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写荷塘不见花,风卷残叶乱如麻

一般来说,

常人观荷、写荷和画荷,

多取“映日”之别样鲜妍,

尘泥不染的清高来码字、下笔和落墨。

有些人,如晚年的迦陵师,

则与众不同,他笔下浣溪沙的荷,

画风突变大变,

其荷塘里的花不仅“凋”的,

而且已经是“凋尽”了。

遍写荷塘不见花,风卷残叶乱如麻

遍写荷塘不见花,风卷残叶乱如麻

凋尽花瓣的秋荷,

人们称之为“枯蓬”;

连蓬也见不到了的冬荷,

人们称之为“断梗”。

如此景致,

也有可诵可写和可赞之处吗?

有的。

遍写荷塘不见花,风卷残叶乱如麻

遍写荷塘不见花,风卷残叶乱如麻

著名的青年画家

李老十自号“破荷堂主”,

个性特立独行,绝不随时幻化,随波逐流。

在疾病降临和折磨中,

他“孤魂怪笔”,

画面上但凡画荷,便是以残叶枯蓬为主角。

他有诗云:

遍写荷塘不见花,

风卷残叶乱如麻。

胭脂买笑寻常事,

谁解枯蓬胜艳葩。

在李老十的心里,

审丑,亦为审美,

且比一般性审美更为具体与深刻。

因为不一样的感悟,

不一样的阅历,不一样的体验,

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看法,

对于生命的价值,

对于生命的沉重,

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感悟与理解,

便会更加多地去关注审丑。

“谁解枯蓬胜艳葩”?

这既是一问,也是一答,更是一份傲然。

遍写荷塘不见花,风卷残叶乱如麻

遍写荷塘不见花,风卷残叶乱如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