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東:金庸小說體現最多中國人做的夢

中新社香港10月30日電 (記者 曾平)著名作家金庸30日在港去世,享年94歲。文學評論學者、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同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金庸小說體現了最多中國人做的夢,此夢的含義包括追求幸福、可以比賽以及忠孝節義最後會贏。

許子東解釋,追求幸福是指金庸相信中國人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來追求幸福生活,而很多作家懷疑這一點;可以比賽意為金庸用江湖、俠客的形式來說明人的能力及其做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可以比較的。就好像功夫一樣,你打什麼拳,我打什麼棍,我通過苦練、秘訣可以做到比人強。比如郭靖,其實就代表只要做得比人好就能成。

许子东:金庸小说体现最多中国人做的梦

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許子東認為,這種“可以比賽”的狀態是所有在職場打拼的人、在商場奮鬥的人,所有這些人,尤其是男人們的夢。

在做得好的過程中憑藉的便是忠孝節義。許子東指出,就是對親人要好、對朋友要好、對師父要好,人不能做壞事,把中國文化最核心的內容在當中體現。

從文學的角度,許子東認為金庸將通俗小說引入經典境界、打破通俗文學與嚴肅文學的界限。也許再過幾十年、百年以後,人們會因為金庸重新定義通俗文學、嚴肅文學。

而金庸的貢獻不止於此。許子東表示,金庸創作最旺盛的年代正是中國文化遭遇挫折和斷裂的年代,金庸用他的一支筆及其虛構的人物,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用最通俗和最有效的方式傳承中國文化。“所以將來在歷史上可以看到,20世紀後半期,這個世界上最有效地傳承中國文化的人,就是金庸。”

談及金庸與香港的關係,許子東表示,金庸必然產生在香港,因為像韋小寶那樣投機、依靠幸運的特點其實都與香港的老百姓和文化生態有關。而金庸立足香港,其影響卻輻射全世界的華人社會,這同樣與香港這座城市的意義相似,本身帶有一定侷限,卻以自身的獨特性,影響整個大中華地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