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爲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寶寶何時會走路總是媽媽們關注的焦點,更是有一些媽媽把學步車當成了鍛鍊寶寶走路的好幫手。

在孩子7、8個月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將他們放進學步車裡,覺得不僅孩子在學步車裡面走得悠然自得,自己也樂得輕鬆,還能夠提升孩子的行走能力。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我們專門諮詢了「凱歌健康特聘講師」於醫生,為大家解答。

學步車是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

對於在學習走路的寶寶,學步車不僅可以帶領他們去到很多地方,還容易駛向危險的地方。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因為寶寶自身的控制能力有限,運動和平衡能力不穩。

如果使用的還是防範措施不到位的學步車,極易跌傷。尤其寶寶往往頭重腳輕,跌倒時容易傷及頭部。

● 美國消費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統計:每年約有8800名15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使用學步車發生跌倒傷害。

● 2003年加拿大的一項調查表明:在加拿大,學步車被禁止前,每天至少有3名嬰兒在使用學步車時受傷,每年約有1000名嬰兒受傷。

● 衛生部《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也指出,學步車是導致嬰幼兒跌倒損傷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量數據表明,學步車實乃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

原本不會走路的寶寶,依靠它可以隨意到達任何一個可能有潛在危險的地方,比如樓梯邊、坡道上、暖瓶開水處、刀具及高處有害物附近等,極易發生意外傷害。

學步車禍害的不止一個孩子

2015年5月10日,杭州一位7個月大的寶寶,就因為使用學步車變成內八字,停止使用學步車後,不僅愛惦著腳尖走路,走路快時左腳經常擦到右腳,如果大人硬把他的腳底放平,他反而站不穩了。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2016年9月09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最近播出了一起嬰兒學步車傷人事件,一名月10個月大的女嬰,突然從半米多高的臺階摔下,導致頭部和雙肺受到嚴重損傷,慘變一名植物人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2017年淄博市一名僅出生7個月的嬰兒,騎著學步車在屋子裡到處亂撞,一不小心撞到了茶几上的暖瓶,暖瓶撞倒後熱水瞬間灑在了身上,導致嚴重燙傷。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上述三個例子,雖然家長照護方面存在失職之處,但是學步車也是導致寶寶受傷的重要因素。

而這些意外並不是少數,因為學步車發生意外傷害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學步車真能教會寶寶走路嗎?

許多家長購買學步車的一大原因,

是因為認為學步車可以教會寶寶學走路。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但是,並沒有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比未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更早學會走路。

國外曾做過一項調查,挑選190名嬰兒,分為使用學步車和不使用學步車兩組,觀察他們的運動能力發育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102名使用學步車的寶寶,爬行、獨立站立和行走的時間較晚。

而不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反而要早三四周學會站立直行,並且使用學步車的時間越長,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從嬰兒生長髮育的規律來說,學步車違背了寶寶從翻身、會坐、會爬、會站,到會走的生長髮育規律。

由於有學步車的幫助,寶寶被限制在小小的空間裡,站立和行走所需的肌肉、協調能力沒有得到鍛鍊,自然會影響寶寶身體肌肉的正常發育。

別再用學步車來“拔苗助長”

其實,已經有不少國家官方或者專家醫生,都不建議給寶寶使用學步車。

2004年,加拿大就禁止了嬰兒學步車的製造,銷售和進口。

2007 年 1 月 1 日中國也正式實施《嬰兒學步車安全要求(GB14749 - 2006)》,對學步車進行了相關規定,衛生部曾發文稱,不建議使用學步車。

美國兒科學會也曾多次聲明,呼籲禁止嬰兒學步車,因為學步車不能幫助寶寶學習走路。

可儘管如此,在中國學步車的銷量卻不見減少。

打開國內某大型購物網站,搜索「學步」,彈出的商家不下數百家,隨便點開一家,銷售數量上萬。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家長認為學步車有【學步功能】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能夠解放雙手,減輕帶孩子的負擔。

但是,學步車等輔助工具只會帶給自己虛假的安全感,不要為了一時輕鬆而將寶寶置於危險之中。

同時,學步推車、學步帶等學步工具也不要給寶寶使用。

寶寶難以控制學步推車的速度,推車快速滑動,若是碰到臺階等處,寶寶很容易跟著跌倒。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如果推車的推杆設置過高,寶寶要踮起腳尖才能推動,也會對寶寶造成不利影響。

學步帶則同樣容易使寶寶踮起腳尖走路,因為家長容易將學步帶拉得過高。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同時,靠學步帶的拉力支撐,寶寶容易走起來東倒西歪,不利於腿部力量的掌握和平衡能力的掌握。

走路還是要“順其自然”

走路是孩子身體發育過程中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家長可以鼓勵、輔助。

但不需要刻意的學習,更不建議使用其他學步輔助工具來揠苗助長。

根據《丹佛訓練手冊》中發佈的嬰幼兒動作技能發展常模數據顯示:

  • 扶著站立:約50%的幼兒能在7.2個月時達到,約90%的幼兒能在8.5個月達到;
  • 獨自站穩:約50%的幼兒能在11.5個月時達到,約90%的幼兒能在13.7個月達到;
  • 行走良好:約50%的幼兒能在12.3個月時達到,約90%的幼兒能在14.9個月達到;
  • 爬樓梯:約50%的幼兒能在16.6個月時達到,約90%的幼兒能在21.6個月達到;
  • 跳躍:約50%的幼兒能在
    23.8個月時達到,約90%的幼兒能在2.4歲達到。

學會行走,90%的孩子會出現在12.3個月到14.9個月,所以家長不要太擔心孩子晚學會走路。

同時,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家長扶著,帶著著寶寶學走路。

寶寶安全的一大殺手,為什麼家長還在給孩子用?

也可以

給予孩子空間和支撐物,例如固定的欄杆、床沿或者較矮的桌子,讓孩子可以從獨自站立到自己扶著走,慢慢探索和練習。

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還小,走路還不穩的時候,家長一定在旁邊看護。這樣在寶寶出現危險情況的時候,才能及時挽救!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你家有學步車,為你寶寶的安全著想,請你把它扔掉!


#話題互動#

你覺得寶寶走路要用輔助工具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

分享一下你的育兒經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