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宮的三十六「髻」

宋宮的三十六“髻”

北宋徽宗時候,皇帝趙佶昏庸無道,在他親政之後,重用奸臣蔡京,童貫等六人,史稱“六賊”。當時,國家內憂外患,童貫奉命出征。在燕薊的一次戰役中,童貫部被擊潰,狼狽地逃回京師開封府。過了不久,宋朝後宮內宴會上出現了一個十分精彩的節目:三個教坊女妓一身奇裝,翩翩登場,這三個人的顯著不同點就是頭上的髮型不同,一個是髮髻在額頭上高聳,一個是髮髻偏向一方,一個是滿頭髮髻,遍地開花,很是有意思。

這三個女妓相繼登場亮相以後,場上出現一個優伶。優伶將這三個女妓一一介紹給觀眾。說這是蔡太師家人,這是鄭太宰家人,這是童太師家人。宴會上的人都感覺奇怪,就問三位女妓,為什麼她們的髮髻各不相同,是不是三位大人家裡有什麼講究?蔡太師家一個髮髻高聳的女妓說到:“太師覲清光,此名朝髮髻。”鄭太宰髮髻偏向一方的家人說到:“吾太宰奉祠就第,此懶梳髻。”

最後輪到童太師滿頭髮髻的侍女款款走出,說到:“大人正在用兵,此三十六髻也。”三十六髻,即三十六計也,當時有句俗語,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