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死後不過才20多年,爲什麼明朝就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古風吹落梨花捲


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伐蒙古不過20多年,餘威猶在,英宗皇帝繼位之後,於7月16日率領五十萬大軍,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尚書王佐等護駕從徵。在朱棣時期,實行了“天子守國門”,到了英宗繼位之後,由於蒙古族瓦剌部迅速的崛起,逐漸的統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有了再次入主中原的野心,於是英宗一直在尋找著合適的機會率軍南下。

但是明英宗御駕親征卻沒有想象中的效果,戰鬥的最終的結果是:明軍在距離居庸關只有60公里的土木堡被蒙古軍隊全部殲滅。此外張輔、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大明王朝共五十多位文武中樞可以說被全部掃空,就連英宗也生死未卜!土木堡到底有多慘,為何為敗的這麼慘呢?

1、三大營被全殲

明朝最精銳的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那都是明軍的精銳啊!可以說無敵的軍隊了,歷經朱元璋的統一天下,朱棣造反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明朝軍隊的核心,所以無論是裝備水平還是軍隊的素質都是遙遙領先的。在土木堡之戰中,三大營全部被王振帶走去打蒙古了,最後竟然導致全軍覆沒的結局。

2、六部九卿全部死絕

當時的明英宗御駕親征,為了顯示威風,將朝廷中的文武大臣都帶去了,這些朝廷中的中流砥柱全部戰死,這戰可以說基本上將大明重臣一鍋端了,其中想張浦等名將全部戰死。

3、親信宦官王振

朝廷當政的宦官王振處於自己的私心,說服和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王振和英宗之間朝夕相處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可以說是深得英宗皇帝的信任。於是不管大臣們的反對,還是匆忙集結50萬大軍向大同趕去。為何要說匆忙,在史書中記載到,從明英宗到宣佈親政到出發,居然就用了兩天的時間,而且其中的糧草,軍械等必需品真的有準備充分嗎?

當時明軍撤退的路線本來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從紫荊關回師,一個是從大同到宣府再到居庸關,第二種方案,明顯路程比較遙遠。還有就是本來幾十萬的大軍可以向蔚州退去,但是這個時候的太監王振又出來了一個么蛾子,那就是命令軍隊掉頭往回跑,原因是蔚州是他的老家,生怕了大軍壓進的時候,踐踏了家鄉的莊稼,這樣一來一回的話,根本就是耽誤了最佳的撤兵的時機啊!

後來等到了大軍撤到了土木堡的時候,王振竟然執意不肯離開,非要大軍在此地紮營,還不是因為裝運他財產的大車還沒有趕到。就這樣在半路上面的拖拖拉拉的,不久就被瓦剌大軍包圍了。在被蒙古軍包圍之後,雖然修建了能夠滿足十幾萬人作戰的工事,可以和瓦剌軍進行對峙。但是因為缺乏水源,失去了預防工事的明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不但死傷無數,而且英宗皇帝也被俘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此次戰役的結果導致,大明再也沒有精銳的軍隊和名將可以主動的打擊蒙古了。對於蒙古軍隊轉入了徹底的守勢,再也沒有了當初的霸氣了可以說就這一戰間接的導致了大明白之後的200年的頹廢。

請關注一下我,謝謝






一起談歷史


就我個人以為,明朝從明成祖朱棣五次氣壯山河的北伐,到明英宗全軍覆沒於土木堡,雖然間隔時間不算太長,但究其原因,絕不僅僅是土木堡戰役前幾個純軍事化的因素,而是有著更深刻的必然性,現簡單分析如下:

首先,必須承認,北元(韃靼)和瓦剌軍事集團是有著相當軍事實力的政權,這從明成祖委派的淇國公丘褔十萬大軍北伐,遭遇沒頂之災中可見一斑。而明成祖朱棣在其後的五次北伐中,之所以能夠連續擊潰北元和瓦剌,都是因為正確地採用了離間二者、分而治之的策略,明廷始終以冊封和賞賜的手段,使得以鬼力赤、本雅失裡汗、阿魯臺、阿臺汗等為首的北元汗廷,與以馬合木、脫歡父子和太平、把禿孛羅為首的瓦剌集團之間,處於你死我活的激烈互斗的狀態,當明軍攻打北元時,瓦剌往往從旁側擊;反之,則北元也會對瓦剌趁火打劫,這樣漠北的軍事力量被長期的對峙、內訌所消耗,故而面對明軍的打擊時,往往顯得不堪一擊。

而到了明英宗時期,情況已迥然不同。在英宗祖父兩代所謂“仁宣之治”時,由於明廷放棄了主動干預漠北戰事,沒有繼續貫徹明成祖“伐強扶弱,保持漠北諸部均勢”的國策。此時,在綽羅斯家族脫歡、也先父子先後經營下,瓦剌已經徹底消滅了北元阿臺汗與阿魯臺太師的勢力,冊立了黃金家族後裔脫脫不花為名義上的全蒙古大汗,並東控兀良哈三衛與女真諸部,西進中亞,赤斤、罕東諸蒙古衛全都拜附。可以說,此時的瓦剌已經具有與明朝一決勝負的實力,這與明成祖時期分裂、內訌的漠北政治環境,有天壤之別。

其次,明英宗時期的明廷由於宦官與清流的激烈對立,使得朝廷對漠北政治形勢的變化反應麻木,也不夠重視。既沒有對遭到也先瓦剌軍攻伐的兀良哈三衛和女真諸部,進行及時的支援;更不合時宜地在南方進行了平定麓川之戰,客觀上分散了明軍的有生力量。

最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地對土木堡之役前種種具體軍事部署的探討,其中可以說錯誤和拙劣之處甚多。我以為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還是與明朝君臣對瓦剌集團沒有足夠的瞭解,以及戰前、戰中情報的缺少和落伍密切相關。直到進入大同前,全軍上下依然對敵存輕視之心,而經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帶有渲染性的描述,和親眼目睹之前明軍陽和慘敗的戰場後,英宗和王振又產生了恐懼之心,遂有不戰而班師之心。當回軍途中,朱勇、薛授四萬後衛軍在鷂兒嶺被瓦剌軍殲滅後,整個明軍上下數十萬之眾已然喪膽,我個人大膽揣測,即使明軍不留駐無險可守的土木堡,而是趕路進入懷來城,也必不是追擊而來的瓦剌軍的對手,因為全軍已無鬥志,當然,或許可以堅持一段時間,不至於全軍覆沒;也或許能夠避免明英宗御駕被俘的慘劇咯,當然,這些個如果在分析歷史問題時,是沒什麼意義的了。


史海悠遊閭春暉


從明成祖到土木堡之變不過20年,怎麼就發生如此大的變故,明朝從皇帝到大臣將軍幾乎全部淪為階下囚?

答:

蒙古的變化太快了,超出明朝的想象了。明成祖時期東西蒙古還各自獨立,互相戰爭,西部蒙古瓦剌還曾經被明朝征服,首領封順寧王。可是僅僅十年,瓦剌就控制了東部蒙古,瓦剌首領也先也已經朝著自己的終極夢想像成吉思汗一樣的“蒙古大汗”進發了。

明朝這邊呢,還以為明朝和瓦剌的關係和以前一樣平穩,瓦剌把馬賣給明朝,從明朝買糧食,每年嚮明朝進貢,明朝給予賞賜。瓦剌還偶爾出兵劫掠北方邊境。明朝以為這樣就可以一直綏靖瓦剌。

所以當瓦剌抓住小小的藉口(馬價太低,歲賜減少)嚮明朝邊境大舉進犯時,明軍一時極為被動。匆忙之間調集50萬大軍,正統皇帝一時激奮就要率軍出征了。

太監王振和也先之間早有勾結,也先精密部屬,在土木堡附近製造了一個超級大的口袋,就等明軍入袋,結果真被王振帶入了這個口袋,結果明軍全軍覆沒。


明史林泉


土木堡之變跟朱棣死多久沒多大關係,這戰主要是指揮的問題。

皇帝親征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必勝的局面,皇帝親征算是給自己增加聲望和威名;二是戰況不利,非要皇帝親臨前線,將士們成了皇帝親兵,三軍用命取得勝利。

而朱祁鎮的親征都不符合這兩個 條件,完全是被王振忽悠的,而且整個部隊的指揮體系都混亂不堪,軍隊不知道到底應該聽皇帝的還是聽將軍的,這樣焉能不敗。


紅黑聖西羅


說明朱棣六次北征都是打醬油,根本沒有開疆拓土之雄心,無非是搶奪北元的財富,對付蒙古各部沒有各個擊破,導致瓦刺(衛拉特)部寇邊不斷,最終釀成土木堡事變,兵臨城下,沒有兵部侍郎於少保居中力挺,大明80年就完了。朱明王朝從朱重八開始,就刻薄寡恩,若非諍臣力撐何至於有二百七十餘年國祚??!


軍需總監


永樂皇帝北征末能徹底解決蒙古問題,蒙古在漠北勢力依然很強大,據說明朝地方上每年進京進貢能得到朝廷賞賜,每年進京人員很多,對朝廷來說是個巨大負擔,明英宗朱祁鎮減少進京次數和人員,這就引起有些人的不滿,他們勾結蒙古,挑撥蒙古和明朝矛盾,後來便有了瓦剌也先進犯,結果英宗被俘,全軍覆沒,這便是土木之變,後來發生北京保衛戰,于謙力挽狂瀾,打退也先,明朝取得勝利。


大漢冕服


明朝洪武皇帝親征過,永樂皇帝親征過,宣德皇帝也親征過,正統皇帝還親征,正德也親征,想必明朝親征的皇帝最多吧,不可能不失敗嘛。


Man139876657


簡單的說就是文官集團上臺的慾望和趨勢強烈,坑個皇帝沒問題,


長歌行a


自信過頭導致的,還有就是明英宗後來被放了,後來還繼續當了十幾年皇帝的。


暢拾肆


這事充分說明2個問題:1、虎父一般都是有犬子的。2、永遠不能相信死太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