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因公出差,去了趟美国波士顿,逗留两天。第一天恰逢大风雪,城里所有交通停运,无法出门。第二天地铁恢复运行,立即搭乘地铁“红线”到“哈佛”站,也就是著名的哈佛大学所在地。
(哈佛广场)
与其他欧美大学一样,(但与中国不一样)哈佛校园没有围墙。我想,这也隐喻学术与创新是以开放自由为平台,不能用封闭的“思想围墙”加以禁锢。
径直来到约翰.哈佛先生的铜像前参观。哈佛大学前身叫“剑桥学院”,于1636年建立。哈佛先生曾担任学院院长,逝世后把自己的全部图书及积蓄钱款的一半捐赠给学院,哈佛大学由此得名。在哈佛先生铜像前,看到许多游客也在拍照留念。在众老外心目中,哈佛先生就是文曲星。摸一下他的脚,就能学运亨通,金榜题名。由于太多人去抚摸,哈佛先生的“脚皮肤”开始褪色了。
(哈佛铜像 )
(哈佛先生的“脚皮肤”开始褪色了)
虽然在制作这个哈佛铜像时,雕塑家找不到更多哈佛先生本人的照片图像,不得已请学院的另一位老师充当模特,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这尊铜像的认可。这里也成了游览哈佛校园的必到之处。
(在哈佛铜像前的外国留学生)
闲逛到哈佛广场,已近午饭时间,冒着严寒在校园内的中餐便当车前排队半小时,购买午餐盒饭。队伍冗长,但井然有序。队伍中不乏喜欢咱可口中餐的白人。排在我们队伍前的两位中国同学应当是经济系的学生,正在热烈讨论某个大师的学术观点以及是否与当下中国大陆的经济特征吻合,全然忘掉了零下十几度的严寒风雪。哈佛学生在做学问上如此争分夺秒,令人感叹。
(校园里的便当车)
拿着盒饭,正踌躇着那里安身吃饭时,那两位中国同学告诉我,可去任何学院教学楼歇脚吃饭。哈佛教学楼内的公共场地,白天可以自由穿行,只在晚上才设门禁,需要职工门卡方能入内 。径直进入附近牛津街33号一楼的休息厅后大喜过望。休息厅明亮安静,温暖如家,师生们三三两两围坐桌台,或喝咖啡,或阅读 ,在笔记本电脑上抓紧功课。自从来到风雪交加的波士顿,这是我吃到的最可口的中餐。虽然是盒饭,但比任何西餐牛排都落胃无比。
真没有想到此次赴美,印象至深的一顿餐局,居然是在哈佛。
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远亲林博士匆匆赶来,见面时一再抱歉未能应约与我们共进午餐。因为在哈佛,中午时间尤其宝贵。许多不同学院的研究生及老师教授都会利用午餐时间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他们希望不同学科的师生可以对不同的学术思想或研究课题进行交流讨论。伟大思想或学术创新就是在这样的午餐时间被碰撞激发出来的。
(雪中的哈佛校园)
做研究搞学问,如同在做一幅美丽的科学拼图。在当下,科学进展往往需要各个学科间的大协同大合作。参加讨论者往往都是各个领域独领风骚的专家行家,他们如同站在学科领域的制高点的巨人,通过这些交叉学术之间的思想碰撞,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科学拼图中存在哪些空白点可以填充,或用何种色彩的颜料去补全。引领世界最巅峰的学术思想就这样孕育了。我的亲戚如是说。
哈佛桥园内设有若干美术及自然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其中的自然博物馆。在哈佛任教的林博士凭工作证帮我免去了门票。博物馆有个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哈佛师生凭证件可以免费带领一位亲友入内参观,其余人员需支付门票12美元。博物馆内的展品印象最深的是各种栩栩如生的植物,它们居然是一百多年前植物学教授亲自吹制的玻璃教具!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优秀也难。
(哈佛自然博物馆)
(玻璃做的植物)
哈佛没有高耸入云的大厦。环顾四周,满眼朴素的红砖教学楼以及行色匆忙的师生,唯有那座庄严的教堂给人一份历史沧桑感。在哈佛,无论教学、读书、或做学问,表面上都是相对自由和松散的。但哈佛培养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总统或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这些都归结于哈佛的求真务实,开放大气,自由交叉的学术精神。
(校园内的教堂)
(完)
作者自注: 萨堡儿,工科大学毕业,从事制造业,爱好阅读及旅行。业余主持“萨尔茨堡”头条号及微信公众号(Salzburg60)。
(本文及照片版权归”萨尔茨堡”所有,欢迎分享朋友圈。若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
閱讀更多 薩爾茨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