研究机构入驻澄迈等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服务保障基地。

南海地理地貌、海流、气象条件都异常复杂,深水油气开发涉及深水浅埋的油藏工程、深水钻井工程、深水油气集中和运输工程,海上钻井平台的抗台风、抗盐碱,以及南海可燃冰开发可能遇到的海底坍塌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仍有待攻关。因此,打造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技术研发高地是海南建设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服务保障基地的重中之重。

鉴此,海南可以利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特殊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百万人才引进计划,从国内外吸引一批拥有核心团队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研发机构进驻。特别是澄迈作为“指导意见”重点支持建设的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服务保障基地,也率先启动组建“油气勘探开发公司”(规划明年6月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利用这些优势,集中精力、整合资源,打造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技术服务和创新保障的重镇。

其三,进一步理顺南海油气开发企业与海南地方在南海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系,优化体制机制,充分保障南海维权与开发服务基地建设。

今年3月,中海油成立海南分公司,主要负责南海西部海域,如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北部湾地区的油气勘探与生产,并将负责仓储和销售,旨在将南海西部海域打造成为重要的产油中心。为更好发挥油气建设的协调功能,理顺中海油海南分公司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可考虑将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由湛江移至海南。此外,伴随着我国在西沙海域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还可推动建立专司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田开发建设协调的职能机构。

(文章观点文字源于南海之声特约评论员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吴士存在2018年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海南论坛上的讲话《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离不开南海油气开发》)

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头条号,第一时间了解关于南海、军事、海洋、东南亚等丰富、权威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