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捧场,卖鱼羹的宋五嫂因此成为“富婆”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都南迁临安,始为南宋,东京的繁华热闹景象已成往昔。孟元老笔下“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富庶繁华的盛景转眼成空。

“他”来捧场,卖鱼羹的宋五嫂因此成为“富婆”

跟随皇族,大批士人、商户、百姓随之南渡,不数年,临安随之兴旺起来。在吴自牧笔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南北口味混杂,商贸之繁盛丝毫不亚于汴京。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吴自牧笔下的临安“面食店”较之孟元老笔下的东京“州桥夜市”,其餐点的种类、数量不仅不分伯仲,更兼南北融合、水乡特色,比汴京更胜一筹。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曾说:“杭之为州,负海带江,而东南美味之所聚焉。水羞陆品,不待贾而足。菜则蒌蒿、因陈、紫蕨、青專、韭畦、芋区、茭首、芹根、藤花、羞盤、菊叶、荐稆、姜辛、薤淡、荠甘、荼苦。此吾杭之菜,见称于文士之始,然未详所产之地也。”

吴自牧《梦粱录》和周密《武林往事》都记录了当时临安的物产之丰、珍馐之异、人烟之密、商贾之兴、管弦之盛、亭馆之丽,林升的《题临安邸》吟咏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热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人们乐不思蜀,一时忘了还有北方大片国土沦落金人之手。

“他”来捧场,卖鱼羹的宋五嫂因此成为“富婆”

有两则小故事,可见当年皇族耽于游乐、画楫轻舫、旁舞如织的景象:

《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淳熙间,寿皇以天下养,每奉德寿三殿,游幸湖山,御大龙舟。一日,御舟经断桥,桥旁有小酒肆,颇雅洁,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太上皇赵构)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及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其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泠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在,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云。

“他”来捧场,卖鱼羹的宋五嫂因此成为“富婆”

《武林旧事卷七·乾淳事亲》:淳熙六年三月十五日,车驾过宫,恭请太上(赵构)、太后幸聚景园。至翠光登御舟,入里湖,出断桥,又至珍珠园,太上命尽买湖中龟鱼放生,并喧唤在湖卖买等人。内侍用小彩旗招引,各有支赐。时有卖鱼羹人宋五嫂对御自称:“东京人氏,随驾到此。”太上特宣上船起居,念其年老,赐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仍令后苑供应泛索。……宋五嫂鱼羹,尝经御赏,人所共趋,遂成富媪。

后来名声大噪的“宋嫂鱼羹”,经过太上皇赵构这么一捧场,各级官员趋之若鹜,就跟现在的某丰包子一样,那叫一个热门。这生意一好,从小门脸变成大商户,宋五嫂也跟着成了“富婆”。当然,小老百姓因此富了起来,也是好事,但这也说明一千多年来官员还都是这德行。

纸醉金迷,上行下效,怪不得南宋只存在了153年就断送在蒙古人的铁骑之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