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为何称“大虫”?

“老虎”为何称“大虫”?

《水浒传》中多处把 “老虎”称为“大虫”。很多人不禁要问,老虎和虫子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把“老虎”称为“大虫”呢?

“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虫子”。其实“虫”字在古代还写成“蟲”字,查《康熙字典》引《尔雅·释虫》等书注,这是个象形字。“虫(蟲)”:“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豸”查《现代汉语词典》意思是:“没有脚的虫。”

“老虎”为何称“大虫”?

可见在古代“虫”是指有脚的动物(和现代“虫子”的意思大不相同),《康熙字典》引书注也为我们作了清楚的解释:“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足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由此可见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是水里游的,甚至于人”,只要是有脚的动物,古代都可称为“虫”。

因而, 《水浒传》中的“老虎”就是“有毛之虫”、“有足之虫”。而“虫”的前面为何又加上“大”呢?

“老虎”为何称“大虫”?

原来,自古以来“老虎”在民间就被尊为“百兽之王”。《说文解字》注:“虎,山兽之君。”其地位在百兽中可谓至高无上,堪称老“大”。“大”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意思是:“敬辞;(古)同‘太’‘泰’。”可见,古人因对老虎的凶猛产生敬畏之心而尊之为“大”。

“老虎”为何称“大虫”?

由此, 《水浒传》中老虎就因为是“百兽之王(大)”和“有足之虫”而被称为“大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