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点击上方“蓑翁论书

”蓝字,即可关注本公号。

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近日翻阅微信,偶然在“悦的读书”公众号里,看到了王洪先生的随笔《渐入佳境的读书与读书会-----读后》,引起了我的注意,知道许金晶先生的《领读中国》一书出版了,甚是高兴。我立即上亚马逊网站,由于身处国外休假,马上想购得纸质版,有点麻烦,先睹为快,所以看到有电子版(KINDLE),就毫不犹豫地拍下了。这两天抓紧翻阅了一下,感觉像是把自己再次投入阅读的大海之中,享受着书与阅读的冲浪。推其远去,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由读书会的行为描绘出的中国式的耕读图,感觉好美。

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在关注全民阅读,关注各式各样的读书分享活动,有机会,总是尽量参与一些,体验阅读。但是,苦于没有一手资料,想做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困难。许先生编著的《领读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5)一书,从南到北,对于当下有代表性的十多个读书会的扫描,为我雪中送炭,也算是及时雨,解我心中之渴,这是高兴之一。另一个原因,许先生也是我最近在一次大象点映《时间去哪儿了》南京首映活动时,新认识的一位青年才俊,他是应邀点评嘉宾,我是临时被点名的观众参与谈点感想,朋友出书当然高兴。他自己在书后收编的一篇文章“书的四重奏”,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与书的情缘无非就是:“读书、买书、论书、写书”,读来观己,好像我们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只是,我可能没有他那么聪慧,下笔如神,记得金陵读书会掌门人宋老师对于他的评价是“竹林的书,金晶的笔”,我看很写实。

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王洪先生对于《领读中国》一书在文章有一个感悟:“《领读中国》一书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新生活新图景,告诉我们:如今,读书蔚然成风,读书是一种开放的行为,读书也是人与人交流与互动性活动……人们通过读书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而有情趣的生活圈子,品味高雅而不低俗”,我很是认同,脑子里也一直流动着那幅“新生活”“耕读”图景。其中,我也看到了图书馆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与读书会结伴,积极推广阅读。如海盐读书会在张元济图书馆里举行的那场“带一首喜欢的诗歌来聚会”读书活动场景等,也为“领读中国”“新图景”增添了不少色彩。接下来,我进一步聊一聊读《领读中国》一书后的阅读感受。

1.《领读中国》一书的特色

这是一本访谈性质的图书,通过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和南京的十六家读书会掌门人或相关人员的采访,加上作者本人近几年来撰写的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文章、对于读书的思考,结集出版的图书。《领读中国》书名,令人感到自信满满,能量十足,据说,“领读”二字源于南京阅读办主任葛继彬女士的创意,书名最后确定是现任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经理的徐海先生。

我以为,这本书是目前唯一的,比较系统的介绍读书会由成立、组织活动、运营、发展的专题著作。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包括人物对话,零散的统计数据,都是有很好的史料价值,十分珍贵。虽然,如书中所说,无法涵盖“中国当下读书会的全貌”,但是,我以为,已经基本描绘了当今时代,我国读书会的基本轮廓。比如:读书会的应时而生,读书会曲折的成长,互联网的助力,读书会的领读人或领读嘉宾,读书会O2O活动的双赢,读书会的定性、定位,读书会的核心团队、志愿者的奉献,以及伴随读书会成长的那些参与者等等感人描述。以后,谁愿意写一本“中国民间读书会发展史”,我想,此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用。

我以为,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人的关注,或称之为人文关怀。一个个民间读书团体,人人为了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以书为缘,以文汇友,必然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人,这是关键。一个个怀揣读书的梦想,校园内或刚刚跨出校门的热血青年,或在都市相遇的陌生人,在一个共同兴趣上触碰出来的火花,必然是有很强的爆发力,也是绚丽多彩的。许金晶驾轻就熟,敲开了一扇扇门,涉及到多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倾听他们讲述读书会的成长和一位位领读者的凤彩。采访每个人都提问了,最喜欢的三本书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也隐藏着人文关怀。为什么作者如此熟悉?是因为其本身就是读书会中的积极践行者。不管是自觉的,或是应邀的,还是自己所在的金陵读书会的活动,他出头露面,又常常出现各种阅读分享的场合,且参与点评。所以,他太熟了,熟悉许多人,熟悉许多面孔,因而,由他来写此书,必然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到读书会的大多数人。我读此书时,感到十分亲切,其中有一个理由,就是对于人的关怀,尽管我对于其中的许多人不知,更不熟。

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2.民间读书会组织缘起与模式

从书中获得信息,可以初步判断,中国21世纪民间读书会集中涌现在2008年前后(指大陆地区),书中提到的几个读书会好像在2012年进入第一波峰值。我查了一下“全民阅读”的相关信息,360百科:“‘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效果显著从2010年到2014年,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0%,提高了5.7百分点;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率由32.8%增长到58.1%,提高了25.3百分点;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由4.25本增长到4.56本,增加了0.31本”。这条信息可以实证民间读书会的先后涌现,既有社会转型,青年们的内在需求,又有政府推动的大背景,应当是正相关。另外,从CNKI数据库,以“民间读书会”为关键词,专门研究文章数量变化,滞后一年,是在2013年出现第一个峰值,比较吻合。

另据悉,读书会(又称读书俱乐部),早在瑞典、美国、英国等欧美等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中国台湾地区,读书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在30年的历史,台湾读书会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初,1995年左右研究数量步入高峰2。这组数据,也告诉我们,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民间读书会,多数不足10年,正处于初创阶段。

论及读书会发展,金陵读书会的宋先生描述,他们读书会走过了1.0;2.0;3.0三个阶段,基本概括了民间读书会的发展轨迹。从QQ或西祠胡同,到豆瓣,再到微信营销,每个阶段都有互联网相伴,正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信息社会)。当然,也不排除线下的人脉作用。上海的星期天读书会创始人安小羽就透露,自己和搭档在不同的出版社工作,经常策划活动,有较多这方面的资源。第一场活动就是在上海作协一个大会堂做的,想到此,至今她仍然感谢上海市作协对于她们一个不知名的读书会的支持。后院读书会宋黎鹃换了一个角度,又把读书会发展描述为“缘起、蜕变和发展”三个阶段。

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再一个是模式问题。许先生在采访时,基本都提到读书会运营模式,从访谈结果看:其一是这些民间的读书会基本性质定位于群众性自发的自由聚会(社团),以及之后部分蜕变为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在相关部门注册;其二是多数的读书会有自己的章程,但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成熟的运营目标和规划(但是,也不排除个别读书会做的比较好,如:半城读书会)。读书会开始基本上还是摸石头过河,任凭一腔热情,边实践,边调整。这正好符合我最近阅读的伊藤穰一在《爆裂》一书,其中提出的未来生活九大原则的部分原则,即:风险优于安全;实践优于理论3。伊藤穰一是美国麻省理工媒体实践室主任,他基于互联网环境和创新,和美国东北大学研究员杰夫花费四年时间,撰写了这本书。我想,组织读书会也需要创新,加上初创阶段,不能一开始就条条框框太多,冒一点风险,走一些弯路,也属于创新之对价,所以,我们也不能就此武断判定组织者的不成熟。笔者注意到了书中“直营店”模式和“加盟店”模式的提法,也有传统“书院”式的模式探索,以及“懒洋洋的小角落”自由的“闲暇”模式,等等。

3.民间读书会组织的核心要素

通过作者的采访,我们注意到一个民间读书会组织的几个核心要素,即一个读书会组成必须具备的几点,即:优秀的掌门人;核心团队;合理的阅读定位;渠道营销;活动形式;自律等。这些要素,对于组织读书会是有参考价值的。

首先是优秀的掌门人。从书中提及到的十六个读书会组织看,每个掌门人都是十分优秀的,有梦想,有热情,有思路,有才华,还有凝聚力,忍耐力。掌门人的个人魅力,是读书会成败的关键。

其次就是要有一个核心的团队,以支持掌门人的工作。我们说,好汉也要有三个帮,也是这个道理。如:金陵读书会的理事,个个都能领读、主讲,确实为读书会提高了生存能力和影响力。群学书院,更是依托高校资源,倡导人本身就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所以,不乏大咖级领读者。

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三是合理的阅读定位。这一点也很是重要,这涉及到读书会创办的目的,包括相应的运营模式。书中提及的读书会,有阅读传统经典的,有人文社科的,有文学、艺术的,也有自选主题进行阅读分享的。进一步观察,读书会的阅读推广,也分为不同层次,如秉承文化的传承,坚持阅读经典;坚持阅读先贤哲学,且进行碰撞,以培育思想;文学、艺术的阅读欣赏,加上户外文化行走,以提高生活情趣,等等。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阅读绽放出来的鲜花,值得呵护。多样性是当下读书会的一大特色。

四是渠道营销。读书会阅读推广的渠道,简单说是O2O,尤其是互联网+的作用,十分突出。活动前的网上预报,豆瓣和微信都起了很好的效果,事前的宣传和事后的总结、报道,成为一体。笔者注意到,基本上各个读书会都有微信公众号和微信专门的群,有的还有QQ群,笔者特别查了“读书会”的QQ群,有近200个。自己的手机上就加了许多,以便常关注。我还发现,读书会的微信门户,除活动通知外,他们还经常选择转发读书文章,好的读书文章,一下子可以引来几千粉丝,这确实是一个十分值得分享的经验。

五是活动形式。简单归纳读书会的阅读形式,可以有:领读、助读与陪读;集中主题与分享;分享沙龙,户外活动等等。一年的读书分享活动,一般也达到了30-40场,如果,每次一本书,参与者也能阅读或分享30-40种图书,这里的累积效应当是明显的。其实,读书会不仅仅聚在一起阅读与讨论,还包括户外的行走,比如,部分读书会开展了一项游学活动,效果也挺好,且计划把这一块做的更好。阅读沙龙和游学已经成为读书会的两个品牌。此外,读书会还不断进行活动的创新,如后院读书会的“无人机换书”和“城爱墙”等,获得了很高的媒体曝光度。

六是自律,这一点我是很欣赏金陵读书会,《章程》明确提出:“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文化”。掌门人谈到,在公开的和半公开场合中,“如果有的同学尺度比较大,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为理由适度控制一下这个气氛”,你若有些大尺度的言论,可以私聊。如何在公共空间里把控好发言尺度,确实是一个敏感问题,也是技术问题。

4.民间读书会的效益

从书中提供的十六家民间读书会的资料来看,民间读书会,已经成为推动大众阅读的一支力量,且贡献是很大的,这是我们以前可能没有太注意到的。这让我想到了一本书,叫《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著),推广阅读,若要真正地持续下去,还得靠社会的力量。民间读书会,已经形成为推广阅读的一种生产力,值得挖掘和利用。

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看到了南京市阅读办及时挖掘和利用的行动。阅读办将这民间读书会10个会长加进一个微信群,形成了“南京领读者联盟”的雏形。之后,逐步加入近100家阅读空间(包括书店、图书馆、书吧、院)相关负责人、200多家读书会会长及骨干、50多位南京文化名人和专家、市全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11个区阅读办相关负责人、30多家省市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阅读栏目的记者以及省市阅读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传播力和影响力还逐步扩大到南京以外的阅读推广组织,先后有深圳、杭州、天津、长沙、青海等10多个市的阅读组织负责人加入进来4。这是整合了一个大平台,聚集和拓展了读书会的能量,可见阅读办的睿智。

从书中,我们也注意到了民间读书会已经改变了许多的参与者,这是最为直接地效益。作者许金晶先生以亲身体验告诉了我们。他说:“我本人,也正是通过在读书会的学习与成长,成功从一位经济管理类的媒体人,转型成为定期给国内一线媒体供稿的书评人”。

此外,我们经过初步分析,民间读书会的效益,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直接感受到:

一是对于“阅读”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深入。为什么要阅读?如何阅读?我们可以从读书会的名称,就可以略窥一斑。如北京的“爱思想读书会”,上海的“星期天读书会”,天津的“燃灯者读书会”,还有南京的“悦的读书会”和“半城读书会”等,一个读书团体的名称与其说是发起者的初衷,不如说是团队经过磨练而形成的观念认同、身份认同的价值符号。阅读可以寻找都市里的同类人,可以交友,可以发现自我的不足,可以开拓眼界,可以知道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享受闲暇时光的美好,等等,这些都是通过组织或参与读书活动,所体验到的,所发现的,是来自肺腑的声音。

二是“阅读”让人变成一个更有情趣的人。书中这方面的信息也很多。如半城读书会,一个以女性作为读者定位,且还是以身处中产阶层的女性为主。掌门人朱老师谈到读书会的目标时说:“鼓励中产阶层女性多读书、读好书,是培育这个群体的独立性、女性意识和自主应有之义”。朱老师还说道:“当代社会中,不缺乏容貌姣好的女性,但是‘情趣’这种重要的品性,却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所以半城崇尚独立、自由、美好、有趣的新女性价值观”,这听上去好似一份新女性宣言,其实,不仅仅是女性,男性的情趣性,也应当通过阅读在提高。另外,作者采访后院读书会里有一段描述,“每到星期六下午,书友们就从城市的各个地方赶到位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的这个‘懒洋洋的小角落’在庞大的波罗蜜树影的笼罩下,谈书、谈阅读、谈写作、谈生活在这个移民城市的感受,然后用AA制的方式聚餐……”,也让人感到一种生活的品味和情趣的变化。

三是坚守传统文化,增进思想交流。书中,作者是这样描述杭州的种德元典读书会:“杭州仍然有一群读书人,秉承着当年乾嘉学派的方式,皓首穷经,精读、细读、苦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典籍。这种对于中华典籍的清教徒般的认可与热爱,让人肃然起敬”。南京的金陵读书会,也是坚守经典阅读的良好范例。爱思想读书会的提出的在竞争和压力大的前提之下,保持阅读习惯,有利于形成对于社会的整体看法,有利于关注思想。爱思想读书会推广阅读,侧重点其一是放在通识类书籍,他们更希望参与者有“咖啡馆精神”,可以让不同的人在这里面进行思想的碰撞,并产生思想的火花。

其实,读书会的效益还有许多许多,比如,由于读书会的活动数量增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成绩。徐雁教授在该书的推荐序写道:“其实,‘与其坐而论,不如起身行’!在全民阅读领域最难能可贵的,是那种有‘从我做起,舍我其谁’的道德担当,有‘从现在做起,刻不容缓’的行动精神的人”。读书会的发动者、组织者、领读者正是这一群人,我们要感谢他们的努力。

5.民间读书会给予图书馆推广阅读的几点启示

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有着比较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更是一个适宜阅读的公共空间。但是,笔者透过此书,让我隐约感受到,一部分读书会的组织者,一方面在依靠图书馆,也有时有意识地选择离开图书馆,寻求更自由的空间。当然,必须指出,选择自由,在哪里阅读都没有过错。只是作为馆员,容易进入角色,进行反思,如何才能留住那些阅读者,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可能是使命所在吧了。有一句话:“如果不在家,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我喜欢改为:“如果不在家,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这是一种情节。为此,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学会利用“拉力”,进一步聚合民间读书会资源。我们习惯于推力,总是习惯于告诉读者,图书馆有什么藏书,有什么好的环境,有什么新的服务手段。但是,如何“拉力”,不甚明白。我想,“拉力”的关键在于阅读者最需要什么?比如,阅读交流的投影仪,再比如不同的时间段,允许一定范围内带点茶点,小众选题阅读的关注,以及立足于读者角度的微信推送内容,等等。

论书|民间读书会巧绘中国耕读图——读《领读中国》有感

二是不断地创新,让读书活动形式多样性,空间置换,延伸阅读的体验,吸引更多地阅读者参与。图书馆有没有个创新度的测量?我不好明确回答。有一点,我们已经看到了,近几年来,图书馆的创新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如果与其它相关行业比较,如书店的服务,是不是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反思。我们要说的矛盾是发展中的需求变化突出点的问题,当下进入后现代社会,非线性、不对称、复杂性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所以,除了创新,还是创新。书中读书会的也介绍了一些创新做法,这是值得学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