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給中國取名叫「中華」,這個「中華」到底是什麼意思?

樂呵峰尚


中華,長期以來用來代指中國。也就是說無論朝代如何更迭。歷史如何發展,我們都是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中者,天下之中也。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有這麼一個認識:華夏民族位於天下之中,再加上東夷、西狄、南蠻、北戎等四方少數民族。構成了中國古人意識中的世界。這一世界觀長期的存在於中國文化及中國人的思想之中。

華者,意為華夏也。華與夏同意,可以通用,是古代周王朝時期為了區分自己與四周蠻夷等少數民族而自稱的用詞。



因而古人便形成了這樣的世界觀——天圓地方。中華居中,四方之地分別住著東夷、南蠻、西狄、北戎等其他部落民族。

因而中華也代指中國。可見中國的別稱相當的多,這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歷史的悠久和中國文化的繁榮,以及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時期對於中國、對於華夏民族這一身份的認同感。

因此採用中華,這一用詞指代中國並非由秦始皇創立,而且在更為悠久的先秦時期便已經成為了你沒意思中的共識和常用的表達。



隨著歷史的長河不斷向前,中華的範圍不斷擴大,而四方夷狄等少數民族的範圍不斷縮小,不斷的交流和碰撞促進了中華與四方少數民族的融合與發展,最後形成了今天更為廣泛的中華。也形成了更為廣泛的中華民族這一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名詞。

中華民族這一名詞是由梁啟超先生於1902年最先提出的。打破了漢族與55個少數民族之間的歷史隔閡。才有了我們今天相親相愛的56個兄弟姊妹。


珞珈山的貓


我想大家要分清“華夏”、“中國”、“漢族

”、“中華民族”這四個詞的含義和來源。而且,“中華”這個詞也並不是秦始皇給取的。

“中華民族”

首先,我要把“中華”和“中華民族”分開來講。

“中”的本義為當中、中間。古代華夏民族在黃河流域一帶建立國家,以為居天下之中,是位於中心的國家,故稱中國,又稱中華、中原、中土。後來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的地區都稱作中華或中國。

而“中華民族”則是一個晚近的詞。它是1902年,由梁啟超先生首次提出來的。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對“中華”一詞的內涵做了說明:“立於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為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

五四文化運動後,“中華民族”這個詞變得家喻戶曉。

“華夏”

漢族的前身是華夏,“華夏”它不是部落概念,也不是宗族國家概念,也非朝代概念,它是一個民族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概念。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

華夏族是以炎黃二帝兩族為主的族民,因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華山為中心而得名“華族”。後來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發生了劇烈的衝突和戰爭,逐漸融合為“華夏民族”。

華夏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地域上的概念,一個是文化上的概念。


地域上來說,就是黃河流域的“河洛地區”;文化上的概念,《春秋左傳正義》有云:“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漢族

漢族是外族對華夏族的稱呼,稱謂始於漢代,並沿用至今。

《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

“中國”

古代的“中國”和近現代以來形成的中國概念是兩回事。

在西周王朝時,“中國”指的是“中央之國”!大概距今三千年前,周公在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這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處。

另外,先秦文獻《尚書》、《詩經》也出現過“中國一詞”,如《大雅·民勞》詩云:“惠此中國”。但這裡的中國,為“國中”之意。

直到東周,才作為一個專稱,指的是黃河下游的一個地理概念,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史記》中也有夏商周“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的記載。

《孟子·滕文公上》載曰:“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莊子·田子方》曰:“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

這些都說明,上古時期的“中國”,指的是中原地區。

後來,隨著國家的統一和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也不同。在統一時可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有些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會自稱“中國”,如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中國”,把北方叫做“魏虜”;而北朝則也自稱中國,把南朝稱為島夷。還有就是清朝,處於清政府管轄的所有領土,均以中國為代稱。

在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才專指國家的全部領土,不做他用。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楚雲卿


“中華”並不是秦始皇發明,中國早在周代就自稱“中華”

“中華”是今天我們中國人的國號和自稱。

“中華”的“中”字很好理解,就是世界中心的意思。古人認為這個世界天圓地方,而自己則處於世界的中心位置,所以管自己居住的地方叫中原或是中國。

(先秦時期的天下觀)

而“華”這個字來源有兩種說法:

一是起源於華胥氏,此人被認為是炎黃之祖。

二是指中國人服飾華麗,有別於蠻夷。

不過“華”在春秋之前使用的並不頻繁,周代的中國人更喜歡用“夏”來自稱。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而下夏天也是一年四季中最盛大的季節。所以在秦朝以前人們主要用“夏”來稱呼中原諸國。春秋時的中原各國皆以自稱“諸夏”。

“華”這個字在春秋以前是跟“夏”一個意思的。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諸侯國自稱“諸夏”,稱呼其他民族為“蠻夷”)

從春秋時期開始“華”和“夏”開始連用,“華夏”一詞開始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不過要糾正的一點是,我們很多電視劇描寫先秦時的中國人管自己叫“華夏族”,這個情節是錯誤的。

當時雖然已經出現了“華夏”這個詞,但是周代的中國人是不會這麼稱呼自己的。周代的中國人還是以自己所屬的諸侯國自稱,比如說齊國人、趙國人、魏國人、秦國人等等。

至於民族方面,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各國人對自己稱呼應該是“夏人”。

在秦朝以後“華”開始替代“夏”字成為中國的名稱。在元末朱元璋推翻蒙古統治者時就打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不過“中華”這個詞在古代還是主要指民族,包 括“華”“夏”“漢”都是描述今天的漢族人的。

直到近代,“中華”才開始指代整個國家,成為我們這個國家的名字。


千佛山車神


中華,宙宇中心放光華,人達一心態後的心理狀態!

中華,中字為口中加一豎。口字表四方,八卦,有形,大地,萬法,妙有!一豎是一心,一貫三極,通天達地,一真,無形,真🈳,本來!華字,即能源輝發,放射光華之義,即🈚生🈶,化生出十方世界也!

中華,元中華放,即人祖中華的真實名諱!元即根,中即本,華即光,放即萬相!故,中華即宙宇一棵大的靈樹也!

更應該明確指出的是,人祖中華,又名祖人,靈祖,德者,真牛,中華國牛郎.........,已經在人間現身,歸隱一萬餘年後,迴歸到人世間,即中華復興!

人祖的歸來,是人類進入末法時期的必然結果,亦是人祖操控人類社會的人天地三界大盤的結局!否則,人類的二元對立社會必將毀於一旦,自取滅亡!

人類已經跨入新時代,人類即將告別舊世界,喜迎新世界,進入貢天下時代,靠的是什麼?如果是靠西方所謂的文明,強取豪奪,以大壓小,以少治多,霸道橫行式的統治方式,地球造於二零一二年滅亡了!

是人祖的歸來,才拯救了人類,並將繼續改天換地,重鑄人倫,建立人間天堂,把人類引領到宙宇的更高維度,使人類徹底離苦得樂!

讓我們這些中華子孫,龍的傳人,認祖歸宗,隨順人祖,喜迎春天,創造出一個新世界吧!



百合佳園


據我所知“中華”一詞跟秦始皇沒什麼關係!

我們國家有很多名字“華夏”“九州”“神州”“中國”“中華”“中原”等等,這裡面每一個稱呼都曾代表我們這個國家出現在歷史的各個時期,其中每一個稱呼也有其特定的含義和來源,我們今天就稍作解釋。

首先是“九州”,九州是最早作為我們這個國家指代的名詞,也是以地理來規定的我們這個國家。今天我們所知的九州最早是記載在《尚書》中的《夏書·禹貢》,其中把天下分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九個地區,其大致範圍為北有燕山山脈和渤海灣,南至南海,西至隴東高原。九州的劃分一說是黃帝劃分在今洛陽地區得到河圖洛書之後進行的劃分,一種說法是大禹治理洪水之後進行的劃分,但無論是黃帝還是大禹都是在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之前的人,而九州的概念也隨著中國“朝代”的出現而神聖化和政治化,出現了象徵天下九州的“九鼎”。九鼎的轉移也代表著朝代的更替,商滅夏九鼎遷入商社,周滅商九鼎遷入洛邑。對於九鼎的重視程度在周朝達到了鼎盛,周武王滅商之後遷九鼎入洛邑,祭告天地於嵩山宣告周人得到天命,周公制禮作樂規定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九鼎,其他諸侯一次遞減,今天我們說“定鼎天下”“問鼎中原”“一言九鼎”等等都來源於此。而九州的概念在物化為九鼎以及我們國家疆域的增加逐漸淡化,不過我們今天還是能看到九州在我們國家的存在,比如河北簡稱“冀”以及河南簡稱“豫”都是來源於九州的劃分!

“華夏”的出現相對於九州略晚,甚至晚於“中國”。因為最初的華夏其實是“夏”,到了春秋戰國才首次出現華夏一詞。今天能發現的“夏”最早是在商朝的甲骨文中,然後就是西周的一些青銅銘文中,不過在這些裡面沒有華夏一詞,只有“夏”。比如《逸周書》中周武王病逝前對周公的一段談話中就說“叔旦恐,泣涕其手。王曰:“嗚呼,旦!我圖夷,茲殷,其惟依天,其有憲命,求茲無遠。天有求繹,相我不難。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途,北望過於有嶽,鄙顧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其曰茲曰度邑。”這裡周武王說洛陽這個地方是“夏人”的居住地。而到了春秋時期則出現了夏與華通用的情況《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

,夷不亂。而華和夏的定義則有以下解釋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頤《偽孔傳》:“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說文》:華,榮也。夏,中國之人也,珿中原之人。總之就是華代表衣冠禮儀,夏代表大國過著中原人。所以華夏的意思就是“遵從衣冠禮儀的大國(中原)人”,所以在春秋時期因為秦人不習中原禮儀而被稱之為“西戎”,楚國本是個“子爵”在給自己升級為“王爵”時也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意思就是我是蠻夷不用遵守華夏的禮儀!

“中國”,今天所知的最早的“中國”兩字是出土於陝西寶雞的青銅器“何尊”。何尊用122字銘文講述了發生在西周初年最重要的事件。首先是“唯王初壅,宅於成周。 ”這是周朝首都“成周”第一次出現。“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裡就是中國的第一次出現,只不過之力的“中國”是周武王“廷告於天”的都城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地區。周武王說洛陽“無遠天室”是距離上天最近的地方,周公說這裡是“四方入貢,道里均”都表示這裡是“天下之中”,周時還是實行的分封制,周天子雖然號稱天下之主也是有“國”的即周天子直接統轄地區,那麼周朝在天下之中建立國家,所以周朝稱自己的新都洛邑為“中國”,這種概念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依舊存在,《春秋左傳正義》記載“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我自夏以後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這樣一說就更清楚了周人視野中的“中國”就是洛陽地區。漢朝班固在《漢書》中說:昔者周公營洛邑,以為在於土中,諸侯藩屏四方,故立京師。其後隨著“華夷之辨”中國從河洛盆地走出開始指代我們這個國家。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中華”,文獻中最早顯示中華是在漢晉時期。隨著漢武帝北擊匈奴開始,周邊少數民族在中國武力和小冰河期造成草原生存困難,於是他們開始主動內附成為漢朝的一部分,三國西晉初期時這些少數民族又被用來作為士兵征戰和奴隸,到了西晉末年在統的《徙戎論》中首都洛陽周邊地區的關中已經是“且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在西晉內部爆發八王之亂時,戎狄趁機攻佔洛陽,晉室倉皇南渡,其後圍繞洛陽地區的爭奪成為晉與戎狄之間的焦點,在一次東晉收復洛陽之後大將桓溫上了《請還都洛陽疏》,其中出現了“自強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裡面就有“中華”一詞,這裡的中華指洛陽地區或者中原地區。


雲星午夜


在史料中並沒有查到秦始皇給中國取名“中華”的相關記載,所以,秦始皇是否給中國取名“中華”一事無法確認。

最早可查的“中華”

能夠查到的“中華”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

當時,五胡亂華,西晉滅亡,東晉偏安江南,桓溫希望北伐收復舊都洛陽,就上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東晉名將桓溫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到“中華”,很明顯這裡的“中華”主要指河洛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桓溫之所以用了“中華”一詞,主要是當時漢民族的民族意識大覺醒,當時“中華”的漢人被“五胡”殺戮的很慘。從此之後,“中華”一詞開始在大量的文獻中出現。

桓溫之所以使用了“中華”一詞,主要來源於中國的另外兩個稱呼“華夏”和“中國”。

“華夏”的來歷和意義

《尚書·周書·武成》中有一句,“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是最早使用“華夏”一詞的記錄。《尚書》中的華夏主要代指周王朝。而在《左傳·定公十年》中也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記載,已經開始將“華”和“夏”作為對等的稱呼了。

《春秋左傳正義》中對“華夏”作了解釋,“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而在《偽古文尚書(偽孔傳)》中有跟《春秋左傳正義》類似的解釋,“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這兩本書都是晉朝人所著,對“華”的解釋是一致的,都是指精美的服飾;而“夏”雖然都是大的意思,一個卻是指“禮儀”,另外一個指“大國”。個人的看法,應該都是說的“禮儀”,禮儀中包括征伐制度,規定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攻打懲罰某一個國家,暗示中央國家的強大。

關於華夏,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說是得自於秦嶺和漢江。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稱秦嶺為華山,漢水為夏水,因此,合稱“華夏”。不過,奕天認為這種說法不太靠譜,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根據對多部古籍的綜合理解,西周及春秋時期,稱呼那些遵循周禮、恪守信義的諸侯國人,稱為華人、夏人,通稱為諸華、諸夏,這個在很多典籍中都有出現。而對於那些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或者不是周王朝親族,如“王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則被視為“蠻夷戎狄”。縱使是周王族的吳國,因為不守周禮,擅自稱王,一樣被視為“蠻夷戎狄”。有名的楚國,更是因為不遵守周禮,而被稱為“蠻夷”。

更有趣的,是在先秦典籍中,對一些諸侯國,一會稱其為“中國”、“華夏”,一會又被視為“四夷”,稱呼的改變說明了周王朝對這一諸侯國的態度,守禮就是兄弟,不守禮就視之為蠻夷。甚至軒轅黃帝后裔的諸侯國,都被視作“蠻夷”,有趣吧。其實,這也說明了,很多被視為蠻夷的民族,同樣是炎黃子孫。

可見,“華夏”最初的含義,應該就是“服章之美”和“禮儀之大”。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華和夏的意思也越來越不加區分,成了同義字,既可以合起來用,也可以分開用。

“中國”的來源及意義

在眾多的先秦典籍中,都有“中國”一詞,一般指天子所在的都城。眾多古人對此做解,“中國,京師也。”,“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這就是“中國”最開始的意思。其實也好理解,天子在哪裡,哪裡就是天下之中。

華夏族的代表就是天子,而天子之國必須是天下之中,又多建都於黃河中上游的南、北兩岸,這一帶就逐漸有了固化的稱呼“中國”。而以天子之國為中心,四方不遵循禮儀的部落、國家就被稱之為“四夷”。

如果古人墓冢出土了上面這些東西,即“九鼎八簋”,那他居住的地方,所在的國家,基本上就可以認定是當時的“中國”。

再之後,中國又發展出了“中土”、“中原”、“中州”、“中夏”等同義詞,直到晉朝出現“中華”之稱。

“中華”一詞意義的演變

晉朝時,“中華”自然還是指以河洛為中心的現代的中原地區。東晉的北伐,也是以收復“中華”為目標。因為北伐的目標是“五胡”,漸漸的“中華”也開始指代中原地區的“漢人”,之後又泛化為全體漢人。其他的稱呼,也都有類似的演變。而地域上,也逐漸代表了整個國家所統治的區域。

宋之後,對外開始以“中國”對外自稱,原因是北方有個強大的遼國,後來還有個西遼。其實這時候,還是有自詡天下之中的意思。到了清朝,也開始使用“中華”對外自稱。滿人當時自稱“中華”,有點怪怪的,畢竟中國有天下之中的意思,而中華,跟華夏是緊密相連的,民族的意義更強烈,可能是滿清已經發現了民族大融和的重要性吧。而到了民國和現代,直接將“中華”放到了國名中,才有了現代“中華”一詞的含義。

近代,有了民族的概念以後,漢人就以“中華民族”自稱;後來演變為五大民族的合稱;新中國建立,“中華民族”才發展到了現代的意義,成為了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合稱。“中華”一詞,才具有了現代的所有意義。


奕天讀歷史


秦始皇應該沒有給中國取名“中華”。《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若使遊步於中華。”應該才是“中華”的最早記載,但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中華”指的是中原魏地一帶,並沒有代表整個中國版圖。

“中華”的由來應該是“中國”和“華夏”分別取了一個字拼成。“中國”來源於西周初,“何尊”記載周武王說過“餘其宅茲中國”幾個字,這個“中國”指的也不是全中國,而是中原一帶。因為商朝就稱為“中商”,而西周也把中原以東叫“東國”,以南叫“南國”。可見這個“中國”主要還是方位概念。

“華夏”的“夏”也來源於商末周初,牧野之戰之前,周人自稱“夏”,《尚書》多處可以證明。到春秋時期“夏”又稱“華夏”,“華”和“夏”其實是一音之轉。“華夏”和“中國”漸漸混同,一方面代表的是中原地區,一方面又代表周人控制的勢力範圍。我們一般都比較熟悉後者,在古文獻中前者偶爾也出現。

比如開頭說的“若使遊步於中華”,“中華”指的就是中原地區;而我們熟悉的關雲長水淹七軍,《三國志》說他“威震華夏”,實際上指的也是中原地區。因為前面還有一句‘’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這幾個地方都是今天河南一帶,不可以割裂來看。


林屋公子


秦始皇給中國取名叫中華,中華是什麼意思?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成立於約公元前二十世紀,國人稱為夏族或華族,或叫做華夏。中國意為中央王國,。西邊叫做西戎,東方叫做東夷,北方曰北狄,南方曰南南蠻。注意,這些叫法都含有鄙視、蔑視的意義(事實上四方也確實落後矇昧)。中華的意思就是中央王國,華夏一族。以後經過兩千多年的民族大融和,中華的內含和外延都有所擴大。(對不起,多打一個南字)


老頑童374236889


首先要弄清中華二字的含義,中即中原,華即華夏。中華一詞出現甚早,源自於中國古代華夏族起源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發達,歷史悠久,因此稱該地為中華,也稱為中原,古籍文言文裡的“中國”同義。中華在歷史上即指居於中原地區的華夏族,漢代之後也稱漢族。在海外的中國人被稱為華人,即源自華夏族稱,近代以前,中華即華夏。

近代以來,中華的含義和範圍拓展,已經不單指華夏族了,而是中國56個民族所組成的共同體的代稱。必須指出,現在的中華與近代以前的中華,是有區別的,近代以前的中華,單指華夏族,即漢族,近代以後至現在的中華民族是包括主體民族華夏族和其他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的。


聊齋書生


答:中是中原,華就是歸納十方。中華就是大地都歸納我。

這個就是中華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