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桃花源,戀《桃花源記》

談桃花源,戀《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讀陶淵明的作品,那份愜意與安然,淡泊與寧靜,總能讓人心生神往。

生活在紛紛擾擾的世界,喧囂浮華總能讓我們嚮往田園生活。人人心中都有著一座桃花源,而《桃花源記》的桃源總能讓我們感受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與淡泊。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以虛構的遊記形式表現了一種烏托邦式的社會理想。

本文是一篇以描寫景物、敘說事情為主的記敘文,語言優美,描寫生動,記敘簡明,有後世遊記散文的特色。

寫作背景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時期,中年隱居農村。對田園生活之嚮往,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

在桃源裡,沒有壓迫剝削,沒有名利紛擾;人人勞作,男耕女織,相處融洽友好。

但是現實社會的紛擾和剝削,讓人無法靜享桃源生活,於是通過漁人探路引出桃花源,又通過劉子薊之人,讓此地重現人間。但最終作者不忍心中淨土被侵佔汙染,最終桃源離奇消失,期冀現實世界能結束剝削之苦。

寫作整體情節重在“奇”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陶淵明當時人至老年,隱居農村已十餘年。據後世人記載桃花源似乎存在,但發生在《桃花源記》裡的故事乃虛構。

知道了本文的故事環境,接下我我用幾個例子,來解說下《桃花源記》的奇。

①、開篇漁人進入桃源的經過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為何不回頭而一直走?有什麼事物吸引了他?這個奇也是吸引讀者的地方。

②、千百株桃樹夾岸,這些樹全部是桃樹,無一顆雜樹,讓人覺得甚是奇怪。似乎是故意栽種又或是天然形成,不得而知。

③、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如此窄的口,僅容一人通過,如此奇景,如此黑洞,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此人為一奇。

④、進入桃源,此地居民,行為習慣,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為隱居,一洞之隔差之千里。

⑤、漁人標記號出去,但後來返回,卻發現桃源消失得離奇。似乎此村已不在人世間了,又或者此處有機關或者風水之術。而後劉子驥“規往”而“未果”,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

寫作手法解析

一、善於設置懸念,展現故事情節。

《桃花源記》作為一篇敘事性散文,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文章以“晉太元”年間,“捕魚為業”的“武陵人”的足跡為線索,以他的所見所聞構成生活畫面和故事情節,層層設置懸念。

設疑1、文章開頭,作者介紹故事的時間地點,未確切寫明所處年代和地名;主人公只是一漁人,不知姓名,無從考證。

設疑2、桃林奇景,似在人間又似為虛無,無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奇特,洞口小而“彷彿若有光”,路“極窄”但可“通人”,此乃是“人間仙境,洞天奇境”的景象。

設疑3、漁人“緣溪行”看到了“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奇麗景色,“甚異之”於是產生了“欲窮其林”的念頭。一個“欲”字,既展現了漁人又驚又喜的心情,有造成了懸念,使讀者欲罷不能。

設疑4、漁人出而復尋,已做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離奇失蹤,無跡可尋。最後虛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讀者帶來希望,但終是又“未果”而“病終”。

此種虛實結合的手法,使桃源成為“千古之謎”。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更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二、語言描寫自然如點睛之筆

陶淵明的語言風格,樸素自然接近口語。通篇無華麗辭藻,讀作品,並不覺的單調乏味,而是詩意盎然,淳樸渾厚。蘇軾說:“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縱觀全文,三百多字,語句精煉,但內容豐富,故事曲折,思想性強。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幾句話僅用二十二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

作者在用詞上十分注重精確,儘量避免重複,又使讀者好理解,體現了樸素、平淡,富於變化的特點。如寫漁人進入桃源,就用“行”、“入”等動詞。

作者在抒情寫景時筆調變化明顯,從“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層層推進,從外到內,逐步深入。這裡還用頂真手法,環環相扣,把桃花源的風景寫得引人入勝。

故事終有結尾,心之所向,重在託物言志。陶淵明志存高遠,心繫蒼生,奈何仕途不順,身歸田園。寄語《桃花源》,還百姓以淨土,給蒼生以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