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當年專訪金庸情景

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昨天天(10月30日)下午因病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以下是《新明日報》退休報人王振春回憶當年專訪金庸的情景:

(原文刊於2017年6月25日《新明日報》)

憶當年專訪金庸情景


訪問金庸,已經是27年前的事了,他的那句話:“肥水不流他人田”,我還牢牢記得。

金庸的“肥水不流他人田”,和他的武俠小說有關。上世紀60年代,金庸的武俠小說非常搶手。本地幾家報社,都爭著要買下新馬版權,登他的武俠小說。

那時金庸的新作是《笑傲江湖》,他“避難”來新加坡辦《新明日報》,告訴《新明》的幾個董事:你們放心,我手上有《笑傲江湖》,很多報館要買這部小說,“肥水不流他人田”,《笑傲江湖》只留給《新明》獨家刊登。

《笑傲江湖》登完怎麼辦?他說:“放心,我下一部小說是《鹿鼎記》,還是肥水不流他人田,保留給《新明》。”

金庸的名言:“肥水不流他人田”,在《新明》流傳很久,連排字房的工友,也常常講這句話。

於是,1967年3月18日,《新明日報》誕生,金庸的《笑傲江湖》跟讀者見面,很多讀者花一角錢,買一份《新明》,便是為了要看《笑傲江湖》。

創刊初期的《新明》,每天兩大張,售價一角,銷量一萬多份,梁潤之為報館董事主席,金庸是副主席兼社長,總編輯是潘粵生,督印為潘潔夫,梁慶經是董事財政。

憶當年專訪金庸情景


原本準備虧3年

《新明》前董事主席梁慶經說:“我那時是董事財政,我們和金庸做好準備,先虧三年,五年才賺錢,想不到三年便賺錢了。”

他說:“《新明》那麼好賣,金庸的《笑傲江湖》功勞很大,《笑傲江湖》結束後,又推出他的《鹿鼎記》,報份一直在起,金庸真的是《新明》的票房良藥。”

梁先生說:“金庸有很多點子,《新明》創刊報印了一萬多份,在他的安排下,免費送給報販,報販賣一份賺一份,他這一招,非常厲害。一來是和報販搞好關係,二來免費的報紙很快便發完,報販在報攤也很落力去賣,最重要的是,《新明》很快便落在讀者手上。”

2016年探訪梁先生,他說:“金庸的《笑傲江湖》,原本在香港寫,也在香港的《明報》連載。那時香港還沒有發生五月風暴,金庸還在香港,《笑傲江湖》的原稿和一些港報,便空運來新加坡報社。”

寫小說不用草稿

1967年5月,香港大暴動,金庸擔心被左派份子暗算,便匆匆忙忙逃難來新加坡。在避難的這段日子,每個下午都到《新明》報社辦公,《笑傲江湖》也就在《新明》報社寫下去。

已故的老同事林玉聰,當年剛進報館,在《新明》編小說版,金庸的小說便是他編的。他曾經存有金庸的小說原稿,有一次報人聚會時他說,金庸寫小說,都不必起稿,要寫的東西早在肚子裡,拿起筆來,便一直寫下去。

雖然沒有草稿,但他的字體相當端正,塗抹刪改的地方很少。每天動筆,寫完一張,字房工頭就拿去撿字,很少重看。寫完每天需要的字數,就立刻停筆。第二天上班,才繼續寫下去。

憶當年專訪金庸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