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藝術家在觀唐寫下當代的「桃花源記」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9月15日,觀唐藝術區首屆藝術季“桃花源”於京城槐園盛大開幕。這是一場融合新媒體藝術展、公共藝術展、全觀演出、沉浸式表演為一體的藝術盛宴。

《桃花源記》本是一場轉瞬即逝的夢,是人類對理想世界“求而不得,復而求之”的輪迴。人們在無法擺脫的生命悲劇中竭盡全力地活著,也正是這樣的力量,讓眾多藝術家聚集在此,再議“桃花源”。

在葉錦添的“桃花源”裡

感受生命浩瀚,滄海桑田

下午四點,葉錦添創作的全觀演出劇“桃花源”在觀唐下沉式展廳拉開序幕。他將陰陽、虛實、光影這些中國哲學系統中形而上的部分,賦予了真實可見的形象和角色,從世界還沒有化為物質的時刻寫起,將“桃花源”放入了一場宏大的生命敘事當中,它是帶著慾望的一念,是人間百世生而覆滅的本質所在,是神造萬物的終極訴求,也是世間末日到來之時留存的最後希望。

整個劇本用現代舞、巨幕影像以及現場的裝置,演繹了這場超越時空的大劇。短短几十分鐘,觀眾便看盡了宇宙浩瀚,生死輪迴的本質。現代舞的部分由葉錦添與中國現代舞藝術家高豔津子合作完成,舞者們用他們的肢體展現了生長和毀滅,模仿了宇宙萬物力量的運轉,演繹了光影、陰陽、虛實、靈魂和肉體。

而巨幕的影像作為背景渲染支撐起在整個舞臺劇不同時空下的故事推進,演繹了空靈世界、九陽普照、混沌虛無等場景。由吳蠻、瓊英卓瑪和朱哲琴製作的舞臺劇音樂,配合劇情的走向把人們精神和情感的空間推向了逐層深入的境地。

葉錦添在謝幕時說:“桃花源是我們在這個世界找不到的地方,但每個人,每個時代都可以對此有所期待。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葉錦添全觀演出《桃花源》

一萬個人心中

有一萬個“桃花源”之門

藝術家張錳策劃的新媒體藝術展“時空和諧”由20餘件利用光影、影像、鏡面、視錯覺等手段創造出的新媒體藝術品構成。

藝術家吳珏輝用金屬打造了一座會發光的金字塔,呈鏤空狀。塔內有一隧道,通往虛設的混沌之門,象徵著生命所在。隨機升騰的煙霧隨風掠過,激光穿透煙霧,將其化成虛無飄渺的切面。人生的飄渺虛幻,不就是“桃花源”存在於世的本質嗎?

藝術家曹雨西將作品《墨》用交互式應用程序與渲染視頻結合在一起,將能量的碰撞轉換呈現於眼前。人和墨融為一體,在動態中幻化出生命流動虛無的狀態。

藝術家GeeksArt的作品《覓象》用數字為媒介,在垂下的幕布上呈現出虛幻的大美山水,人們在其中游走,又無法與之親近。

藝術家張天怡的作品《神交——影像意念交互實驗》用可以蒐集大腦意識動態頭盔與影像鏈接,將潛藏於意識深處的觀看方式呈現於屏幕,並以此方式參與到新的影像生成中。人類的意識衍生出人類的外部世界,此時此刻上演的“桃花源”藝術季亦是這樣的存在。

除此之外,現場還有藝術家朱璽、張錳、洪啟樂、袁松、冀川等眾多精彩的藝術作品,每個作品都為觀眾打開一條通往“桃花源”之路。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王成普 《洞見》 體驗裝置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張錳 《苔蘚》

借景寫意的《遊園觀唐》

傍晚,由姜江策劃的《遊園觀唐》在湖邊上演。四段沉浸式演出《呼吸》、《遊園》、《幻樂》、《持劍之心》按照湖水的方向逐漸深入,觀眾隨著表演場地的移動而移動,這種沉浸式表演的觀看方式,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移步換景有所呼應。

在聽覺、視覺、身體、自然環境等各種感知的相互作用下,“桃源之夢”的本質真真切切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不可複製的美,不可逆的轉瞬即逝。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大提琴手宋昭和現代舞者合作的《呼吸》

漫步“桃源秘境”

藝術家盧徵遠策劃大型公共藝術展“桃花源境”,由隋建國、展望、向京、蔡志松、陳文令、陳志光、蔡磊、傅中望、高孝午、盧徵遠、任哲、史金淞、宋建樹、譚勳、吳珏輝、吳永平、於凡等藝術家的30餘件雕塑作品組成。這些靜態雕塑在“桃花源”的語境下,與園區的自然風景相融,表達出藝術家對桃花源的不同理解與演繹。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展望 《假山石》

攝影:李楠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商務合作:010 - 64098333

众艺术家在观唐写下当代的“桃花源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