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親愛的爸爸:

剛剛可把我嚇壞啦。

媽媽正在拖地的時候,咣噹一聲暈倒了。我趕緊跑過去看。媽媽的臉色蒼白,手心一直冒汗。

我太沒用了,背不動她,只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她拉到沙發旁邊。

媽媽太累了。等她舒服過來,我想起早上送我上學時她連飯都沒有顧得上吃,按書上的說法,可能是低血糖。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來,上一次媽媽也是勞累了一天,累的腰疼。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你說整天待在家,就做個飯而已,還好意思說累?

我當時就很生氣。爸爸你在外面工作是不容易,但媽媽一天在家也沒閒著,甚至比你還要累。你總教育我要換位思考,不要和同學鬧矛盾。今天我也想寫這封信,希望你能換位思考。

01

我羨慕那些數學考零分的同學

你可能會罵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學習要力爭上游。我明白。但是有什麼用呢?

上次考試,我語數外都拿了班級第一。老師,同學和媽媽都誇我了。我很高興。想等你晚上回來,拿給你看。但你就“哦”了一聲。反應很平淡,連一句“你很棒”都沒有說。

我很傷心。努力拿一百分有什麼用呢?還不如考零分被你罵,我寧願要那種“嚴厲的關心”,起碼,代表你對我有回應了。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你可能納悶不是要討論你和媽媽嗎,怎麼說到我自己了。我是想說,對我付出關心的從來都是媽媽,而不是你。

學校每週一次的家長會,你從來都沒有參加過;上次過生日你說好要陪我的,結果我和媽媽都等到困了,你打電話過來說陪客戶回不去了;人家的爸爸經常會來接送他們上下學。我很羨慕,但每次都安慰自己,你下次,下次一定會來,但你始終沒來過。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媽媽冬天早上起來做好熱騰騰的飯,媽媽暴雨天接我上下學,媽媽給我縫破掉的衣服,媽媽帶我去遊樂園……媽媽有了白頭髮

書本上講父親很偉大,但是我卻沒有感覺到。站在我這個十二歲女孩的立場上來看,媽媽付出的比你太多了。

如果我收到的“關心”,換來的是媽媽的“白頭髮”,那我不要也罷。

02

我寧願你找個家政人員

昨天放學,我在小區牆上看到一個“家政廣告”:照顧孩子4000/月,做飯10/時,洗衣服15/時,掃地清潔25/時,接送孩子3500/月。

我算了一下。

媽媽每週打掃房間至少三次,每天洗衣服兩小時,風雨無阻接送我上下學,無時無刻不在照顧我。除了這些,還有爸爸每天下班時美味的飯菜,衣櫃裡整整齊齊的衣服和水壺裡不斷的熱水。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哇,這樣算下來,媽媽的收入是富豪級別了。

如果說,誰掙得多,誰就是頂樑柱。那把上面的這些換算成錢的話,我媽是頂樑柱。況且,媽媽對這個家庭的付出不僅僅在物質上,還有無處不在的愛。

我希望你以後別再全盤否定媽媽對這個家的付出了。更不要在她做家務時,一邊躺在沙發裡玩手機,一邊使喚我媽幹這個幹那個。

你的累是體現在外面工作掙錢,媽媽的累是體現在我們倆身上。

沒有媽媽,你不能安心地工作上班,我也不能專心致志地讀書。沒有媽媽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

03

我媽也喜歡花

上週王芳的媽媽過生日,她爸爸送了一大朵花,很漂亮。大家都誇讚王叔叔,說這麼多年了,叔叔還一直那麼愛阿姨。

我不是很明白愛到底是什麼東西。

有首歌裡唱,“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所以,愛就是擁抱吧,愛是親親吧。但是我從來沒有見到過你對媽媽表達過愛。

我今年十二歲了,打我記事起,我沒見過媽媽收到過什麼禮物,沒見過你對她講過一次溫情的話。吃飯,工作,睡覺。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無聊生活,連點驚喜都沒有,我都覺得挺無趣的。

怎麼會這樣呢?

媽媽雖然年紀大了,白頭髮多了,但不代表她不喜歡浪漫,不喜歡花啊。媽媽肯定也想收到玫花呀。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我有次看到,媽媽在外面散步時採了一朵漂亮的小黃花,高興了很久。後來還特意把它插在了花瓶裡。

她也有小女孩的一面吧。為這個家操勞那麼多年,也想體驗到被呵護,被關心的感覺吧。

你總說做人不能太自私。但你一味地讓媽媽付出,卻沒有半點“我愛你”的回報,難道不也是一種自私嗎?

寫了那麼多,不知道你能不能聽下去。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我們老師講,愛是相互扶持,共同承擔,是兩個人的平等共處;愛是擁抱,是溫言軟語,是白頭偕老的浪漫。

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我想,以後我要是嫁人,不會選擇你這樣的吧。

你的女兒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信中只是一個孩子的童言童語,反映了媽媽對家庭生活的付出,但是卻不是一個家庭的全部。

有的家庭,爸爸媽媽“對內”“對外”各有分工,有的家庭爸爸媽媽一起承擔照顧家庭和在外打拼的責任。

然而不管怎樣,美好的家庭生活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

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辛苦付出和甜蜜經營。

體恤彼此的辛苦,

感激彼此的付出,

珍惜彼此的陪伴,

願你收穫知心人。

“爸爸,我希望你找個家政……”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刷爆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