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媒記者點讚「臨滄速度」「臨滄效率」

點擊上方“Hi臨滄”關注,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改革開放40年來,臨滄各族人民以“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為統領,發揚“頭頂理想,腳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創新幹、團結幹、拼命幹”的“臨滄作風”,創造了“臨滄速度”“臨滄效率”,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實現了由貧窮落後到富裕文明的鉅變。全市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億元迅速躍升到2017年的604.1億元,增長了166.3倍。

10月17日至18日,“改革開放40年看臨滄”全國網絡媒體行的記者們走訪了臨翔區博尚鎮、雲縣茂蘭鎮等地,見證臨滄的改革開放成果、美麗鄉村建設、脫貧攻堅進展。

萬花谷鄉村旅遊打造“臨滄會客廳”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17日下午,全國重點網媒記者走進臨滄臨翔區博尚鎮騰龍村萬花谷,在萬花之中感受這個“恆春小鎮”休閒旅遊發展的香氣。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萬花谷由私人企業租用騰龍村土地,種植鮮花 ,使谷中四時有花開。被租土地的農民在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時,還在萬花谷打工獲取勞務收入。週末到萬花谷遊玩的人每天超過1000人次,帶動了當地的農家樂和住宿收入。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村民黨小組組長沈有鳳說,到村裡遊玩的遊客很多,節假日時一天能有200到300人。花田是在政府支持下大規模建設起來的,因為氣候適宜,騰龍的鮮花開得很好。村民們現在大多都在這裡上班,除了土地流轉的每畝1200元,每月打工還有1800多元。對比以前種植烤煙、油菜,村民收入增加了很多,實現了在家門口致富。

發展立體生態農業 助力鄉村振興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臨滄市雲縣茂蘭鎮溫平村委會位於茂蘭鎮東部,是一個山區、半山區和低熱河谷並存的行政村。

在脫貧攻堅中,溫平村按照“一戶一項、一戶一技、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建成了全鎮的萬畝核桃村、千畝高優茶葉村、千畝烤煙村、千畝甘蔗種植村,並發展特色產業龍膽草2000多畝。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在鞏固提升甘蔗、茶葉、泡核桃、龍膽草、重樓等中長期優勢特色產業的同時,因戶制宜培育發展畜牧養殖和烤煙、花椒等“短平快”產業。2017年,全村甘蔗、茶葉、泡核桃、龍膽草種植產業收入達2000萬元以上 ,養殖產業收入達200萬元。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農民李羅珍說,她家種了茶葉、核桃和烤煙,各有十餘畝,年收入可達5萬元。在領取了1.5萬的新家園補助後,她家還蓋起了帶院子和曬場的兩層小樓,生活很是幸福。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該村支書字正華說,溫平村自1998年開始產業結構調整,以退耕還林的形式種核桃和茶葉,並發展林下養殖、林下種植。對比以前種蕎麥、玉米的每畝三五百元,現在農戶的收入已經翻了幾番。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鎮黨委書記徐守雲將全國重點網媒記者們引進路邊一片樹林,只見古茶樹鬱鬱蔥蔥,核桃樹下放養著土雞、種著茶葉,林邊的重樓長勢良好,立體農業的發展煞是讓人興奮。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溫平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美麗家園”的思路,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目標,推進了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產業興旺是農村產業發展的基礎,”徐守雲說:“2017年溫平村就脫貧了,2018年咱主要工作就是鄉村振興。”溫平村因村制宜,依靠厚實的產業基礎發展立體種植,1500米海拔以上種甘蔗,1500至1700米海拔種烤煙,其餘還種有核桃、茶葉、龍膽草、重樓等,同時發展林下養殖。

下一步,該村計劃走出一條以茶葉為主導的旅遊致富路,把房子變成民宿,把農田變成莊園。

易地搬遷村的脫貧新生活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臨滄雲縣東北部的有一個歷史文明名村——茂蘭鎮安樂村,這裡是原滇藏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驛站。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該村按照“彝家風情、茶馬文化、宜居安樂”的總體定位,堅持以“生態為本、特色為根、文化為魂”的理念,圍繞“遊生態、賞民俗、觀農耕、憶鄉愁”的鄉村旅遊發展思路,把這個“小而淨、小而美、小而富裕”的村莊建設得美不勝收。

安樂村村委會主任章映軍介紹,安樂村脫貧的秘訣就是“易地搬遷”,把山上的極度貧瘠、極度交通不便甚至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村子整村搬下來,給予優惠政策,貼息貸款建房、貸款搞產業,鼓勵農民打工掙錢,讓他們從原先的小農經濟、小富即安的思維中解脫出來,更早一步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產業扶貧 精準結對精準幫帶

18日下午,全國重點網媒記者們走進雲南雲縣甘化有限公司,瞭解該公司開展“三帶一幫兩促進”產業扶貧精準結對精準幫帶活動開展情況。雲南雲縣甘化有限公司前身為“雲南省雲縣糖廠”,是雲南省最早機制白糖廠之一。

全国网媒记者点赞“临沧速度”“临沧效率”

多年來,公司發展產業促農民增收,每年無償投入三百多萬元資金用於蔗區道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蔗農的生產生活條件,並投入兩千多萬元扶持資金幫助蔗農發展甘蔗產業;公司結對幫扶貧困戶增收,以“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與雲縣涉蔗鄉鎮256戶建檔立卡戶達成結對幫扶意向;公司扶貧專項資金收益促紅卡戶增收,將年度專項脫貧資金以每年不低於8%的回報率作為全縣868戶紅卡貧困戶的年收益;此外,公司還延伸打造蔗糖產業鏈促群眾增收。

看過了臨滄的美麗鄉村,“改革開放40年看臨滄”全國網絡媒體行的記者們感悟頗多。

記者感言

中國江西網記者付方治:

這次來雲南感受了大美臨滄。臨滄的美食很具有本地的特色,這與我們江西的都是不同的,是雲南臨滄的味道。

多彩貴州網記者肖珊:

這是我今年是第二次來到雲南,上次去了西雙版納,來臨滄是頭一回。雲南的景色太美,各個地方各具特色,尤其是臨滄的堅果林,在發展林地產業的同時保持了水土,產出的堅果是自然的美味,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了解雲南。

中新社記者繆超:

我參加了今年雲南55個縣脫貧的新聞發佈會,其中包括雲縣。臨滄自然資源稟賦較好,包括土地、氣候、水資源等等,所以其堅果產業、茶業、中藥材產業都發展較好。我認為發展農業同時,需注意不能盲目擴大規模和產量,應注重方法。

西部網記者田靜怡:

我對雲縣製糖、核桃堅果種植業、民宿旅遊業等產業發展很感興趣。這次來參加國際澳洲堅果大會,感受到臨滄產業發展氛圍特別好,看好臨滄林地農業與旅遊業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