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想要不被AI取代,這些崗位值得留意!

9 月 2 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人工智能科學家李開復博士在北京舉行新書《AI•未來》的發佈會。在發佈會上,李開復博士金句頻出,與外界分享了自己對目前中國和世界人工智能發展的一些看法。

李開復:想要不被AI取代,這些崗位值得留意!

“基於當前技術的發展程度與合理推測,我認為在 15 年內,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具備取代 40-50%崗位的技術能力。”李開復這番話被解讀為,在未來15年內,40%-50%的工作崗位或將被AI取代。

人類被AI取代的說法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但想要真的被取代,恐怕也並沒有那麼容易。在李開復看來,即便是被取代,這種取代的方式也是可以預測的,它們大致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直接一對一替換,即一個崗位由一套人工智能設備取代,這將會是最直接的取代方式,意味著一些重複性工作完全可以由AI完成。

李開復:想要不被AI取代,這些崗位值得留意!

總工作量減少導致工作崗位減少:即人工智能可完成部分工作,但其餘部分仍需要人工。人工智能並不能全然代替人類,而是相互配合,相對於第一種方式來說,它較柔和些。然而,較大的公司可能會減少整體就業崗位,大致與人工智能的應用比例成正比。

一種完全打破公司甚至行業運作的新模式:就像打字員沒有被“打字機器人”而是被計算機所取代,比如一種新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想象一下未來可以從應用程序獲得貸款,這樣一來最終銀行貸款可能不復存在)。這恐怕是最顛覆性的取代方式了。

李開復:想要不被AI取代,這些崗位值得留意!

此外,李開復還列舉了一些人工智能難以取代(至少在當前階段)的工作類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創意性工作,比如醫學研究員、人工智能科學家、獲獎劇本作家、公關專家、企業家等,這是因為至少目前為止,人工智能不擅長提出新概念。

2. 複雜性 / 戰略性工作,比如首席執行官、談判專家、併購專家。對於人工智能來說,即使是理解常識也很困難,更不要說是需要了解多個領域並需要進行戰略決策的工作。

3. 靈敏性工作,比如口腔外科醫生、飛機機械師、脊椎按摩師。儘管影視劇裡,AI被描述的很神奇,實際上機器人仍然非常笨拙,這是因為在機器人和機械學方面取得進展比人工智能軟件慢。

4. 需適應全新、未知的各類環境的工作,比如例如,地質調查、集會後的清潔工作。這是因為目前為止,機器人在特定環境(如裝配線)中可以運行良好,但在適應新環境(如每天在不同的房間裡工作)方面還存在很大障礙。

5. 同理心 / 人性化工作,比如社工、特殊教師、婚姻顧問等。是的,人工智能沒有人類的情商,這是個硬傷。恐怕作為人類來說,你也很難去“信任”機器,讓機器來處理人性化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