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術宗師何長海(上)

一代武術宗師何長海和浙江省何長海武術研究會

何長海(1912-1981年),足跡浙江諸暨楓橋趙家堡,定居杭州。浙江省國術傑出代表人物之一,著名武術家,8歲拜人稱“千手擒拿”韓慶堂為師,13歲學藝期間授徒,15歲(1926年)時拜我國近代著名武術家、人稱“江南第一腿”、“鐵腿劉百川”、“千斤劉”、“賽活猴”劉百川先生為師,攻學羅漢靈玲門武功。

1930年,何長海入浙江國術館任助教,又得楊澄甫、田兆麟、黃元秀、高振東等名師親傳,期間又得武學泰斗李景林、孫祿堂、杜心五的親自指導,集少林、武當武學造詣於一身。後期又專程慕名赴上海跟“滄州二傑”王子平、佟忠義先生學習拳技、摔跤、舉重、石擔打花達二年之久,功技日趨精進。多次榮獲全國及江浙運動會摔跤、拳擊、散打、射箭、擊劍、舉重、武術套路等冠亞軍。1983年,電影《武林志》中打敗俄國大力士的武術宗師東方旭原型之一即為何長海。

1935年7月21日,俄國大力士馬嘉樂夫來杭演武,宣稱:“要與猛牛角鬥與中國大力士角鬥”兩兩並列、鄙視國人,引發國人義憤,杭城國術界經商議公推“浙江省國術館少壯派一等武師”、“浙全運國術冠軍何長海”等稱號於一身的何長海拳師約戰馬嘉樂夫,何師慷慨應允,7月22日在當時的《東南日報》上刊登了約戰書,邀馬嘉樂夫同去裡西湖浙江省國術館備案並立下生死文書。馬嘉樂夫得知有中國一流國術高手向他發起“生死之戰”,心裡不免膽寒,感到勝負難料、性命攸關了。7月23日馬嘉樂夫一面在青年會演武場高懸免戰牌,另一面託人首先向杭城國術界公開認錯,懇請取消公開比武,改為與何長海個別“切磋武技”的要求,承諾“如果拳技不如何師願登報認輸”,中方勉強答應。於是,在浙省國術館副館長兼第三國術教練所副所長韓慶堂及王子華、趙文明等杭州國術界名人的見證下,雙方在杭州青年會國術會館進行了拳技切磋。初起,雙方拉開拳架、相視而對。隨即,馬嘉樂夫在左拳虛擊的同時上左步出右拳直奔何師面部而去。何師則在上身一含一側的同時右手扣住馬嘉樂夫右拳,左肘隨胯下沉一圈,僅一沉間即將馬嘉樂夫捆拿跪地動彈不得,接著順勢用敬酒勢將馬嘉樂夫輕擊出去,(此招含羅漢神打之“羅漢送佛上經殿”)是何師結合運用太極之粘粘勁接手封敵之勢、空中擒拿之技、羅漢神打之擊打法的完美精巧運用,為內外家結合之一招制敵的經典招術。馬嘉樂夫頓時喪失鬥志,自嘆“技不如人”、“頗有差距”,當場認輸。7月24日,馬嘉樂夫登報道歉,當晚便灰溜溜地離開了杭州。此役,何長海為國揚威,名震江湖,一時間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從此“國術英雄何長海”在杭州家喻戶曉。

一代武術宗師何長海(上)
一代武術宗師何長海(上)
一代武術宗師何長海(上)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