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3000一個?黑客:太貴了

比特幣3000一個?黑客:太貴了

文:棘輪

隱私幣將匿名性發展到極致,卻也意外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

比特幣3000一個?黑客:太貴了

在通貨膨脹率逼近10000000%的委內瑞拉,達世幣、Zcash等隱私幣,正在搶佔比特幣的市場。

比特幣3000一個?黑客:太貴了

比特幣

一個原因,是它們的交易費用更低。更重要的原因,是用戶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它們的匿名性,比比特幣更強。

比特幣3000一個?黑客:太貴了

正是因為匿名性,以門羅幣、達世幣、Zcash為代表的新一代隱私幣,正活躍於市場,與其他數字貨幣一決高下。

與許多空氣幣不同,它們的發行不依賴於以太坊等平臺,且大多擁有自己的獨門技術。技術+隱私,讓其獲得了部分玩家追捧。

但隱私幣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圍繞它們,市場趨冷、監管打擊、隱秘挖礦等負面消息,一直層出不窮。

隱私幣是頂著“絕對匿名”的光環誕生的,但“絕對匿名”的世界,或許並非是人人嚮往的。

01 誕生

2013年末,頂著“去中心化”“匿名貨幣”的光環,比特幣攀上了1000美元的價格高峰。

在媒體的大量曝光之下,5歲的比特幣,開始走出極客的小世界,為世人所知。

但比特幣的大眾化,讓很多黑客開始重新思考其匿名屬性——儘管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映射是匿名的,但在比特幣的世界裡,每一筆交易的金額、收付款地址,每一個地址的餘額,卻比現實世界更透明。

當比特幣的“匿名性”不能滿足部分黑客的需求時,有人開始嘗試創造更加隱匿的數字貨幣——隱私幣。

在如今依然存續的主流隱私幣中,達世幣(Dash)也許是最早的一個。

達世幣誕生於2014年1月,原名“暗黑幣”(Darkcoin),發行總量1890萬。達世幣的產品設計,可以在兼具隱秘性的同時,實現付款秒級確認。

門羅幣(XMR)緊跟達世幣的腳步誕生。其英文名Monero,來自於世界語中的“硬幣”一詞。2014年4月,門羅幣的白皮書發佈,發行總量1840萬枚。

Zcash的出現則要晚一些。它的基本協議Zerocash誕生於2014年,但直到2016年10月,Zcash才作為正式產品被髮布,並開放礦工挖礦。

儘管都自稱“隱私幣”,但門羅幣、達世幣和Zcash的隱私機制,卻存在很大差異。

門羅幣的核心算法名為“CryptoNight”,它使用“數字環簽名”技術,能將身份認證的過程模糊化。如此一來,外界只能觀察到收付款方來自兩個不同的一次性群組,卻無法確定雙方的具體地址。

達世幣的隱私機制更好理解。達世幣網絡以更高的挖礦收益作為獎勵,鼓勵礦工充當主節點(Master node)。每一個主節點的礦工,都擁有1000達世幣的緩衝資金。每個發起匿名交易的用戶,都可以使用這些資金,進行“混幣”。

實際上,混幣並不新鮮——為了“洗白”黑市比特幣,很多參與黑市交易的黑客,早就在混幣。

他們會先將比特幣充值到無需KYC認證的交易所,或專業的混幣器中,再將其提出。在混幣過程中,多筆比特幣的交易被弄亂,無法追蹤。達世幣的做法,與之如出一轍。

Zcash則採用了更加徹底的隱私機制。藉助“零知識證明”等密碼學技術,Zcash網絡可以在不公開收付款雙方地址、轉賬金額的情況下,確認用戶間的轉賬行為。

因為這個原因,Zcash一度受到熱捧。在開放挖礦之初,其最高現貨價格甚至被炒至一個3000BTC。

但隨著流通量的增加,Zcash的價格迅速回落,如今總市值僅為6.2億美元,相當於比特幣的0.5%,在數字貨幣中排名第19,落後於門羅幣、達世幣等隱私幣。

02 尷尬

隱私幣因“隱私”而生,它最先落地之處,自然是對用戶隱私極為敏感的“網絡黑市”。

在網絡黑市聚集之地——暗網(Dark Web),隱私幣獲得了一些認可。2016年夏天,暗網黑市網站Alphabay宣佈,支持門羅幣支付。在2017年被FBI查封前,門羅幣一度成為Alphabay上的主流交易貨幣之一。

然而,對於大多數混跡於暗網的黑客而言,最主流的數字貨幣,一直是比特幣。儘管他們本應成為隱私幣最直接的目標用戶。

隱私幣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在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看來,和比特幣相比,新興的隱私幣,競爭力並不強。

“比特幣歷經十年發展,已經在數字貨幣世界建立起廣泛的認同。”他表示,“與其他數字貨幣相比,比特幣的接受度很廣,市場深度也很深。”

而相比之下,隱私幣的優勢,似乎也只有隱私一項。“隱私幣在匿名性上的提升,看似是從0到1的巨大突破,但實際上,只能算是從99%到100%的微弱進步。”江卓爾說。

“貨幣有巨大的規模效應,比特幣也能靠混幣,達到很高的匿名度,僅靠99%到100%的微弱進步,很難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只能在某些特殊領域使用。”

“對市場來說,深黑和純黑真的有區別嗎?”他反問,“市場真有對這種絕對匿名的剛需嗎?”

核心用戶不買賬,僅僅是隱私幣的內憂。隱私幣的外患,則更加嚴重。

在全球範圍內,日本是少數認定比特幣支付、交易所合法的國家。但日本對於隱私幣的監管,卻不留任何情面。

今年5月,日本金融廳宣佈,禁止日本境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上架各類匿名隱私幣。消息傳出後,CoinCheck等日本交易所,立刻將門羅幣、達世幣、Zcash等隱私幣下架。

如果說日本金融廳的禁令,代表了全球政府對於隱私幣的監管態度,那麼,隱私幣的另一個黑暗面——“隱秘挖礦”,則將其逐步推向“全民公敵”的境地。

隱私幣中的代表——門羅幣,採用的挖礦算法CryptoNight,需要計算設備擁有至少2MB的高速緩存。這是電腦CPU的標配,但對於ASIC礦機來說,成本卻過於高昂。

比特幣3000一個?黑客:太貴了


因此,與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貨幣不同的是,直至今日,門羅幣挖礦依然高度依賴CPU、GPU,而非專用礦機。

門羅幣社區認為,這可以讓門羅幣網絡更加去中心化,減少“礦霸”。但這也讓“隱秘挖礦”成為門羅幣網絡主流,直接侵犯了普通用戶的利益。

所謂“隱秘挖礦”,是指黑客劫持大量PC或手機設備(俗稱“肉雞”),利用“肉雞”的算力來挖礦。被劫持的“肉雞”會因此卡頓,並無端消耗大量電力。

而這些“肉雞”挖出的門羅幣,自然由黑客拿走。門羅幣的“匿名性”,恰好成為了黑客們最好的掩護。

礦圈知名礦主老吳向一本區塊鏈透露,隱私幣中的達世幣、Zcash,正在逐步邁入ASIC礦機挖礦時代,但門羅幣仍然依靠普通顯卡礦機挖礦。

而門羅幣網絡中的大量算力,至今仍掌握在黑客控制的“肉雞”手中。

03 困難

在一系列的挫折與質疑之後,隱私幣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為了追求絕對的隱私,一定要有所犧牲嗎?

對此,門羅幣社區的心態顯得頗為糾結。

一方面,他們不希望門羅幣揹負罵名,所以經常對挖礦算法進行微調。因為每一次微調,都會導致之前的挖礦木馬失效。

但另一方面,他們又顯得格外強硬,寸步不讓。

今年3月,比特大陸發佈了新ASIC礦機——螞蟻礦機X3,可挖掘包括門羅幣在內的CryptoNight算法幣種。

X3的功耗為550W,算力則達到了220000H/s。相比下,普通辦公電腦的功耗為100W,算力僅50H/s。這意味著,一臺X3,可以實現400臺普通PC的算力。

按慣例,這一礦機的出現,將終結門羅幣的PC挖礦時代。不僅礦業會重新洗牌,所有利用“肉雞”隱秘挖礦的黑客,也會因收益降低而退出江湖。

然而,幾天後,門羅幣社區宣佈,為了抵制新ASIC礦機,門羅幣將進行硬分叉——直接修改挖礦算法,讓門羅幣礦機變成一堆廢銅爛鐵。

比特大陸因此損失慘重,研發生產礦機的全部開支付諸東流。一怒之下,比特大陸官方推特直接拉黑了門羅幣的創始人Riccardo Spagni。

區塊鏈世界存在“不可能三角”,即“去中心化”“安全”“高效”不可兼得。在江卓爾眼中,隱私幣為了實現較比特幣更強的匿名性,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在比特幣歷史上,2010年8月挖出的第74638區塊,曾經出現過一次離奇的交易。這一區塊記錄了一筆1844億個BTC的轉賬記錄,而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比特幣2100萬個的發行總量。

這是黑客利用比特幣系統的Bug,進行的一次“刷幣”操作。這1844億個比特幣一旦被惡意拋售,整個比特幣系統很可能崩盤。

然而,就在黑客“憑空創造”出1844億個比特幣不久,一位比特幣社區成員便通過瀏覽區塊數據,發現了這一異常,並將消息發佈在了比特幣官方論壇bitcointalk上。最終,比特幣社區決定回滾數據。

比特幣3000一個?黑客:太貴了


2010年,網友發現比特幣系統遭黑客入侵

但對於一些隱私幣而言,完全隱私化的產品設計,會讓此類Bug被發現的概率大大降低。

在社區之外,對於礦工而言,隱私幣的未來,也未必樂觀。

“無論什麼幣,發展到一定階段,挖礦收益總會達到一個平衡。”江卓爾認為,“礦工不會獲得暴利,挖幣的往往沒有囤幣的賺錢。”

礦主老吳也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現在挖隱私幣,都“只有前期賺錢”,到了後期,收益“往往不如挖比特幣”。

但他仍然對一些隱私幣擁有信心。在他看來,ASIC礦機的出現,會給挖礦業帶來新的機會。

“一些幾億到幾十億美元市值的小幣種,也許還有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他表示。

從第一代隱私幣誕生至今,隱私幣已有近五年曆史。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隱私幣將去中心化、匿名性發展到了極致,卻也意外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打開了另一個黑暗的世界。

如何在個人隱私與社會正義之間尋求平衡點?這會是長久困擾隱私幣社區的問題。

原文標題: 隱私幣江湖:曾被炒至3000比特幣一個,但為何大部分黑客不買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