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鎮宅寶樹

李德寶記事起院子裡就有一棵大槐樹,據父親講是祖上建起宅院的時候就種下了的,家譜記載四世祖乃嘉靖四年狀元,在京為官二十餘載,回鄉即建此宅。

宅中種槐是經過風水師指點的,古時公卿大夫坐於樹下,面對槐樹而坐的是為三公,品級極高。幾世以來,李宅順風順水,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

李父為人樂善好施,佃戶長工及鄰里村人遇到難事,都願意出手幫忙,因此在當地名聲很好。

民間故事:鎮宅寶樹

崇禎十六年,闖王帶領農民軍建立大順朝,因為李自成對待大戶極不友善,幾乎都是抄盡家財。李家上下帶上金銀細軟和祖傳的一幅畫,逃難到京城,途中父親病重而死。

第二年,李自成攻破京城,與此同時,李家財產幾乎耗盡,於是用最後的一點銀兩做路費,回到了家鄉,物是人已非,此時已經是大清的天下。

村民幾乎都逃難出去了,村裡已經沒有幾戶人家,田地荒蕪無人耕種,李家回到曾經闊氣的宅院,只剩斷壁殘垣和破敗的房間,唯有院中的槐樹依然如故。

民間故事:鎮宅寶樹

李德寶帶著家人收拾了幾間屋子,過起了貧苦的生活,儘管如此,仍然有官府前來催納糧款,田地無人耕種,只得自己一家人種幾塊地為生。

歲末,李德寶的兒子病重,家裡竟然無錢請郎中醫治,眼見一日比一日病重,四處借錢而不得,村中老者勸李德寶將宅子賣掉,雖說破敗,但是宅地廣闊又佔了好風水,因此不愁沒人買。

李德寶無奈,正要被說動的時候,突然想到還有一幅祖傳的畫在,既然同是祖先傳下來的,賣屋不如賣畫啊,於是打定主意第二天去縣裡賣畫。

當夜李德寶無法入睡,一是和夫人一起照顧病重的兒子,再就是想到如今竟然落到賣祖傳寶物的地步,憂愁不斷。

拿出古畫,想著明日就要易主,不如再看最後一眼吧。

民間故事:鎮宅寶樹

畫上是一位有了身孕的女子,拿著扇子,周圍淨是白色黃色小花環繞。畫中人物惟妙惟肖,光是看畫工就是一幅好畫啊。李德寶看著畫陷入了沉思。

突然,電光火石間,他像是想起了什麼,突然拿起鋤頭就到院子裡,在槐樹周圍使勁的挖了起來,約莫兩尺就挖出一個不大不小的罈子,裡面黃白相間,竟是白花花的銀子和黃燦燦的金條。

再往邊上隨便一挖,又是一個相仿的罈子,李德寶抑制住狂喜,將周圍的土重新埋上,只抱了一個罈子進屋,其夫人得知後喜極而泣。

民間故事:鎮宅寶樹

原來祖上擔心後世子孫會落難,將大量金銀財物裝在了罈子裡深埋在槐樹周圍,再將這一重要信息精心作於畫上。懷孕的孕婦指的就是槐樹,而黃白小花指的就是埋於槐樹周圍的金銀。

平常李家人只是將畫作為傳家寶細心收藏,從來沒有認真看過,如今靜下心來仔細端詳才明白其中奧妙,深知祖上的良苦用心,也想起曾經祖父、父親經常唸叨的“守好這棵鎮宅寶樹”,不禁潸然淚下。

李德寶見過世面,也有過錢,因此知道財物如何使用。幾年之間,他修葺宅院置辦家業只用了四壇金銀,地下還有多少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民間故事:鎮宅寶樹

如今李德寶擁有的田地比曾經還要大,陸陸續續回來的村民,李德寶幫他們蓋好房子,把田地租給他們耕種,方圓十里的百姓無不稱其為李大善人。

李德寶經常走在院子,看到兒子四處奔跑,也會把兒子叫過來,指著庭院的這棵槐樹鄭重的說:“守好這棵鎮宅寶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