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實力不比袁紹卻大權在握,細想其中道理髮現這並不是偶然

世人都說曹操是奸臣,是梟雄,卻沒有看到他為自己能在這等亂世取得一番霸業做了多少的準備和積累;一句早期的“我寧願負天下人,也不願天下人負我”的妄言,卻成了定義曹操一生的論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曹操。

曹操實力不比袁紹卻大權在握,細想其中道理髮現這並不是偶然


東漢末期,群雄割據,當時勢力最大的還要數袁紹、袁術兩兄弟。在董卓被殺後,獻帝在破敗的洛陽宮殿裡生存,史書說,當時皇帝早朝只能在荊棘中,大臣但凡是尚書令都要去自己挖樹根吃。就在漢王朝的權力和香火彈指間就會灰飛煙滅時,曹操來到洛陽,進宮時還沿用漢朝時期的禮儀,另外給長期吃不上肉的皇帝奉上雞湯。頓時,這個年幼的皇帝感嘆到:“袁紹離朕最近,可前來救朕的確是遠在天邊的曹操!”錯以為曹操是個絕世大忠臣。沒想到後來曹操以洛陽宮殿已經破敗,不便處理政務為名,將漢獻帝迎去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許昌,從此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時代來臨了。

曹操實力不比袁紹卻大權在握,細想其中道理髮現這並不是偶然


有人說曹操是個投機政治家,當時袁紹離漢獻帝最近,可袁紹卻沒有那樣的智慧去迎接漢獻帝,甚至將漢獻帝當成累贅,唯恐招惹到自己。這等的政治遠見怎麼能和曹操相比?所以曹操他並不是什麼投機政治家,他只是把握住了歷史大勢,如果其他人都有和其一樣的想法,也就輪不到他曹操來做第二個挾天子的人了,從這就可看出曹操的大智慧。

曹操實力不比袁紹卻大權在握,細想其中道理髮現這並不是偶然


有人說時勢造英雄,可是英雄還需識時勢;畢竟機會不會憑空降落,只會牢牢的攥在少數人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