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与配置——产出与交换——财富创造与经济成长

资源开发与配置——产出与交换——财富创造与经济成长

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因为不论是正义、自由甚至快乐都必须依赖于经济成长,所以可说经济成长就是至善(或至少十分接近)。如果你找来一个资本主义者,问他该如何为津巴布韦或阿富汗这些地方带来正义和政治自由,他很可能就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想要有稳定的民主制度,就必须要有蓬勃的经济、健全的中产阶级,所以重点就是该让当地人有自由企业、勤俭节约、自立自强这些价值概念。

——《人类简史》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人们追求财富推动起来的国家,政府很多时候只是营造一个还可以的支持人们去配置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环境。

举个例子——土地。

对于刚建国的美国而言,最大资源就是土地,土地充足,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但是缺少人把这些土地开发起来创造财富。

比如改成田,种植庄家,那么就会有粮食等等。

第二个就是需要人去会开发创造财富,知道怎么赚钱等等,就算是给你土地,土地上有很多物产,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开发也是问题,不知道怎么开荒种田,有各种毛皮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可能有矿产你也可能不知道等等。

种植出来的粮食、打猎的毛皮等等都需要能够卖出去,交换物品,这样才能让财富流通起来,粮食卖不出去,堆几年也就没用。

卖钱之后,收入就有了一个可以量化的工具,而且可以买各种新的工具,扩大生产,或者减少劳动强度,自己也可以不用太累。

能够造船,土地上面的木材就变成了财富可以开发,当然木材也用来建房屋和用作燃料。

我们这里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财富,就是可以换成钱的东西,货币这种东西出现之后,能够量化财富。

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写下:

通过自愿交易进行合作

有一个有趣儿的故事,名叫“小铅笔的家谱” ,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自愿的交易怎样使千百万人能够互相合作。里德先生用“铅笔——即所有能读书会写字的大人小孩都熟悉的普通木杆铅笔”的口气,异想天开地这样开始讲他的故事:“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他就讲述制造铅笔的前前后后。首先,木头来自一棵树,“一棵长在北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的笔直的雪松。”把它砍倒,运到站台需要“锯、卡车、绳子……和无数其他工具”。这些工具的制造过程涉及许多人和各种各样的技能:“先采矿、炼钢,然后才能制造出锯子、斧子和发动机;先得有人种麻,然后经过各道工序的加工,才制造出了又粗又结实的绳索;伐木场里要有床铺和食堂,……伐木工人喝的每一杯咖啡里面,就不知包含有多少人的劳动。”

接着,木料被运进木材加工厂,在那里圆木被制成板条,然后把板条从加利福尼亚州运到威尔克斯巴勒,在那里做成这支讲这个故事的特定的铅笔。但这还只是铅笔的外皮,那个铅心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铅。它最初是从锡兰开采出来的石墨,经过许多复杂的加工,最后才制成铅笔的铅心。

铅笔头上的那一圈金属是黄铜。他说:“请想想看所有那些开采锌矿和铜矿的人吧,想想看所有那些运用自己的技术把这些自然的产物做成闪亮的铜片的人吧。”

那个我们叫做擦子的东西在铅笔制造业上叫“疙瘩”。一般以为那是橡皮的。但是里德先生告诉我们说,橡皮只用于结合的目的。起擦除作用的实际上是“硫化油膏”,这东西看起来象橡皮,其实是用荷属东印度群岛(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产的菜子油和硫氯化物反应制成的。

讲了这一大通之后,铅笔说:“有哪个愿意出来反驳我上面说过的那句话:地球上没有一个人知道怎样制造我?”

成千上万参与制造铅笔的人,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需要铅笔去干那一行的。他们中间有的人从未见过铅笔,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每一个人都把他的工作看作是取得他所需要的货物和劳务的方法———而这些货物和劳务则是我们为了得到我们所要的铅笔而生产的。每次我们到商店里去买一支铅笔,就是在用我们的一点点劳务去交换那制造铅笔的成千上万人的一小点劳务。

令人惊奇的是,没有谁坐在中央办公大楼里,号令那成千上万的人,没有宪兵队来强制人们执行不曾发布过的命令,但竟然制造出了铅笔。这些人居住在许多地方,讲不同的语言,信不同的教,还可能互相仇视——但是这些区别全都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铅笔。

土地是这种开发成田的,土地里面的各种矿产,形成钢铁、石化、水泥等等工业制造。

欧洲工业革命的各种创造发明,各种商品工具都在美国得以开花结果。

美国也建立起了一定的专利保护,美国人都是手上拿枪的,不用政府捍卫自己的财产,首先自己就会捍卫自己的财产利益。

纺织、印刷、钢铁、农业机械、枪械、造船业、航运海运、铁路、建筑(混领土)、肉业(美国中下部大草原上的大量的北美野牛大部分都是赶到芝加哥屠宰的)等等。

就算是产权不明晰,是财富,人们还是会去开发的,淘金热。

我们古人有句话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用在财富上面也是可以的。

当然我们得说,美国大开发的历史,呈现出的一个一个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状态,这才是我们感兴趣的美国历史,美国当时的大环境一点都不好,存在着极其多的问题,但是那么多的世界移民参与了美国大开发。

不公、奴役,压榨、对决、争夺、杀人可能都是家常便饭,美国当时秩序状态好一点的也就是城市地区,城市不安定和动乱也多。

作为一个市场学者,在不同环境、理念、制度等等下面人们如何开放资源创造财富,市场如何扩展把人一个一个纳入其中,城市又如何在这种状态下飞速发展,社会和市场又如何回归秩序,之后也就一个货币、产业竞争。

美国后来就是规则和秩序的时代,没什么好说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非常多的震撼心灵的电影都是那个时代的。

《美国往事》、《纽约黑帮》、《教父》、《燃情岁月》、《血色将至》、《乱世佳人》、《与狼共舞》等等。

这种历史感才会非常的厚重,社会复杂,人性才会显示出那么多的挣扎,我们中国现在就是平和的,唯一就是高科技的崛起完成伟大复兴的道路。

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也显示出如此厚重的历史,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美国大开发的时代非常相似。

市场的生长,开始是最重要的,土壤建立,市场就成为人们开发资源创造财富的通州大道,比较历史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商品经济的繁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