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向上滑动启阅)

题记

小时候读《山海经》,看到一大群珍奇异兽,不光名字奇葩,配图也似乎是外星来客,顿时觉得古人好有想象力。直到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犰狳,方知想象也需要有原型,大千世界才是最变化莫测、引人入胜的所在。

大学时,第一次接触到《枪炮、病菌与钢铁》,手不释卷连夜看完,被作者贾雷德·戴蒙德缜密的知识结构和宏大的历史观深深震惊。在那之后,我对整个生命圈的认识都有了全新的蜕化。进而,我开始“穷举”所能买的到的各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科普读物。

这几年,感觉“穷举”读书开始跟不上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工作忙了,更是因为市面上各种生命科学科普书籍忽然像仓鼠繁殖一般,短时间内多起来了。

如果说2015年只有10~20本左右的新作,到了2017年则至少有30~50本。更可喜的是,宏观思维大作的跨界水平越发高超,对与时俱进的技术关注越发同步,本土作家的段位臻于一流,中文译者的成果趋于“信·达”。当一个学科开始走出象牙塔,传授知识的方式超越了教科书和专业领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普及,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时,我欣喜地意识到:生命时代真的来了。

科普,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种公益。所以,我一直坚持做《天方烨谈》音频节目,目前点击量已经超过3000万次了。随着更多大咖相继参与,这档节目成为了群星荟萃的天方“众”谈。不仅如此,我还很喜欢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授课,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覆盖”(据很多家长反馈,有很多同学听了我的课程,主动改为主修生物,真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捂脸)。

另外,因为华大自己就有幼儿园,所以我还一直尝试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进行生物科普。当孩子们能够给我准确讲出保护色和警戒色的定义,能和我讨论北极霞水母和漂泊信天翁的习性,甚至能告诉我河马和鲸是亲戚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大家可能没对比过这样一组数据。在元素周期表里,中国做出的贡献可能只有炼丹时发现的锌和砷。而在生命周期表里,其中的一项指的是一个物种测序完成的基因组。截至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全球一共发表了510篇论文,分别描述了510个物种,而中国在其中的贡献达到了33%,超过了美国的25%,华大基因更是参与了中国部分的76%。在化学上落后的,生命科学上咱们补回来。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在这个基础上,华大基因的小伙伴们还一起发起了生命周期表第一期哺乳动物补全计划,即对5000种哺乳动物、157个科的物种进行基因组众筹解密,解密后的数据会存储在深圳国家基因库并对公众免费开放。更有纪念意义的是,这个物种的数据库就可以以贡献者本人来命名了。命名一颗小行星机会渺茫,但命名一个物种还有大把的机会(要知道,已知的物种接近1000万种)!目前开放的157个科中,已经有132个科里的物种被认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您或您的孩子不心动么?详情见生命周期表。

要做好生命周期表的工作,学学生命科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次,我整理了300本与生命科学科普相关的图书/图册,应该说是对自己看过的全部作品的一次梳理,大部分适合大朋友看,也有很多适合小朋友看(比如恐龙和史前动物的画册),希望能够帮助喜欢生命科学的朋友们节省大浪淘沙的时间。如果您觉得我有哪些未收录的好书,也欢迎留言告知。

值得一提的是,我还特别对生命科学书籍的知名出版机构做了一次评点,希望知识界都能一起努力,早日奉上更多优秀作品,以飨书虫们。

同时,我也终于鼓起勇气,把《天方烨谈》音频节目里的精华内容整理成书,暂定名《生命密码》,配合音频节目一并推出,希望年内能够和大家分享,也感谢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小伙伴们(李雯琪、郑涛、张雨宇、唐川、吴彪、林昌泉、翟腾、萧芳权等人)。正是大家携手同心,才整理出了这份史无前例的书单,这个工作量真的很大。所以,如果您觉得这份书单有价值,请给我们一些打赏,我们会把这部分的钱全部捐赠给华基金和光基金,而我会自费请小伙伴吃顿好的,也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深圳哪家馆子更文艺?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前不久,我们先后推出了

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精选版】

45本【图鉴系列】

41本【生命史系列】

9本【微生物系列】

20本【科学史系列】

20本【未来科学系列】

37本【动物与植物系列】

今天,我们分享生命科学书单【基因科学系列】,一共收录了23本图书。特别推荐《基因传》、《基因组学》和《生命是什么》这三本书。

基因科学系列图书一览图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以下是23本【基因科学系列】图书的详细清单,每一本都有尹哥评分(满分10分),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同时,如果您觉得有哪些未收录的好书,欢迎留言告知。

F1

孟德尔之梦:基因的百年历史

尹哥评分:8.0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这是一部完整的遗传学科普著作。科学发展的历史远超过教科书所说的那么单纯或绝对。

这本书告诉你:教科书叙述背后的真相、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教科书呼拢你的、教科书错误的、老师也不知道的。

真实的科学历史故事,对有志从事研究或者单纯对科学有兴趣的人,将很有启发。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可是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存在DNA里!环游世界的达尔文与隐身修道院的门德尔,只能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做实验。物理学家戴尔布鲁克尝试用量子概念解释突变,薛丁格则以一本小书吸引许多科学家一起思考「生命是什么?」。

看华生、克里克与富兰克林的双螺旋恩怨,与鲍林又如何竞争?不起眼的果蝇、霉菌、噬菌体,对于分子生物学有何贡献?信息科学家加入遗传密码ATGC的译码,用了些哪些策略? rRNA、tRNA、mRNA让人晕头转向,果汁机、离心机能帮上什么忙?

透过想象力,不断试误、拼凑,好几个世代的科学家接力实现了孟德尔的梦,成就了今日的工程、生物科技与精准医学。

陈文盛,台湾桃园人。从小热爱文学、艺术和科学,终于决定献身科学研究与教育,以文学和艺术为业余活动。东海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在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返台后曾任职于泛球药理研究所,国立阳明大学遗传所及生命科学系。1998年出版自传《线索:一位本土科学家的心路历程》,陈述染色体研究的一段历史。《速写台北》网络社团的共同版主,喜欢和画友们一起写生分享。这一辈子难解的烦恼还是找够大的帽子。崇拜的偶像仍然是兔宝宝。

F2

基因之外 : 文化如何改变人类演化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人类是自然界中的奇迹。尽管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特定的行为却让人类与众不同。无与伦比的适应力让我们占据了陆地上几乎所有的栖息地,我们的社会更加庞大而复杂,也比任何其他哺乳动物的更具团结性。在《基因之外》中,彼得·里克森和罗伯特·博伊德论证了只有文化演化的达尔文理论才能够解释这些独一无二的特征。

《基因之外》提出了有关人类演化的根本性解释,论证了我们的生态优势和非凡的社会体系源于为适应复杂文化而产生的心理机制。里克森和博伊德认为,文化对人类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和用双足行走一样属于人类生物学范畴。通过引用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田野研究,里克森和博伊德有力地展示了文化与生物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彼得·里克森(Peter J. Richerson),生物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社会文化演变、人类生态学以及热带湖沼学等。他与罗伯特·博伊德合著有Culture and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ultures 等书。

罗伯特·博伊德(Robert Boyd),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演化与社会变迁学院外聘教授。除了与彼得·里克森合著及合编的大量文章以及书籍外,他还与他人合著有How Humans Evolved, 并参与编写了Foundations of Human Sociality,Moral Sentiments and Material Interests 等。

F3

基因、心灵与文化 : 协同演化的过程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作为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生物学最刺激、最费神的主要著作之一,《基因、心灵与文化》引入了基因—文化协同演化的概念。拉姆斯登与威尔逊由此令人信服地提出,人性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注定的。他们确认了激发基因向上转译到文化的机制,并评估了新兴文化模式中心灵的基因演化属性。拉姆斯登与威尔逊探索了发展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丰富而复杂的资料,第一次使这些学科与人类社会生物学相结盟。两位作者也运用了种群遗传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数理物理学,以此把人类社会生物学置于可预测的基础之上,并由此追踪了从基因经由人类意识到文化的主要步骤。《基因、心灵与文化》在1981年出版时广受赞誉,后绝版多年。本书是《基因、心灵与文化》的25周年纪念版,再现了1981年版的原貌,同时对随后四分之一个世纪中该学科的发展作了重要的回顾。

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 Wilson),世界杰出生物学家之一,“社会生物学”奠基人和最早宣传“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人之一。他在全世界获得了100多个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日本国际生物学奖,并以著作《论人的本性》(On Human Nature)《蚂蚁》( The Ants,合著)两次获得普利策非虚构类图书奖。他目前是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名誉馆长兼荣誉研究教授。

F4

基因战争 : 一切家庭冲突的根源

尹哥评分:7.5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基因战争》从家庭生活的完整面貌,提出了大胆的、引人注目的主张,一举惊爆了核心家庭的内幕,揭示出了即使是最和睦的家庭也存在不为人知的冲突。虽令人不快,却深具说服力。

家庭是战场的最前沿。虽然我们的意识里都渴望平静的生活,但我们内心的驱动力却无法平静地处于争夺之中。为人父、为人母、教养与照顾,在这些深层的人类本能之下,存在着另一种更深奥的寂静——以牺牲他人来确保我们自己基因存续的意志。

罗宾贝克:美国生物学家。曾在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动物学22年,发表过大量具有深刻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性著作。1995年,他与同事贝里斯(Mark Bellis)合著《人类的精子竞争:性交、自慰与不贞》一文,一举成名。贝克从曼彻斯特大学离职后,一直专心于演讲、写作及广播等工作。他对于人类行为演化的主张与论点,被各国广播电视机构制作成节目,广泛传播。

伊丽莎白奥拉姆: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她曾于野生动物和女性杂志上发表过许多文章。此外,她还是5本童书的作者。贝克撰写《精子战争》时,她曾给予许多支持和协助。

F5

基因传:众生之源

尹哥评分:9.0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 解了生命的奥 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并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和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2010年,他出版著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F6

生命是什么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做了一个系列演讲,旨在探讨生命的物质基础,并集结成书。一个叫沃森的年轻人看到这本书,深受启发,决定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196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本书,就是《生命是什么》。1991年,与霍金齐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彭罗斯读到此书后说: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再读”。

1956年,薛定谔在剑桥三一学院做了另一个系列演讲,讨论意识的物质基础、心智是否有演化的趋势、科学与宗教、感官之谜等问题,后集结成《意识和物质》一书。迄今为止,书中讨论的观点,仍启发着国内外一流的思想家、生物学家。

生命是什么?意识是什么?人是什么?人类的未来会怎样……跟随薛定谔的步伐,你将走进一个崭新而迷人的世界。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1944年,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本书一经问世,便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同时也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薛定谔的代表作品有《生命是什么》《科学与人文主义》《大自然与希腊人》《心与物》等。

F7-F8

Genetics in Minutes

Evolution in Minutes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Genetics in Minutes》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200个生物学和演化论中的关键要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遗传学。

《Evolution in Minutes》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200个生物学和演化论中的关键要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演化论。

汤姆·杰克逊(Tom Jackson),英国科学作家。他编著有超过80本书,涉猎学科极多并卓有贡献。他曾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动物学,目前仍与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布里斯托尔市。他大部分时间都喜欢躲在自家的阁楼里写作。

F9

精子战争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这是一部被中国读者忽略的科普巨著,已翻译成26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地18年。

作者和同事搜集了大量与人类性行为有关的一手资料,同时根据对其他动物类似表现的研究,提出崭新、惊人的理论,颠覆了人们对性驱动力的认识。

一段任何人都可能体验过的性经验,或是十分常见的外遇情景,如果采用作者的理论来解说,立刻就会在性行为背后浮现出精子战争的实况,甚至会演变成出人意料的剧情。许多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都会对自己过去在某种情况下作出的反应恍然大悟,甚至开始深思自己行为背后隐藏的事实。

罗宾·贝克(Robin Baker),知名生物学家。曾在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动物学22年,发表过大量具有深刻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性著作。1995年,他与同事贝里斯(Mark Bellis)合著《人类的精子竞争:性交、自慰与不贞》,从此一举成名。

专心于演讲、著作及广播等工作。他对于人类行为演化的主张与论点,被各国广播电视机构制作成节目,广泛传播。

F10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本书通过在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叙述了人类这个物种及其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史。他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以及首先问题,将帮助你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你、对你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马特·里行利,《经济学家》的科技编辑,驻华盛顿和美国地区编辑,他是《红色皇后:性与人类本性的演化》、《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合作的演化》和《借助于后天培养的自然力量:基因、经历以及造就了我们人类的一切》的作者。

F11

天生的烦恼

基因、种族与人类历史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本书建立在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惊人的新数据之上,仔细探讨了种族的遗传基础以及它在人类历史中的角色。作者认为没有什么观点比认为一个种族优越于另一个种族更为危险和有害了。因为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关于种族之间生物差别的讨论一直被拒之于学术研究的大门外。

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自然科学学士。曾担任《自然》(Nature)杂志副主编、驻华盛顿记者,华盛顿《科学》杂志记者,《纽约时报》编辑记者(科学、环境及防务方向)。现在是自由撰稿人、记者。

F12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本书探索世界广大区域的基因故事,现代人类从最初出现到现在的历史,也追踪了语言的起源和分化,告诉我们人类如何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的种族和民族。

史蒂夫·奥尔森(Steven Olson),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工作人员。著有《塑造未来与生物科技》。

F13

基因组学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本书阐述了基因组学的起源和发展史、理念和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核心技术,特别是基因组学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全面贡献;讨论了相关的生命伦理与生物安全问题;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基因组学这一学科的定义、理念、源流发展趋势及应用范例;介绍了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在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中的地位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杨焕明,现任中科院院士、华大基因主席、华大基因学院院长。

F14

你不可不知的50个基因秘密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本书揭示了染色体、DNA和人类基因组的秘密,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解释了人的个性的由来及形成过程;展现了遗传学如何帮助我们抗击癌症、艾滋病和超级细菌;探讨了干细胞研究、克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伦理问题;概述了垃圾DNA、演化发育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而勾勒出人类可能的未来。

Mark Henderson,科普作家。2012年出版新书The Geek Manifesto: Why Science Matters。

F15

遗传的革命

尹哥评分:8.5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本书对遗传学领域中具革命性的表观遗传学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讲解。用例子为引导,将教科书般严谨的内容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娓娓道来。

内莎.凯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客座教授,毕生研究生物技术和药学,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近二十年。

F16

基因革命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癌症预防、减肥、心理创伤、保健品、怀孕、饮食、运动……基因如何影响着我们,我们对基因的影响又是怎样?遗传特性是灵活多变的,这一观念正在悄然改变着一切。 基因蕴藏了改善生活的许多惊人的信息,关于遗传学的未来趋势, 人类基因组的可变性超乎人类想象。

沙伦.莫勒姆,博士,科学家、医生,以及《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病者生存》和《性之谜》的作者。他的著作已被翻译成 30 余种语言。

F17

超基因让你不生病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基因跟大脑一样,也会依据你的每个选择做出不同反应。父母遗传给你的基因不会变成新的基因,但基因活动却会敏锐地受到饮食、疾病、压力与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尖端的遗传医学告诉我们,我们后天的作为会影响到基因的表现,进而改善或恶化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可以做的是引导基因朝有利的方向调整,也就是按照「基因喜欢的生活方式」来过活。

狄帕克.乔布拉医师(Deepak Chopra),盖洛普公司资深科学家,美国医师协会及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的会员。着有《超脑零极限》、《阴影效应》、《你在渴求什麽?》等书。

鲁道夫.谭兹博士(Rudolph E. Tanzi),神经学教授,麻州综合医院遗传学与老化研究部主任,「阿兹海默症基因计划」领导人。著有《超脑零极限》等书。

F18

一粒细胞见世界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读者彷彿把自己缩小几千万倍,钻进细胞小人国里,饱览微观世界中,各种精致的细胞结构、 巧妙的功能运作、以及严密的调控机制。所有的疾病,都是因为细胞出错惹的祸, 研究细胞,不仅为各种疾病的治疗找到生机, 也是解开生命奥秘的关键。

伦斯伯格〈Boyce Rensberger〉,资历超过五十年的美国资深科学记者。著有《一粒细胞见世界》、《速成生物学》、《野生动物礼讚》、《世界如何运转》等书。

F19

双螺旋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回顾20世纪科学走过的道路,从突飞猛进的科学创造,到科学与人文伦理的深度撞击,形成与人文精神交融并进的局面,最终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同寻常的篇章。

詹姆斯·沃森(James D.Watson)1928年出生于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修动物学,后来前往欧洲,在哥本哈根和剑桥从事研究工作,在那里,他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合作发现了DNA的结构,并因此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1990年代,沃森成为第一个主持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F20

我的美丽基因组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本书作者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消费者遗传学这一新兴学科,并描述了在多大程度上我们的基因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直言不讳。

隆娜·弗兰克(Lone Frank),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著名的科学记者、电视纪录片主持人,丹麦顶尖报纸《周末报》的特约撰稿人。作品《神经旅行家—从脑科学边缘寄来的明信片》。

F21

长寿的基因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基因时代的长寿达人健康饮食建议,通过饮食调理基因,延长大脑生命力。

我们不能改变基因,但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环境+基因=性状。

关系心智长寿的重要基因:APOE与APP ,保持大脑活力、远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

汇集近百篇心智长寿食谱,助读者轻松实现心智长寿目标。

普雷斯顿·埃斯特普,哈佛大学遗传学博士,师从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乔治•丘奇。TED演讲人。拥有多项与基因相关的技术发明,如基于转座子选择的DNA芯片数据输出技术、通用DNA蛋白结合芯片技术等。哈佛大学医学院“个人基因组计划”老年医学研究负责人,承担与基因测序相关的研究工作。生命科学领域的连续创业家,与导师乔治•丘奇教授共同创立了奕真生物科技公司,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F22

生命之源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继《生命的跃升》、《能量、性、死亡》后,生化学大师尼克‧连恩(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又一力作。穷尽一生对生命如何发展而成的大哉问:

什么是生命?

什么是「活着」?

复杂生命又是如何演化而来?

尼克‧连恩(Nick Lane),演化生化学家,目前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荣誉教授。他的研究主题为演化生化学及生物能量学,聚焦于生命的起源与复杂细胞的演化。除此之外,他也是伦敦大学学院粒线体研究学会的创始成员,并领导生命起源的研究计划。连恩出版过三本叫好又叫座的科普书,至今已被翻译为二十多国语言。

F23

林肯的DNA

基因领域这么火,这份「基因科学」科普书单不可不读

作者撰写了24个遗传学例子,置于历史、司法、行为、动植物、疾病以及伦理难题这6个主题之下,讲述了遗传学实际应用的有趣故事。作者依据他在伦理和公众政策问题上的第一手经验,通过他所接触的遗传学势如破竹的进展,促使人人思考随之而来的诸多社会与道德问题。

菲利普·R·赖利,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耶鲁大学医学博士。美国法律、医学与伦理学学会前任会长,美国医学遗传科学院院士。著有《遗传学、法律和社会政策》、《无害》等。

如果您觉得这份书单有价值,请给我们一些打赏,我们会把这部分钱全部捐赠给“华基金”和“光基金”,我会自费请小伙伴吃顿好的。也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深圳哪家馆子更文艺?

艺?

华基金(扫描二维码献爱心)

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旗下专项基金,用于救助重症地中海贫血及其他罕见病患者,开展罕见病诊断、预防相关的公益和科普活动。

光基金(扫描二维码献爱心)

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旗下专项公益基金。由华大基因7位女高管自发捐款成立,以期救助遗传性眼病患者,已联手沈阳何氏眼科等多家医院开展精准防盲公益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