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飲食營養、餵養誤區,大盤點!

很多年輕的爸媽,一日三餐基本是父母準備好的飯菜,上班吃飯不是食堂就是外賣。組建小家庭,生孩子后角色轉變,無形中自己處於新手上路的水平,而0-3歲寶寶的餵養若出現不當,或遭遇飲食營養的誤區,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生長髮育、身體健康。

對於小寶寶來說,家長喂什麼、喂多少、怎麼把食物喂到嘴巴內,孩子的進食行為、家長的餵養行為,對孩子而言,都很重要。因此,針對社群內寶媽的常見問題,邀請兒保中心營養師幫寶媽寶爸一一答疑解惑。

1、生長緩慢

男寶寶18天,出生時的體重3.3g,第一週體重還下降了,目前是3.5kg;每次睡眠2~3小時,很少無故哭鬧,每天可以玩2小時左右。想諮詢寶寶這種不長反降的情況,是不是算寶貝體重生長緩慢?

新出生的寶貝第一週都會有程度不同的體重下降,這是由於剛出生的寶貝排便排尿、皮膚出汗和呼吸使部分身體水分丟失,再加上剛出生的寶貝吃奶少導致。這個減少量一般不會超過寶貝體重的6%-9%。通常一週後體重就會開始增加,10天左右會明顯增加。寶貝出生體重3.3kg,目前出生一週已經增至3.5kg,體重正常,不必擔心。

0-3歲寶寶,飲食營養、餵養誤區,大盤點!

2、超重

男寶貝,出生時體重6.2斤,現6個月就20斤了,長得太快了吧……我一直都是母乳餵養,從他3個月時去體檢醫生就說他過於肥胖,但是那麼小的孩子如果喂不飽會不會影響寶貝健康?要怎麼控制他的體重呢?

胖寶貝一般都“嘴壯”,吃出這麼多的“肉肉”,可能存在2種情況:

①吃的東西多於同齡的寶貝。

②吃的東西能量較高,如寶貝喜歡含油或糖較多的香、甜”食物。

你家寶貝出生時體重正常,3個月時就體重超標,當時尚未添加輔食,且為母乳餵養,所以基本可以確定寶貝比較“能吃”。目前應該適當控制寶貝的食量,不要讓寶貝吃得太多。

此外,6個月的寶貝已經開始吃輔食了,輔食種類的選擇上應避免油和糖多的食物。這個月齡的寶貝正是飲食習慣和口味養成的關鍵時期,要從小養成口味清淡和食不過飽的好習慣。至於食物的量,不同的寶貝差異較大。衡量吃多少合適最好的辦法是觀察寶貝體重增長的情況,每週給寶貝稱量體重。6-7個月寶貝每週平均增重90克左右,7-9個月每週增重70-75克。具體可參考兒童生長髮育量表。

3、不愛吃輔食

女寶,8個月,4個多月起添加的輔食米糊,現在是每天母乳加輔食組合著吃,但是這段時間突然不愛吃輔食了,每次一放入寶貝嘴裡,她就作叫吐狀,請問該怎麼辦?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讓她乖乖吃東西呢?

很多寶貝都有這個階段,開始添加輔食時吃得不錯,過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不喜歡吃輔食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不喜歡目前輔食的味道或輔食種類過於單調;寶貝還不太餓;餵食的速度太快;寶貝的注意力被周圍好玩的事情所吸引;寶貝逐漸長大,希望自己動手吃飯等。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要強迫寶貝吃飯,以免引起更大的反感。可以分析一下具體原因,或改變下餵食方式,拿出足夠的耐心來,不斷嘗試,大人可以用吃飯的動作不斷給寶貝做示範,最終都能夠愉快地接受輔食。 4、吃細軟的食物

孩子13個月半,現在不吃硬的食物,只吃如魚肉、米飯還有菜,水果也只吃香蕉這類軟軟的水果,平時最常吃爛麵條、小餛飩、面片,比較喜歡吃流質性的食物,甚至用水、米湯等代替所有的食物,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如何能糾正?

咀嚼能力是需要訓練的。寶貝不能吃稍硬的食物提示咀嚼功能較弱。可能是在添加輔食後對寶貝的“磨牙”練習不夠。一般從7-9個月,寶貝就應該試著吃些稍哽的食物,如磨牙餅乾、烤過的麵包片或饅頭片等,讓寶貝逐漸適應“硬食”。建議開始練習,可以用切成長條的蘋果、手指餅乾、麵包片、烤饅頭片、切成碎段的煮青菜等,讓寶貝啃一啃,逐漸提高咀嚼能力。大概到寶貝1歲半左右時,其食物的種類就能基本與成人的相同了,只是在製作方式上還應細緻些。

5、過敏

女寶,2歲,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有溼疹,基本沒有斷過。也去醫院查了過敏原,檢查結果是對乳糖、豆腐、萵苣、花粉等過敏。現在海鮮、牛羊肉、含乳糖奶粉全停了,但是總不能什麼都不吃吧?這樣也怕營養不夠!那該怎麼繼續合理的餵養呢?

目前主要還是應該回避過敏原,以免寶貝的溼疹加重。寶寶對過敏的食物可以先避免食用,用同類的不引起寶貝過敏的食物來代替,完全可以保證2歲寶貝的健康成長。比如停用普通牛奶,改用去乳糖牛奶;不能吃豆腐、海鮮、牛羊肉,但可以選用不過敏的豬肉、雞、鴨肉;如果蛋清過敏,可以先吃蛋黃;對萵苣過敏,可以選用其他蔬菜和水果…總之,在保證寶貝各種營養攝入均衡的前提下,儘可能避免接觸引起過敏的食物。直到寶貝更大一些,如3歲以後,可以一樣一樣再嘗試讓寶貝吃這些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寶貝對食物過敏的症狀會逐漸減輕。

6、齒齦發白

兒子25個月,發現上邊兩顆門牙有發白的部分,想諮詢孩子是缺少營養素的症狀嗎?

如果寶貝貧血,會有齒齦發白的現象,但會影響到整個齒齦,不會僅限於局部。而且也不會僅限於齒齦,眼瞼、口腔黏膜等血管豐富的部分都會出現蒼白。其他營養素缺乏也一樣,症狀一般會涉及全身多個部位。如果寶貝胃口正常,無明顯的挑食和偏食,體重身高正常且生長速度以及智力行為發育均正常,則基本不用擔心寶貝存在營養缺乏的問題。 7、不愛吃飯

3歲的小孩,不怎麼愛吃飯,很多媽媽說這是缺鋅了,但我還是很糾結,不知道這一點能不能作為判定孩子缺鋅的標準呢?

孩子不愛吃飯原因非常多,單憑此項不能作為判定缺鋅與否的標準。目前對於孩子是否缺鋅尚無明確的診斷標準,要結合多方面的具體情況來看。如血清鋅、孩子是否有比較明顯的偏食、貧血、異食癖(吃奇怪食物的嗜好,如土、牆皮等)生長髮育落後、腹瀉、皮炎、傷口不易癒合等。一般任何單一症狀都不能作為缺鋅的判斷標準。如果沒有明顯缺鋅症狀,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含鋅高的食物作為預防就可以了。瘦肉、堅果、內臟中含鋅都比較高,可以經常選用,含鋅最高的是貝類,如牡蠣、扇貝、蠔等,也可以不時給寶貝吃一點兒。

本文源自:鴿子醫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米卡錢包(mikaqb.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