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

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之前,兵力、土地、資源都遠非袁紹的對手,而那些眼光獨具的謀士,始終堅信不疑的跟隨曹操,他們指出,曹操看似處於劣勢,實際上卻遠非袁紹能比,當年項羽實力隨薔薇,終究不敵劉邦的謀略。更何況,袁紹有十敗,而曹操有十勝。


知己知彼   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

知己知彼   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


所謂“十勝”,即十項檢驗政治領袖優劣的標準。這十項是:

1.待人處事:袁紹重視繁文縟節,講究形式;而曹操出於自然毫無做作,這是第一勝——“道”勝

2.政治號召:袁紹割地稱雄,形同叛國;曹操奉戴天子,名正言順,這是第二勝——“義”勝

3.管理方法:袁紹政令鬆弛,權力不彰;曹操重紀律,講制度,這是第三勝——“治”勝

4.用人舉才:袁紹心多猜忌,對屬下不信任;曹操用人只問有無才幹,用了之後則深信不疑。這是第四勝——“度”

5.謀略決斷:袁紹遇事遲疑不覺,錯失良機;曹操行動果敢,臨機應變。這是第五勝——“謀”勝

6.領袖魅力:袁紹喜歡高談闊論,追求外在形象;曹操待人推心置腹,不重虛名。這是第六勝——“德”勝

7.道德聲望:袁紹對民間疾苦,忽略不予重視;曹操恩澤遠播,贏得百姓聲望。這是第七勝——“仁”勝

8.識人能力:袁紹左右的官員明爭暗鬥,打小報告風氣盛行;曹操用人有一定法則,不為讒言所惑。這是第八勝——“明”勝

9.法治制度:袁紹是非不分,沒有標準;曹操是非分明,令行禁止。這是第九勝——“文”勝

10.軍事才幹:袁紹喜好虛張聲勢,不合兵法;曹操能以寡敵眾,用兵如神。這是第十勝——“武”勝

袁紹的這些缺點,在日後與曹操的官渡大戰中,終於一一暴露,風雲一時的袁紹,果然後勁乏力,大好江山拱手讓給了曹操。

在戰場上,最為軍中最高決策者的將帥們,有時很容易被眼前的形勢所困,若做不到知己知彼,則決策中的失誤在所難免,謀略更無從談起。曹操之所以能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戰勝袁紹,關鍵在於此————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   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