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很多武功都是假的,那么古代武将对阵是不是主要就是拼力气?

用户172304069


武功,不能说是假的,只是吹过分了。

比如戚继光在《拳经捷要》里就说了拳法联系的作用是练习力气技巧,给练兵器打基础,而刀术、枪术,其实套路里本身也有实战的反应拆解因素,就是一个实战动作拆解,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士兵反复练习,形成肌肉反射。

这种东西,类似于西方火绳枪手、燧发枪手的操枪动作和步骤,一整套看起来挺迷糊,拆开了就好记了,但是流传下来,就不在军中而在民间,这些所谓的师门传承就要把这个东西玄虚化,否则不好做营销,不好做营销就不好做生意,甚至不利于传承。

事实上,我们古典时代很多技艺和传统习惯的传承,往往是通过玄虚化,甚至宗教化的恐吓、劝教来完成的,毕竟对于文盲徒弟来说,一个动作高一寸和低一寸,解释不清楚,解释了也理解不清楚,不如干脆就吓唬着让他练。

久而久之,这种保障传播的故事,就变成了这些武功本身,说得糙一点,就是牛B吹得自己都信了。

战场武将对打什么样呢?

其实大部分时间里,无论东西方,战争都是一个科学组织的活动,不是个人武力的舞台,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南北朝时期,确实也有武将单挑,以提振己方士气,挫伤对方士气的情况,不过忘了具体人名了,包涵啊。

隋唐时代,有明确记载的,比如秦叔宝,在李世民麾下,就发挥这个作用,对方有勇将出马夸武挑衅,秦叔宝就入阵斩杀回还,这就是典型的单挑。

还有唐玄宗时候的名将哥舒翰,吐蕃的勇将挑衅,他跑过去戳咽喉把人挑起来,也是一对一。

这种打法,基本上就是靠着战马的冲击力和娴熟的个人反应,冲过去,怼下马。

而日本武士镰仓时代的“一骑打”,其实是武士对着骑马射箭,用流镝马的技艺,弄死对方,并不是下马抽刀对砍。

而西方的骑士时代,重甲骑士之间,除了法兰克人流行的骑士比武比赛,战场上也有对砍的时候,不过不是单挑,往往是一群骑士群殴。

之前看过一个笑话,也是真事儿,说是法国国王带着400骑士,英国国王带着300骑士,突然野外遭遇,双方对砍了一下午,一个人都没死,双方精疲力尽,各回各家的案例。


刘三解



水浒小说里面那种古代武将单挑,基本是不存在的。大家用用脑子,打仗两边都是几千甚至几万人,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武将单挑挂了,就投降认输了?

实际上,以明代和清代为例,很多大将比如袁崇焕、李鸿章、曾国藩之流其实都是文人书生!他们去单挑,怕是连萨沙都打不过。


萨沙看遍中外历史,只有日本古代存在武将单挑!这主要是日本很多战斗规模太小,类似于中国村庄械斗。这种还不如学香港黑社会,直接派二个大哥单挑决胜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一骑讨!

据说上衫谦信的武将曾经单挑过武田信玄,不过很不光彩。

武田还没来得及拔刀,就被对方连砍七八刀!

据《甲阳军鉴》载,当时有一位头缠白绢,只露出双眼的越后武士,骑马突入武田中军,挥刀直砍坐在折凳上指挥的信玄。信玄不及拔刀,只得以军配团扇抵挡。第一刀使团扇碎裂,后两刀砍伤信玄肘、肩部。信玄的近侍二十余人急来救主,原虎胤挺枪刺伤越后武士的马屁股,马惊而载着武士逃去。



摘录一段:日本古时,村镇级斗殴相当流行,由于参战人数不多,“大将”之间流行所谓的一骑讨。双方排军完毕后,将领会冲出军阵,来到中间空地。接下来自我介绍,我是哪位大爷的后代,祖上很牛,我也很拽之类的牛皮话。

搞笑的是,日本用这种打法第一次对外,就吃了大亏。

蒙古大军入侵日本,双方列开阵势。然后一个日本武将按照规矩,自己一个人出阵要求和蒙古武将单挑。

蒙古惊呆了,纵横欧亚没见过这么打仗的。

几十秒以后,数百支弓箭飞来,日本武将被射成刺猬,倒地!


萨沙


古战场上真实的武将

1.武将的武器标配

所有武将都使用长兵器(或重兵器),外加配剑。另外大将不会骑白马。如项羽、韩信、吕布、岳飞...来自朝廷的梁山好汉同样是。

将军对阵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几十万,那是排山倒海的力量对冲。所谓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线,长兵器才是王道,否则战马都被人流冲倒了

将军也配剑,主要是身份象征和威严,比如查看军营,另外挥剑指挥和命令

。曹操任骁骑校尉时,曾用青釭剑斩杀董卓手下几个闹事的士兵。

2.武将主要统兵和指挥

将帅擅谋,进攻、断后、撤退,打埋伏,先锋杀阵,侧翼包抄等。小量级武将或带兵冲锋陷阵,重量级的坐阵观望指挥(保持距离)。大将当然也会亲自杀敌,但视战况,比较少

184年汉末,朱雋镇压黄巾军,宛城一战,以1万兵力围困10万之众,血流成河!名将朱雋几十岁的人,还不是和曹操一样杀到麻木?

将军不会单挑统帅三军的人不会拿私人单挑来决定国家兴亡。兴师动众,粮草+各路人马日夜行军,拉几十万大军到战场就为看俩人单挑,扯淡嘛不是?

大将不骑白马,就是避免太显眼,防止被围攻或暗箭偷袭,又怎么会主动冒险?

当然,小校尉或愿意挑战对方骠骑将军,你值几个村,人家值几个州,会鸟你吧王翦屯兵几十万,李牧和他单挑不行嘛?NO.1 VS NO.1。

↑将军长兵器+配剑

武将当然是有真功夫的

武将是要征战沙场的,岂能没有真功夫?武将如何练成的?比如以下冶炼途径。

1.武举考试选拔。都是有功夫的人层层筛选出的,首先就是自身功夫过硬,力量够猛,武将没有肌肉男,多是虎背熊腰。即便被选中,还要统兵水平和战绩决定前途。

2.名将之后。所谓虎父无犬子,上阵父子兵,古将门出身的武将很常见。如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王贲;东汉末左车骑将军黄埔嵩☞ 雁门太守黄埔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鳌拜、项羽...

3.基层选拔或举荐。战场就是考场,若有本事,哪怕士兵都有可能爬到顶峰。北宋名、武曲星将狄青,就是从一名戴罪的骑兵爬上来的


无论哪种方式,共同点☞ 没有生来的名将,将军都是通过激烈竞争,从低到高晋升的。初级阶段就凭勇猛和本事!过了这关才到高级将领,谋略就更重要了;将军成名路都是战功铺成的生活现实,生死战场,国家兴亡,不是更现实?

总结

时代变迁,过去乱世自保、战场杀敌功夫,变成了今天武术表演和竞技体育。冷兵器时代那是真刀实枪的干,武将,尤其名将没真功夫如何生存?

虾兵蟹将功夫过硬,才有机会立功晋升;善于统兵和谋略是高级将领的必备要素!古代名将☞ 功夫+统兵+谋略,三点缺一不可。


上弦月M


人没了信仰那么,他就可以怀疑一切,包括他自己!武功如果都是假的,那么,从古至今无论战场还是搏杀,那些人都是怎么死的,是被人吹牛逼吹死的吗?还是被你怀疑致死的?


没那两下子,不用说你面对真刀真枪,就是遇到打架斗殴你的两腿都会发软了!今天这个社会弄虚作假泛滥成灾,但是,真正面对生死的时候,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现在大家开始怀疑传统武术,是因为不了解真正的武术!每天质疑武术的人百分百是不练习武术的人,并且一直以来曾天真的像个傻子一样认为影视作品和金庸小说里的武术就是传统武术!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现,咋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呢,所以就像你现在一样开始怀疑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



孩子,你这是什么逻辑呢?什么时候你才会长大,变得成熟一点呢?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做什么事情还要讲究方法技巧呢,真的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环境下,只是拼力气,那你肯定后悔你爹妈没吧你生成千斤神力王!可是你别忘了兵法,阵法,策略,技巧这些才是制胜的关键!



每个特定环境下战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是很少的!所以你再能打再厉害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古代作战可以说是谋略至上,你在明可能对手在暗,你的大刀厉害,可能死于对手的长矛之下,也许死于对手的暗器飞镖之下!



功夫是什么?就是各有所长,你以为自己练拳击,别人必须也得练拳击吗?你和对方拼力气,对方就必须和你死磕吗?那是大傻子干的事!武术不仅仅体现的是你的技术水平,最主要的是你的智慧!


九五太极养生


有网友问:既然很多武功都是假的,那么古代武将对阵是不是主要就是拼力气?那么,古代武士为啥没有八块腹肌,一身肥肉,也可以是战场上的最强者呢?

其实,我们首先要知道,现代健美和体育运动与古代打仗的区别。古典健美比赛裁判通常由解剖学与雕塑艺术家等组成,其实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美。追求的是流畅的线条,健康的肤色,丰满的躯体和弹性的肌肉。

为什么运动员也都必须要降低脂肪呢?因为在体育运动当中,剧烈的运动首先就会释放肌肉的能量,当肌肉能量释放完以后,才会去释放储存了大量能量的脂肪能量。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缓慢。

1场比赛结束了,也轮不到脂肪来释放能量,而且,脂肪太多,体重就大,也会影响运动成绩。但是,古代打仗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古代行军打仗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非常精细的健身运动。

就是耍重型大刀,拉硬弓,玩大石保持状态就可以满足需求了,做不到搬着健身房满中国跑的程度。另外就是,古代一场战役,从行军到参加各个战斗,可能要持续至少几天,几个月时间。

有充分的时间去慢慢释放脂肪里的能量,光靠肌肉里储存的能力,根本无法坚持持续一整天的战斗。很多时候,一天当中,要进行多次往返冲杀,而且饮食非常不规律,这都需要大量的体能储备。就需要拥有一定的脂肪。

清朝侍卫回忆录里说过,真正最强的士兵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说起过一个蒙古人,浑身黑膘,非常具有弹性,而不是所谓的囊揣。这个人虽然一身黑膘,但是动作灵活,弓马娴熟,骑上马一溜烟就不见了,那怕从马上摔下来,打个滚啥事没有。

一身具有弹性的黑膘,能吃肉,粗大的手指和手腕,特别抗打的身板,还有一点点野性,一点点朴实的性格。这在清朝人眼里,就是最好的蒙古士兵的样子。

他们其实也进行力量训练,只不过,他们追求的是最大力量,而不是完美的每一块肌肉,那怕是小肌群,也要练得非常饱满。大家的追求不一样,从清宫侍卫回忆来看,训练最多的就是练习手腕力量,增加臂力和背部以及腹部力量。

主要方式就是大石头,石锁这些的东西,单纯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力量。而且还是灵活的力量,灵活的力量就体现在可以舞动重型大刀,手腕和手指力量体现在可以拉硬弓。

他们并不训练现代武术动作和套路,主要训练的就是快速的马上马下劈刀术,可以连续准确的,有力量,快速的上百次左右劈刀,学会这么一个动作就可以了。另外还有,长矛突刺,弓马骑射这些战斗技能。力量,速度,直接,没有任何多余动作,就是战斗技的主要特点。

深度军事


前苏联电影《夏伯阳》中主人公教导下层军官时说(大意):骑兵冲锋时,军官要在最前头,起鼓舞士气和带头人作用,快接近敌人阵地了,军官要躲向两翼,便于发挥我军火力,两军混战时,要跳出战场,最后选择一制高点,以观察敌情,调动力量。这段话说明了军官在战场上的作用,放到古代也差不多。这里的军官是指主官,即高级军官,与敌人厮杀要么就是做做样子,要么就是卫兵死绝了,你们也该全军覆没了。论道基层军官,必要的厮杀还是免不了的,这里具体说一下基层军官。基层军官做到校尉以上就是贵族了,税赋徭役全免不说,还有田产和下人,只要没有非正常支出,生活水平远比一般士兵简直是土地之差,这样的话,他的家族就可以为他置备盔甲,即使他自恃武功高强,家族也不会让他赤膊上阵,有了盔甲,战场生存率就会提高80%以上。其次,军官没有生活压力,就可以习武,有了武功才可以立功并进一步提高生存率。说到武功,一为武,二为功。所谓武,就是武术,我们都被国家武术锦标赛误导了,那是舞术,不是武术。真正的武术是没有套路的,就是几个基本动作,但要能用好,任何一项兵器掌握起来都比大棒子难得多,要练准确性和熟练性,要形成条件反射,不信你用2米的竹竿去刺击一只茶杯,我保证你刺不中,这与力量无关。还有射箭,要多年练习。所谓功,可不是什么葵花宝典,而是力量、耐力、爆发力、灵活性的总称,“拳怕少壮”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力抵十会”之说,武艺再好也要有体力的支撑,战场上可没有场间休息一说。总之战场上想生存,只有苦练,否则挂的最快。


叮叮东334


古代武将讲究的是将军不骑白马,为什么呢?就是不要太显眼,否则在战场上分分钟完蛋。打仗的时候要靠亲兵保护,尽量不用武将动手。高级的将领甚至可能是个文人,基本战斗力为零都没问题。因为武将也是以指挥调度为主,将军再勇猛在战场上动手也比普通士兵好不了太多。因为真正交战动手几十分钟人的体力就会耗尽,在最少都是几千人的战场上多出将军这么一个战斗力超强的人也不过相当于多了几十个人的战斗力,又有什么用。而指挥调度就非常重要,叫战斗过的部队修整,指挥生力军去替换,轮流作战。如果做得到这一点,在古代就是岳飞韩信那个级别的了,基本上战无不胜。


笨医生


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描绘的武将单挑在实际中战争中绝大多数时候是不存在的,因为那不是古代战争的规律和战法。让我们看看老祖宗留下的成语就知道古代战争怎么打了 : 排兵布阵——就是说开前主将要把士兵按照即定的阵型布置好,按照阵型攻击或防守,准备战斗;旗开得胜——就是说主帅指挥战斗的旗帜刚展开,就胜利了,形容战斗很顺利;压住阵脚——就是说打仗要稳住本军阵型,才能持续攻击或防守;阵脚大乱——就是说本军阵型乱了,仗也就没法打了;也就是说古代战争是集体行为,每一主将有自己的指挥旗帜,各阵型通过旗语进退统一行动,在战斗队列中长矛兵、弓箭手、盾牌手要互相掩护配合攻击。骑兵也要看主将指挥统一进退。

如果是一个主将单挑,再厉害的将军一群个年轻力壮的小兵一拥而上也就收拾了,再说级别越高的主将年龄也会大些体力肯定不如年轻人,不要相信那些将军的神功,周瑜诸葛亮袁崇焕这些将军打仗是真实的,关羽张飞程咬金等都是扯淡了……


阳光清晨ABC


力量、阵法,战术应是主要的吧。

这年头吃瓜观众都没打过战,谁估计也说不清楚。先找张图片,自己看看,这样的环境有没有精巧的动作。

从书箱里找找,《纪效新书》中戚继光讲得很透彻:“开大阵,对大敌”不同于“场中较艺,擒捕小贼”,“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

“拳法似无预於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

平定倭寇中,戚继光发明了著名的“鸳鸯阵”。鸳鸯阵是一个由12人的步兵班组成的战斗整体。除队长一名、伙夫一名外,其余士兵如下安排:最前面两人持两种不同功能的藤牌主要担任护卫工作,其后两名战士手持一丈三尺的“狼筅”扫击敌人,狼筅手后面是四名长枪手担任主要的刺杀工作,最后面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


福州禅武


首先说一句,武功不是假的,假的是那些过分吹嘘的神功。武功是人类长期搏斗逐渐形成的搏斗技艺,就像画家的画技、歌唱家的功底。它们都是需要长期通过特定的方式练习才能够获得的技能。古代武将打仗与两人陆地搏斗还有不同,需要拼的是各项综合技能。

第一,要弓马娴熟:骑马射箭是武将第一技能。两军对垒,我一箭取你性命自然无需近战交兵。近战之时,大家都是骑马交战,这时候骑马的技术就很关键了。因为马上舞刀弄枪,跟地面完全不同,骑马技术不行,别说打人,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所以两军对垒,武将第一拼的是弓马。各朝武举第一考的也是弓马。

第二,武功高低:十八般兵器的运用技能和搏杀技巧。一个董枪法的,跟一个胡乱耍的比试,估计一枪就刺于马下了。武将阵上对垒,通常一两个照面就可以分出生死,很少有乒乒乓乓打十几个回合的。这个时候平时武艺的功底就通过这一两个瞬间集中体现了。武艺高强者,枪挑十几员大将不在话下。

第三,力气大小:武将对垒,你力气大就可以使用更强横的武器,大家武艺差不多,你当然就占尽便宜。例如李元霸,八百斤大锤自然无人能抗。

所以武将对战是有技术含量的,跟普通的械斗还是完全不同的。通常都是很快分出生死,牛逼着过关斩将完全没问题,水平次一点,瞬间被斩于马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