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料2018年GDP低於2017 全年M2增速7.6%-8.7%之間

為及時把握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向,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自2013年8月首次聯合開展每年2次的“年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問卷調查”活動。通過本次問卷調查,我們獲得了專家們關於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中國經濟形勢以及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走勢等相關問題的最新認識和判斷。

專家料2018年GDP低於2017 全年M2增速7.6%-8.7%之間

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

2018年7月27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今年二季度美國GDP實際增速為年化率4.1%,增速達近四年的最高水平;同時一季度的增速也從2%上調至2.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8年7月對美國經濟今年GDP增長率的預測繼續維持其4月的預測值:2.9%,增速比2017年大幅提高0.6個百分點。那麼,2018年美國經濟相較於2017年會有怎樣的變化態勢呢?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專家預期美國經濟今年二季度的大幅增長難以持續,但2018年GDP增長率將高於2017年2.3%的水平。

今年一季度歐元區經濟比上年同期增長0.4%(季節性調整後),增速低於2017年四季度0.7%的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8年7月對歐元區經濟今年GDP增長率的預測值為2.2%,增速比2017年下降0.2個百分點;該預測值也比其4月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那麼,2018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態勢呢?調查結果顯示,所有接受調查的專家一致認為歐元區2018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低於2017年的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專家認為相對於2017年年末,2018年歐元對美元將持續貶值,且貶值幅度較大,也有將近三成的專家認為2018年歐元對美元匯率基本穩定。

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

專家料2018年GDP低於2017 全年M2增速7.6%-8.7%之間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增長6.9%。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佈的初步核算數據,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長6.8%和6.7%,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1和0.2個百分點。關於2018年中國GDP增長,調查結果顯示,56.36%被調查的專家預期2018年中國GDP的增長率將位於“6.5%-6.6%”之間;31.82%的專家預期位於“6.7%-6.8%”之間;另有8.18%和3.64%的專家預期2018年中國經濟將增長低於6.5%和位於“6.8%-6.9%”之間。總體而言,所有被調查的專家都認為2018年中國GDP增長率將低於2017年實際增長6.9%的水平。

2018年上半年,在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來自國內貸款投資的增速大幅下滑至7.9%,比上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受此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按資金來源計上半年僅累計增長4.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6.6個百分點。然而,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效果在不同城市卻各不相同:一二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有漲有落;三線城市價格大幅上漲。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的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2018年下半年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關於2018年下半年中國的房地產政策,78.18%的專家認為應在總量限制國內貸款流入房地產投資的同時,堅持因城施策,促進地區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平衡;61.82%的專家認為應在穩定房價的同時,住房租賃市場開始發力;50%的專家認為針對當前三四線城市房屋庫存下降、房價上漲的趨勢,穩定房價將成為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調控的首要目標;還有26.36%的專家認同適當放鬆國內貸款流入房地產投資的限制,穩定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堅持因城施策,以保障居民合理的購房需求。

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預測

至2018年6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177.02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別降低0.3個和1.1個百分點。那麼2018年中國M2的增速將會如何呢?超過八成的專家認為2018年M2增速將位於“7.6%-8.7%”之間。

據中國人民銀行初步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社會新增融資累計擴大9.1萬億元,規模比上年同期減少2.03萬億元。金融監管的加強,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貸資源“脫實向虛”的局面,但持續的信用收縮和金融機構回表和縮表也急劇收緊了資金供給總量和渠道,可能引發新的信用風險。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的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下半年去槓桿要把握節奏考慮時機。調查結果顯示,80.91%的專家都認為貨幣政策在總量控制的同時,要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為穩定投資增長提供條件;78.18%的專家認為應當充分考慮去槓桿所面臨的金融風險因素和市場承受力,在把握好監管力度的同時,協調好各項政策的出臺時機,並提高對金融監管體制的聯動性;還有55.45%的專家認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不能取捨,要通過機制創新,切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

高質量發展和深化改革開放將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那麼下一階段中國政府的宏觀政策重點將會放在哪些方面呢?調查結果表明,82.73%的專家認為中國下一階段的宏觀政策應該注重與穩定投資環境,加大對外開放,放寬市場準入,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的服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80%的專家認同宏觀政策應該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讓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69.09%的專家覺得宏觀政策應該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來增加就業,確保工資、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的穩定增長,縮小收入差距;60.91%的專家認為應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57.27%的專家認為應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另外還有少數專家提出了其他建議,如: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的政策,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明確和加大私有產權保護,放大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促進公平競爭和完善規制政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