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否有理由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多年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幾周,美國是否有權向日本投放兩顆原子彈,這引發了爭論。1945年8月6日,第一顆炸彈落在廣島市,導致死亡人數約為135,000人。第二部分於8月9日襲擊長崎,造成至少5萬人死亡 - 根據一些估計,多達74,000人死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否有理由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2018年8月6日下午2:00

但美國是否有理由放棄原子彈?在這裡,History Extra讀者George Evans-Hulme和Roy Ceustermans辯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否有理由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來自伍爾弗漢普頓的喬治

喬治:是的,確實如此。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美國正在走向人類歷史黑暗時期的末期,這段時期曾經歷過歷史上最昂貴的衝突(就生命而言),他們選擇採取的態度似乎是通過使用原子武器大大縮短戰爭中的傷亡人數。

對於美國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合理的觀點,因為它們已經遭受了超過418,000的軍人和平民的生命損失。至於美國軍方的最高級別,135,000人的死亡人數是值得的,以防止“成千上萬的美國軍隊在入侵日本時被殺” - 這一觀點歸功於總統本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否有理由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來自比利時的羅伊

羅伊:不,美國沒有道理。即使是戰爭部長亨利·劉易斯·斯蒂姆森也不確定需要炸彈來減少入侵的必要性:“日本沒有盟友; 它的海軍幾乎被摧毀; 它的島嶼遭到海上封鎖; 它的城市正在經歷集中的空襲。“

美國仍有許多工業資源用於對抗日本,因此它基本上被擊敗了。海軍少將Tocshitane Takata同意B-29“是迫使日本投降的最大單一因素”,而Konoye王子已經認為日本在1945年2月14日遇到皇帝裕仁時被擊敗。

在經濟上依賴外國食物和原材料來源以及蘇聯加入戰爭的威脅的徹底轟炸封鎖城市的組合就足夠了。

關於使用炸彈的建議表明,軍方對其破壞性影響比準備入侵更感興趣。因此,醫院和學校等的破壞是可以接受的。

喬治:美國對戰爭的快速而輕鬆的結束更感興趣,而不是造成難以言狀的痛苦。他們手中拿著一把能夠迅速結束戰爭的武器,因此他們使用了它。

原子彈通過造成最大的破壞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長崎爆炸案發生六天之後,皇帝的Gyokuon-hōsō演講被播放到全國,詳細介紹了日本的投降。炸彈造成的破壞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這是各方的最佳解決方案。

羅伊:在硫磺島和沖繩的血腥戰爭之後,雙方的死亡人數都很高,各國對另一方的負面看法變得幾乎無法實現,J Samuel Walker在提示和徹底銷燬中說:杜魯門和原子的使用對日本的炸彈。因此,美國製定了無條件的投降條款,故意違背日本的榮譽道德,反對大多數美國人可能想死的皇帝學院。

因此,使用原子彈成為報復美國墮落士兵的方式,同時也使蘇聯在歐洲得到控制。日本平民傷亡在這一戰略中並不重要。此外,它並沒有阻止冷戰,因為蘇聯在原子彈研究方面落後了幾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否有理由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喬治:不可否認,美國確實使用原子彈使蘇聯保持一致,為此它起到了作用。它可能沒有阻止蘇聯人開發自己的核裝置,但這不是它的目的。它被用來阻止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有時是不安的)和平,並實現了這一目標。美國和蘇聯之間沒有直接的,全面的戰爭,這可能歸因於原子武器的潛在破壞性影響。

原子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立即確立了美國的統治地位 - 它擁有的破壞性力量意味著它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之前仍然無可爭議,直到蘇聯在長崎部署四年後開發出自己的武器。斯大林和蘇聯試圖測試美國的統治地位當然是正確的,但即使到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也普遍排在首位。

羅伊:控制蘇聯的代價是陡峭的: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造成大約20萬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平民)和通過輻射造成的巨大痛苦。然而,它並沒有阻止蘇聯在四年內製造出同樣的武器。

可能有人認為,在爆炸發生後,日本幾乎從世界舞臺上消失,而蘇聯認為轟炸是為了獲得同樣的武器,以便在原子彈再次被使用的情況下以相同的力量進行報復。考慮到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造成數萬平民傷亡的類似襲擊將造成核災難。

如果美國組織了一次示威活動,正如他們曾經簡要地考慮過的那樣,蘇聯仍然會以同樣的方式作出回應,而日本 - 已明確提出(非)有條件投降的提議 - 本來可以倖免。此外,通過推遲使用炸彈,科學家們將有時間瞭解測試結果,這意味著進一步的痛苦,比如比基尼環礁[1954年美國巨大的氫彈試驗對地質和自然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以及可以避免關於暴露於輻射的人的健康問題。

喬治:爆炸造成的大量平民死亡人數可以被視為美國支付的一個小代價,以換取他們在世界舞臺上的主導地位。

蘇聯自1943年以來一直在開發原子武器,因此他們對核裝置的追求不能僅僅歸功於廣島和長崎的事件。還應該考慮到,蘇聯在製造原子彈方面的迅速進展並非完全取決於他們與美國競爭的願望,而是來自間諜向他們傳遞美國的秘密。

推遲使用原子彈只會延長戰爭時間,並可能給日本人民造成更糟糕的命運,估計有500萬到1000萬日本人死亡 - 這個數字高於整個蘇聯軍隊在二戰中的估計數。世界大戰。

最終,原子彈完成了它們的設計目的。他們造成了如此高度的破壞,日本人認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無條件投降到美國,從而導致美國的勝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羅伊:當然,另一個國家的平民傷亡對美國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日本對和平提出了明確的提議,但文化差異使得這幾乎不可能(無條件投降的恥辱違背了他們的榮譽準則)。

決定使用昂貴的炸彈而不是讓它生鏽; 想要了解它是多麼具有破壞性,以及利用炸彈作為美國霸權的強大展示的機會,使日本成為理想的目標。

顯然,蘇聯最終會成功製造原子彈。因此,讓廣島和長崎成為炸彈巨大威力的榜樣,蘇聯就會明白,他們也需要這樣的武器來保衛自己。

此外,其他國家聲稱擁有核武器保護其公民的權利。因此,悲慘的爆炸事件成為了一場手臂而不是和平的例子。

此外,由於日本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因此沒有必要進行轟炸,並且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甚至在取消夏威夷峰會之後)進行和平談判。“垮臺行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入侵日本的盟軍計劃的代號計算出來的數百萬人死亡事件,當日本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事件後投降後被放棄]實際上表明只有絕望和日本和無條件投降之間的榮譽。

你們覺得美國是否有理由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