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啓示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戰爭

人類自文明開始,戰爭就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但我們又有多少人知道戰爭的本質及其性質和它給人類帶來的啟示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

首先,戰爭的本質是國家間政治鬥爭,是國家間政治鬥爭的延續。

戰爭的本質,是戰爭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屬性。戰爭是政治的一部分,戰爭行動,是階級的政治通過武裝鬥爭手段的延續。這是戰爭本質的核心。它規定著戰爭的經濟本質和軍事本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戰爭觀理論所揭示的戰爭本質的特性與其理論功能在於。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慕尼黑會議

1.戰爭在階級鬥爭的延續中,由政治決定戰爭的性質、目的和指導戰爭的基本政策與軍事戰略方針;

2.階級為實現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戰爭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和手段,以掃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礙,求取發展。列寧把這種複雜的鬥爭發展過程概況為戰爭是“以劍代筆”的政治;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列寧

3.戰爭的政治屬性規定著,戰爭是政治性的行動。自古以來,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都帶有階級性質,都是為達成一定的政治任務與目的而進行的有組織的武裝鬥爭。毛澤東把它概括為“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中國革命戰爭

4.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決定著戰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戰爭是為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服務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戰爭,是民族解放政治的延續。人民革命戰爭是人民解放政治的延續。資產階級軍事理論,有的也承認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其共同特點是,極力掩蓋戰爭的階級目的和侵略性質,甚至把侵略戰爭美化成“解放”戰爭;

5.戰爭的政治屬性決定戰爭的軍事本質,即戰爭的軍事目的。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目的,都是務求發展自己,消滅對方。所以,它賦予戰爭的軍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為經濟目的而發起的殖民戰爭

6.戰爭的政治屬性還規定著戰爭的經濟本質。因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也是階級與階級之間關係的基礎。這決定了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在其政治目的中就包含了經濟目的,有的也為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進行戰爭。古埃及第四王朝,從公元前2600年起,就把對外侵略戰爭的目的放在經濟目標上,掠奪金、銅礦產和財富。就戰爭與經濟的關係而言,戰爭依賴經濟,經濟為戰爭提供作戰工具和手段,是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經濟實力與組織力,對戰爭勝負的影響極大。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正義的抗日戰爭(反侵略戰爭)

其次,戰爭性質,是戰爭在政治上的本質屬性。

政治決定戰爭的性質,革命戰爭的政治目的和反革命戰爭的政治目的,決定著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所以,戰爭分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兩類。

正義戰爭包括:奴隸、農民起義戰爭、人民革命戰爭、階級、民族解放戰爭、反侵略戰爭、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衛國戰爭等等;

非正義戰爭包括:鎮壓奴隸、人民起義的戰爭,反革命戰爭,殖民戰爭,侵略戰爭,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戰爭等等;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正義戰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非正義戰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破壞和阻礙作用。判定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性,唯一的標準是政治,主要是看這場戰爭的政治內容、目的是什麼?是由哪一個階級進行的,是哪一種政治的延續。不能從誰先發起進攻、軍隊在誰的國家中作戰等表面現象去判定戰爭的性質。階級解放戰爭先發起進攻的,是正義的。蘇聯在衛國戰爭勝利後,轉入戰略反擊向德國進軍的過程中,發動的戰爭,解放東歐國家,以及中國抗美援朝這樣的戰爭都是正義戰爭。

因此,不區分戰爭本質和戰爭性質,便不能樹立正確的戰爭觀,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會產生錯誤。只有理清戰爭的本質和性質,才能確定正確的戰爭觀,正確的認識和對待並指導戰爭並確定正確的戰爭態度和行動的首要條件。

戰爭的本質、性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戰爭與和平

而戰爭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啟示呢?

在人類短短數千年的發展史中,我們可以看到戰爭一直如影隨形,人類社會也在不斷的毀滅與重建中向前發展,直至20世紀的一戰和二戰將這種發展狀態推到了頂點,人類因戰爭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但也為自身帶來了慘重的代價,數十億被戰爭所席捲,災難令人警醒,戰爭不僅徹底的改變了世界的格局,還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和平來之不易,戰爭的悲劇不應重演,我們要珍惜和平,共同推進社會的前進,應當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加強國際間合作,共同應對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共創美好的未來。改變數千年來人類利用戰爭解決發展問題的社會發展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