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執行力建設,6點原則不可忽視

任何企業的效率,均來自於組織的執行能力。而目前許多企業,執行力不強甚至低下,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那麼,如何確保企業的執行力呢?魚哥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唯一、統一的制度,可以使事情工作簡單化

企業執行力建設,6點原則不可忽視

制度,是確保執行的基礎,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就是規矩,是企業全體員工能夠行動一致的前提和基礎。任何企業,要使員工能夠具有統一的行為,必須化大力氣放在規則的制定上。企業的制度,是根據企業的願景和使命來設置的,在完成願景和使命的路上,制度約束員工的不是能幹什麼,而是不能幹什麼。

紅軍在革命的過程中,逐步總結提煉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組織制度建設的典範。

制度一旦制定,就不允許靈活性。制度可以被優化,但一旦下發,就必須確保執行,不能因為某位領導或某位員工的特殊喜好而隨意更改。

2、明確,充分的授權可以使執行明確化

企業執行力建設,6點原則不可忽視

充分授權,是確保崗位職責和功能完美體現的有效途徑。企業中,高層為戰略層,負責決策;中層為戰術層,負責組織協調;基層為執行層,負責執行落地。企業聘用員工的時候,明確告訴他需要做什麼,誰管他,他管誰,他工作的資源在哪裡,這些清楚了,管理自然到位了,執行自然有效了。

授權的最大忌諱,就是越級管理,多頭管理。多頭管理,多頭負責,必然會導致執行混亂。任何企業中,對某項任務,所有高層都負責,人人都負責,結果就是人人都不負責,這必將造成執行困難。同時,在某些企業中,存在領導的英雄情結,領導的英雄情結必然導致中層不敢在授權範圍內決策,基層不敢按照中層的指令執行,最終導致信息不暢,耳聽閉塞,打擊大部分人員的積極性。

而所有層級的決策,都必須在授權範圍內,未獲得授權的決策,都會影響最終的執行。一旦授權,授權人必須充分尊重被授權人的決策,不要隨意去否決,否則,還不如不授權。當授權人和被授權人在某項事情上意見相左時,必須儘快溝通並達成一致,切忌在未達成一致前向下級下達指令。

3、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杜絕推諉

企業執行力建設,6點原則不可忽視

崗位職責,簡單來說就是明確企業中某個崗位在實現企業願景和目標途中需要完成的任務,簡單來說,就是規定“該誰幹”或者“幹什麼”。很多企業一直存在崗位職責定義不清引發責任失位的老大難問題。任何事情主要出現問題,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層層上報,這種貌似層層負責的現象,實際上是上交問題,提交矛盾,推諉了事。

所有,在每件工作中,都要明確指定唯一的責任人,並且明確考核指標,避免一群人對某項工作負責,工作負責的人越多,就越沒人負責。

崗位職責要形成標準並書面固化,一旦形成,所有崗位嚴格執行,不因部門而偏差,不因職位而特殊,明確告訴員工“該幹什麼,怎麼幹,幹到什麼程度”

4、培養執行的習慣

企業執行力建設,6點原則不可忽視

很多事情,習慣成自然,企業中員工的執行力,也是如此。在部隊中,有一項重要的制度就是“抓作風養成”,這裡面透露出一個衡量軍官有沒有帶兵能力的重要指標,就是會不會抓戰士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們經常看到部隊幾乎每天都在一件事,就是“隊列訓練”,為什麼要這麼做

,其實內涵還是為了提升部隊戰士的執行力。

我們都知道,複雜的事情簡單做是為了把一件事情做出標準,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是為了培養遵守標準的習慣,而重複的事情認真做是為了確保事情完成的效果。

其實,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追求簡單是提升效率做好的方式,而提升效率是節約成本最好的辦法節約成本是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快途徑

5、量化管理、量化考核

企業執行力建設,6點原則不可忽視

量化管理源起於美國,改革開放後被引入中國。泰勒提出,科學管理的五原則是:工時定額化、分工合理化、程序標準化、薪酬差異化及管理職能化。量化管理是以數字為基礎,對關鍵的決策點及操作流程,實行標準化操作的管理模式。通過量化管理,企業能夠很好地執行公司的戰略目標,企業目標、部門目標和崗位目標緊密結合,保證了企業運作效率的最優和對公司戰略的良好適應性。

在企業管理實務中,行事曆是量化管理較為通用的工具。通過制定涵蓋任務內容,任務目標,完成時間,完成責任人及任務驗收標準的行事曆,能有效確保工作的完成效率和質量。

量化考核就是將數理統計方法引入考核中,將整個考核內容分解成若干指標,以定量的形式為定性考核提供量化的依據,使定性更為準確,儘可能排除和糾正主觀評價的偏頗。量化考核對於提高工作效率,督促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企業管理中應用最廣泛的量化考核體系是PBC(平衡記分卡),PBC是一種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通過直觀的圖表及職能卡片,把部門職責、工作任務與承接關係層次分明、量化清晰、簡單明瞭的呈現出來。

採用量化考核,不能為了考核而考核,量化考核本身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視。過度的定量的考核,會造成員工過度管制考核指標,而忽視工作的本身,同時也會造成員工承擔的考核壓力過大,特別是當量化考核指標制定不公平時,會造成員工的質疑,存在導致員工隊伍的不穩定。

6、降低溝通成本

很多時候,企業執行力不強,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是企業內部溝通不暢。有效的溝通創造無限的價值,無效的溝通浪費無盡的財物。企業經營中,召開會議是普遍採用的溝通方式。通過把所有涉及部門,涉及人員組織在一起,通過會議的形式進行溝通,確實能達到快速溝通的目的,但是,如果開會不決策,決策不執行,執行不檢查,檢查不考核,那麼,任何會議的結果都等於零。

溝通不暢的原因有很多,部門與部門之間因職責、利益導向的不同,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因觀念,格局等不同,都會導致對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不一致。我們要明確,溝通的目的就是達成基本一致,求同存異,溝通也是一個相互妥協的過程。溝通不能無極限,在溝通的過程中,要有相對和民主和絕對的集中。在溝通過程中,可以聽多數人的意見,同少數人商量,最終高層管理者做決斷。

企業執行力的提高,並沒有一成不變的經驗,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企業人員結構的不同,企業組織架構的不同,企業文化氛圍的不同,都會導致企業執行能力的不同。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我們只有通過實際分析企業的基本情況,理論聯繫實踐,才能逐步形成一套適用於自己企業執行力水平建設的管理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