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的庞大舰队自东向西,横渡爱琴海,向希腊本土压来。随后波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军队英勇迎战,以巧取胜,一步到二百人的代价,歼灭敌人六七千。雅典人获胜后,随即派战士菲迪皮兹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刚一进城就像雅典人呼喊:雅典得救了!说完倒地气绝而死,为纪念这位英雄,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这个项目。这次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和弱国,以及不同文明的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明 的交流与融合。

公元前500年,波斯残酷镇压了小亚细亚希腊城邦名义,占领并焚烧米利都城,屠杀城中大部分男子,幸存的居民被卖为奴隶。此后,波斯人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希腊本土。波斯皇帝一面准备武力征服,一面派遣使者前往希腊半岛,要求希腊各城邦向波斯奉献“水和土”,也就是要他们屈膝臣服。许多希腊城邦为免于米利都的厄运,不得不满足波斯人的要求。但是雅典和斯巴达的居民毫不惧色,他们把波斯使者抛进深谷或水井,让波斯使者自己去取梦寐以求的“水和土”。(可以想象一下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

公元前四世纪,正当希腊城邦衰败的时候,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公元前四世纪后期他们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及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菲亚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亚历山大在进军的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命名的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深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公园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疆城不断扩大,到2世纪到达最大规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河多瑙河。罗马帝国地跨欧菲亚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他的内湖。帝国建立后,最初约两百年间,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当时帝国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不仅促进了商贸发展,也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军队调防。罗马帝国在各地建立和加强了行省统治,采取了许多罗马化措施。

罗马的建筑庄严,厚重,多使用柱子和拱形结构。罗马人善于建筑高架引水渠,把远处的泉水引入城内,供居民们使用。罗马建筑的式样和风格影响深远。

古代罗马人使用拉丁语,随着罗马的征服与扩张,拉丁语不断向外界传播,逐渐成为罗马帝国境内被征服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现在的很多语种都从拉丁语衍化而来,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拉丁文在宗教,法律,医学领域中仍然使用。罗马法也是人类重要的遗产。基督教是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的。

我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后汉书》卷八十八是这样描述罗马帝国的:“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隶属者数十。”为什么称为大秦呢?是因为“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罗马帝国建立后不久,以以埃及的亚历山大为基地,积极开展与东方的贸易,海上贸易相当活跃。罗马人对中国的丝绸更加向往,因此,东汉时期中国和罗马帝国间的贸易比较频繁,以至于“其王常欲通使于汉”。双方的民间贸易规模可观,中国内地的铁器、铜器、漆器经过新疆地区西运。罗马和中国交易品的种类包括矿物、动物、珠宝、玻璃、织物和香料等,品种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东汉与罗马帝国的官方也努力进行接触。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条支①,渡海前往埃及,可惜没到达目的地。据《后汉书》记载,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在越南日南登陆后,前往洛阳进谒汉桓帝,随身带有象牙、犀角、玳瑁等珍贵礼品。这样,中国和罗马两国“始乃一通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