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過去那個年代,

人們相對都很單純,也很開心。

世道啊,人心啊,

都還沒那麼複雜,

也沒那麼險惡。

童年,更單純,沒有套路,

總是那麼快快樂樂。

過去那個年代的童年,

也許,

才是真正的童年。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78年夏,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大石山區的都安瑤族自治縣紅新生產隊的小學生在打乒乓球。(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79年6月22日,湖南省衡陽市人民路小學一年級學生在進行心算接力賽遊戲。寧光前/攝 (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乘電動風車是孩子們喜愛的一項遊戲。吳元柳/攝(1979年8月1日新華社發 )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0年2月26日,放爆竹是中國孩子們喜愛的遊戲。(新華社記者 劉向陽/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0年10月29日,山東省榮成縣(現為山東省威海市下轄縣級市)的一所幼兒園,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玩浪船。(新華社記者 嶽國芳/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0年4月17日,玩風箏的孩子。(新華社記者 盧琰源/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0年春節,家屬院的孩子們聚在一起聽收音機播放的音樂,那時的快樂很簡單。(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1年,河北青縣拍攝的小孩。(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2年,江蘇省高郵縣,高郵湖上漁船上玩耍的孩子。(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2年,江蘇揚州,騎水牛的孩子。(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2年5月4日,遼寧省遼陽石油化學纖維工業總公司第十三生活區幼兒園的孩子在做遊戲。(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2年11月2日,孩子們放學後,在海灘找“寶”。長山十八島的海灘上到處可揀到各色的海螺和扇貝,有時還能捉到螃蟹和海馬。(新華社記者 李錦/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4年5月25日,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科技站積極舉辦中、小學生電子計算機訓練班,先後培訓了中、小學生和輔導員300多人。這是28中學生宇文亞玲正在作電子智力遊戲。 (新華社記者 王輝/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5年上海市公平路第二小學的同學在家門口做頂腳遊戲。(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6年7月9日,唐山礦幼兒園的孩子在做遊戲。(新華社記者 趙連升/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88年5月,雲南省昆明市勝利堂前幾個孩子在鬥蟋蟀。(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堆雪人、溜冰、玩爬犁等是冬天裡常見的遊戲。(1989年12月31日發新華社記者 周確/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0年1月,黑龍江兒童在打冰尜。冰尜,亦稱“冰陀螺”,流行於北方地區。(新華社記者 周確/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0年5月23日,安徽省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的小“醫生”正在聚精會神地給“病人”看病。(新華社記者 魯迅承/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0年6月4日 ,河北省廣平縣廣平小學的少先隊員正在製作各種兒童玩具。(新華社記者 李志忠/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2年7月10日,上海市四方鍋爐廠辦的星期日托兒班裡,教師正在帶領孩子們做智力遊戲。(新華社記者 張耀智/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我國第一家設備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電子遊戲娛樂場所——上海南夢宮電子遊戲世界於1993年6月8日正式開業。南夢宮電子遊戲世界共擁有80多臺高科技電子遊戲機,由上海天藝文化娛樂公司和日本南夢宮株式會社合資經營。(新華社記者 夏道陵/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5年5月5日,杭州一個三口之家,父母在指導孩子玩電腦遊戲。在中國大城市,當時的許多家庭購買了電腦,為孩子的智力開發提供了條件。譚進/攝(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7年9月8日,哈爾濱市奮鬥路小學的同學們通過玩“撞擊球遊戲”,開心地領會了動能傳遞原理。(新華社記者 陳凱星/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7年11月22日,北京市萬餘名中小學生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參加CSC電腦家庭教師展示會,瞭解日益普及的電腦基本知識,並體會利用電腦輔助課本學習過程中的雙向交流效果。圖為北京實驗中學的的李靖(右)、李雪(中)和古城中學的韓煒(左)共用一臺電腦,做初一英語填詞遊戲。(新華社記者 徐顯輝/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8年2月6日,6歲的北京小棋手趙紫薔(右)在北京棋院舉行的首屆少年連珠五子棋邀請賽前五輪比賽中,取得了五戰三勝積6分的成績。(新華社記者 程至善/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1999年8月1日,7歲的小姑娘夏夢兒(左)和同伴在北京力邁學校開營的“小足球夏令營”中練球。趙迎新/攝(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00年 4月23日 ,為充實學生們“減負”後的空間,上海市涼城第四小學在週末開展豐富多彩的“開放日”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獨立創新的能力。圖為老師指導孩子們做拼圖遊戲。(新華社記者 趙遠方/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02年10月2日,幾位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在天津科技數學館玩沙擺遊戲。(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03年7月13日,兩位孩子在南京一電腦城玩遊戲。(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05年6月2日,瀋陽市望湖路小學的幾名學生在上網。(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06年7月28日,幾名孩子在杭州市一大型遊樂設施上開心玩樂。(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06年11月10日 ,杭州東園嬰幼兒童館的小朋友們正在玩“十字街頭”遊戲。“紅燈停,綠燈行”,孩子們通過遊戲學習基本的交通安全法規。(新華社發 吳煌/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07年12月18日,南京長江路小學的孩子們在一起玩打彈子游戲。(新華社記者 孫參/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0年12月29日,湖北省宜都市楊守敬小學學生在“跳大繩”。曹禮達/攝(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3年1月13日,南京鼓樓公園上演經典老遊戲,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參與鬥雞、抽陀螺、滾鐵環、踢毽子、打彈子、打四角等老遊戲,在健身中重溫兒時的美好記憶。這是小朋友在南京鼓樓公園玩“捉鰲拜”遊戲。(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3年10月25日,蘇州市善耕實驗小學學生在“滾鐵環”。王建中/攝(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4年1月26日,在廣西賀州市昭平縣走馬鄉聯安村,兩名兒童在“拍洋畫”。劉飛/攝(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5年8月12日,在上海世博會“天下一家”主題活動區,姚穎在玩遠程拳擊遊戲。(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5年5月27日,浙江省武義縣古竹小學學生在校園內體驗翻花繩。(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5年5月30日,長影世紀城開園10週年紀念日後的首個週末,一名小朋友在童年場景回憶景點“7080小屋”玩“跳房子”。(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6年10月4日,一名小朋友參加在廣西柳州市李寧體育館舉辦的狂歡科技娛樂互動嘉年華系列科普活動。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7年2月1日,一個小朋友在索尼探夢科技館內體驗“彩色影子”遊戲。(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8年3月21日,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城區第三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傳唱經典兒歌童謠活動,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邊唱邊玩“丟手絹”。(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攝)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2018年5月29日,湖南省雙峰縣井字鎮中心幼兒園舉辦“遊戲點亮童年、經典伴我成長”主題活動。這是小朋友們在參加拔河比賽。(新華社發 李建新/攝)

過去那個年代,

物質並不富足,

孩子們沒有更多欲望,

關鍵是他們過得非常開心。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如今的孩子,

衣食無憂,

物質富足,

生活在所謂幸福的旋渦裡,

但他們過得是否真正快樂,

也許自己都不知道。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一直覺得,

相對於城裡的孩子,

生長在農村或鄉鎮的孩子,

更應感恩自己的出身和成長。

因為,那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龍應臺 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寫道:

“農村中長大的孩子,

會接觸更真實的社會,

接觸更豐富的生活,

會感受到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

所以更能形成那種原始的,正面的價值觀——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

確實沒有給我知識,

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

悲憫同情的能力,

使得我在日後面對

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

仍舊得以穿透,

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深以為然。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特別鳴謝:

瞭望新媒體

署名圖片來自瞭望新媒體,

感謝所有拍攝者。

祝福大小朋友們兒童節快樂!

改革開放40年,童年去哪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