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贺清令

在古代,统治者通常通过征收赋税、徭役等方式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因而现代人认为古代百姓除了少有的盛世(诸如汉唐)之外,均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事实上如此吗?或许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可以拿西汉的“戍卒”制度来做简单分析。

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西汉时期的盔甲

西汉前期贯彻的政策体现了黄老思想的精华,尤其体现在极低的赋税方面,相比于前朝,百姓深受其益,因而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即西汉统治下的百姓非常幸福。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即西汉的更役制度,西汉的更役制度非常繁琐,主要由兵役和力役构成,近人劳幹先生以董仲舒的记载分析,又将西汉的更役制度分为三大类,即正卒、戍卒和徭役,正卒即每人一生中必须所服的兵役,徭役即每人每年必须替郡县服役一月,那么戍卒指的是什么呢?

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董仲舒像

西汉幅员广袤,所以边疆地区防守往往是帝国防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此前所讲的正卒,一生服役一年,但是分为几种情况,其中一种是驻守京师地区,称为“卫士”;另一种则是在边疆地区屯戍,称为“戍卒”。此外,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每人每年义务戍边三日,若有不愿去者,可出三百人雇人代替前往。“戍边三日”,因路途遥远,加之时间短促,所以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国家只是以此为名义征收额外赋税罢了,虽然定制一年,但是实际上有很大出入。所以西汉王朝即便在赋税方面对百姓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却对百姓施以更为繁琐的更役制度,以至于百姓苦不堪言。

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西汉疆域图

参考文献:

1.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2.安作璋:《秦汉史研究文集》,人民出版社,2015年。

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华 兴 春 秋

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西汉时期的“戍卒”指的是什么?对农民生活有何影响?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桂强 王雪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