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南關餄餎

南關的餄餎取用蕎麥,現磨現做,壓出的餄餎筋道而不失軟糯,牛油熬製的老湯及味美的羊肉以滷,營養價值豐富,口感極佳。南關餄餎風味與眾不同,一直流傳至今。南關餄餎不僅味道鮮美,香而不膩,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陰壯陽,保健防病的功能。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雞窩燒餅

大名縣盛產小麥,用小麥面做的麵食小吃花樣繁多,其中著名的一種,就是以發酵白麵烤制而成的“雞窩兒燒餅”。它是因烤制燒餅的爐子形如雞窩兒,而得名。成品皮脆裡軟,口味微鹹,中間薄、兩面厚,一面還有芝麻提味。剛出爐的雞窩燒餅熱氣騰騰,外脆裡糯。剛出爐的燒餅口感極佳,既有麥子輕微發甜的原味,又有芝麻香。近年來又有甜燒餅、肉餡燒餅出現,味道各異,都很受歡迎。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豆腐皮圈餜子

油條在大名稱為餜子,將豆腐皮捲入剛炸好的餜子、滷蛋、醃製的油炸豆腐。一個皮薄色亮的豆腐皮卷餜子就做好了,咬上一口外焦裡嫩,味道醇香。外觀金黃誘人,令人望而垂涎。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羊饊

羊肉滷饊(本地回族念sá),是大名縣回族傳統早餐食品。它是將熬稠的油濃“麥仁”澆上羊肉滷,泡入饅頭或火燒食用。吃時濃香,浸泡的饅頭火燒極富肉味,口感香不膩。在冬天早上吃上一碗饊,絕對是一件美事,有驅寒功效。每年秋季開賣,入夏則停。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燒賣

燒賣,又稱燒麥、稍美、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如花開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麵為皮包餡蒸熟,牛羊肉為陷的麵食小吃。大名燒麥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早在乾隆年間,大名府城內就開有燒麥館。傳說某年乾隆下江南私訪歸來,北上路過大名府,曾到燒麥館吃燒麥。恰好這家的燒麥餡軟噴香、湯大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石榴一般,餡多皮薄。乾隆食後讚不絕口。從此燒麥聲名遠揚,享譽大名府。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豆腐絲

大名豆腐絲在河北也是極其出名其中束館豆腐絲最為出名,豆腐絲為大名漢族傳統食品,歷史悠久,工藝獨特,食之筋道,以乳黃的色澤,筋道的條筋,鹹香的口味成為響徹大名一帶的地方風味名吃。大名束館豆腐絲是採用大豆,經過篩選、浸泡、磨漿、煮沸、除渣、凝固、壓片、切絲、滷煮、捆把等十幾道工序,滷製成具有獨特風味的豆腐絲,是老幼皆宜的佳品,營養豐富,吃法多為涼拌食用。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清真蜜三刀是大名回族的特色美食,在大名,蜜三刀是婚嫁時的聘禮之一,男方一定要帶上蜜三刀去迎娶新娘,女方則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藉此分享新婚愛情的喜悅,這在大名成為一種習俗,沿襲至今。蜜三刀金黃透亮,營養豐富,口味香甜,具有補脾、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等功效。

大名芝麻焦燒餅

芝麻焦燒餅的歷史已有百年之久。芝麻焦燒餅為圓形,兩面都沾有芝麻,分鹹甜兩種,現今因消費者口味不同又出現了豆沙,棗泥等新口味。芝麻焦燒餅特點為:入口香脆,焦而不硬,鹹甜有度,為老少皆宜且物美價廉的美味。芝麻焦燒餅的製作方法原為吊爐烘烤,現多為烤爐烘製,原料為麵粉、芝麻、植物油、花椒和鹽。雖是民間尋常小吃但製作並非易事。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雞蛋荷包

雞蛋荷包在大名俗稱“布袋”。因為大名做雞蛋荷包麵皮的方法與眾不同,是把面切一條下來拉長擀平,切一長方形狀,並在一方切一小口,方便用繩穿系。將其放入油鍋一炸,麵皮就從中間鼓了起來,自然成一布袋狀,故得布袋之名。炸好的雞蛋荷包,麵皮有油條的香,內有雞蛋的香,二者融為一體,極其誘人,多作為早餐。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肉餅

大名肉餅歷史久遠,為回族的傳統美食。在唐朝時期因文化交流與民族大融合而傳入中原,宋朝時期肉餅傳入大名府。元代有位負責皇帝飲食健康的太醫,撰寫了一部《飲膳正要》,記載了許多美食,其中就有羊肉餅,其寫道“精羊肉十斤,去脂膜、筋,捶為泥;哈昔泥三錢;胡椒二兩;蓽撥一兩;芫荽末一兩。右件,用鹽調和勻,捻餅,入小油鍋煎炸。”至清代進入鼎盛,至今不衰,深受人們的喜愛。餅皮一口咬下,第一口脆第二口糯,然後就可以嚐到羊肉的鮮香,在吃法上多搭配蔥蒜。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大名豆沫

相傳這種美食與義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有關,早在屈原投粽子之前,伯夷叔齊的氣節讓殷都人民感其氣節,紛紛祭奠,他們把小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齏,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搗碎的黃豆沫兒,故稱其為“豆沫”。豆沫多作為早餐,搭配油條一起食用,口味更佳。

民間手藝從未失傳,這幾道美味小吃你們一定不陌生,慢慢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