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途岛海战只打了五分钟?

第一军情


在二战中波澜壮阔的中途岛海战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在美军的舰载机到达日本航母上空时,只要再有五分钟时间,日舰上的所有飞机就可以全副武装地起飞攻击。这种说法出自中途岛海战的幸存者“渊田美津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人们的信服。不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只不过是一个旧日本军人的自我安慰罢了。传说中的“命运的五分钟”实际情况如何呢?

(渊田美津雄)

旧日本海军在偷袭珍珠港以后,企图进一步入侵,占据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途岛就是珍珠港的前沿,日军为此组织了一支相当强大的舰队来犯。战役开始时,日军四艘航母的舰载机连续几次轰炸扫射了中途岛的美军,但是紧接着美军的飞机就一波接一波地来找日军航母,让指挥舰队的南云忠一十分紧张。

按照“五分钟”的观点,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接连打下了很多来袭的美军战机,因此日军放松了警惕。在对付美军军舰还是继续轰炸中途岛的决定上,南云忠一犹豫不决,频繁地让人员为飞机更换鱼雷和炸弹,结果不仅耽误了时间,还导致了机库里面到处都是致命的爆炸物。甲板上排满的飞机也比美军摧毁了。

但是,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给出了不同的事实。首先,虽然日军在中途岛损失了4艘航母,但是飞行员的伤亡人数却比较小,如果真的像渊田美津雄说的,那些飞行员不应该全报销了吗?而其他飞行员的证词,也证明当时许多飞行员在待命,并没有准备出击。

而且,根据美军飞行员的记忆,当时对日本海军展开攻击的美军轰炸机,并没有看到日军航母甲板上堆满炸弹和飞机,即是说再给日本50分钟都不一定能放飞所有舰载机。由此可见,原先的观点不正确。“五分钟”决定命运的说法实际上是描述者本身的一厢情愿,感觉如果没有这一点点厄运,自己就不会失败了。这是历史不能允许的,更是世界和平不能允许的。


利刃军事


上世纪50年代日本海航军官渊田美津雄出版了一本名叫《中途岛海战》的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到:当美军舰载机向中途岛投下炸弹的时候,4艘日军航母甲板上的第二波舰载机,只要再过上5分钟就可以起飞了。但让人没想的是,美军提前发动进攻,直接打断了日军的军事部署,左右了战争的胜负,所以这关键的5分钟被叫做“命运五分钟”。

一些专家后来分析得出这样的观点,所谓的“命运五分钟”根本是无稽之谈,这只不过是日本人为了遮羞,给自己找失败的理由,而造谣美军好莱坞式刺激心理的一种产物,而日本海军真正失败的原因则是,战略战术上的重大失误,许多细节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失误,比如日本海军的“筑摩”号战列舰并没有及时侦查到美军航母起飞的动态等。另外,有资料显示,美军舰载机开始发动攻击时候,日军航母甲板上仅仅只有4架战斗机,而这些战斗机在进行反击的时候,已经在半个小时之后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战场环境混乱,日军“赤诚”号航母遭到了美军3架轰炸机的重点照顾,而最终只有一枚炸弹击中了这艘航母,但就是这样一枚炸弹给“赤诚”号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决定了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失败的命运。这样的因果实在是耐人寻味,不得不让人怀疑那些历史上看上去充满变数的战争,其实从一开始都已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第一军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在短短15分钟内,美军炸沉了日军3艘航空母舰,战役大局已定。

资料这么写:10时24分,企业号的3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分成2个中队分别攻击赤城号航空母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


赤城号遭美国海军3架SBD式“无畏”式攻击,2枚炸弹投中,一枚命中了中部升降机附近并贯穿飞行甲板于机库引爆;另一枚则是近矢弹,擦过舰艉后方甲板并破坏了舵机。当时机库内,正在进行舰上攻击机的加油,与将陆用炸弹改换装攻舰炸弹的挂弹作业。区区一枚炸弹的爆炸,引起了连锁爆炸,火灾一发不可收拾。



加贺号则被命中5枚炸弹,其中一发直接命中舰桥,舰长冈田次作上校以下的舰上主要军官绝大部分当场死亡。航母也是燃起大火,最终引起军舰爆炸,断成两截。



苍龙号也被3枚炸弹击中。炸弹平均的落在3座升架机前,连续引爆了停在甲板上正等待起飞的战机,堆积在甲板上的炸弹鱼雷,全舰陷入一片大火。

前后只有15分钟,3艘航母都被重创,战局已定了。

日军的航母防御力太弱,和鸡蛋壳差不多!

这也是过分强调进攻的恶果。

飞龙号攻击的美军航母,遭受两轮攻击才沉没!

之前,这艘航母刚刚在海战中被打成重伤


萨沙


其实应该说决定胜负的只有五分钟,因为再给南云忠一五分钟,四艘航母上的飞机就能起飞了,结果此时美军航母上起飞的33架轰炸机此时就正好杀过来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对于这五分钟的说法,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提到,但是到底是事实还是日本为了使这次失败不那么难看而特意说的,很多专家倾向于后者!

当时抛开山本五十六的特混舰队,南云忠一的舰队包含苍龙、飞龙、赤诚、加贺四艘大型航母,这是日本海军的一半以上的家底,因为大型航母才六艘!

为了中途岛也是下了血本,占领了中途岛日本舰队的攻击圈就能辐射到美国西海岸,日本相当清楚美国的工业能力,因此极力为自己争取时间。

为何这个五分钟说法难以站住脚,因为当时对于对决的美国舰队是否有航母这个情况南云忠一并不清楚,因此当时的飞机主要是去轰炸中途岛的。

等到收到消息美军舰队中发现航母的时候,南云忠义立马下令把轰炸机上的好不容易刚换上的高爆炸弹换成鱼雷,后面又收到消息称可能是误判,大型舰只可能是补给舰!

于是南云有下令暂停换鱼雷的操作,在轰炸中途岛的高爆炸弹和攻击航母的鱼雷之前犹豫不决,害惨了换弹工兵.


结果等到美军轰炸机来到跟前的时候日本航母上一片狼藉,炸弹,鱼雷堆在甲板上到处都是,其实美军飞机扔下的炸弹命中不多,但是一颗炸弹在甲板上爆炸引爆了其他炸弹,因此没多久南云忠一的四艘航母除了飞龙号其他都沉了,不过最后飞龙号也被炸沉!

其实按照当时情况,再给南云半个小时估计也不够,换弹和清理甲板上的炸弹五分钟怎么够?

不管说法如何,日本注定是要战败的!拿什么和土豪拼,而且日军罪行累累,怎会不败!


飞鱼小侃


中途岛海战完全可以作为墨菲定律非常生动的例子,美国佬的遭遇好到爆棚,就当时现场的战斗力来说,日本鬼子碾压美军不成问题,然而山本估计是孙子兵法研读太多,玩出一大堆花样,比如分兵合击,还有佯攻,作战方向欺骗。太多太多。然而美国佬已经破译了鬼子的联络密电,鬼子那种执拗性格真的是害己不浅,直到战争结束,日本鬼子都没怀疑过自己的电报是否被破译。山本就算那里翻更斗竖蜻蜓,做鬼脸,对美国佬来讲,完全和裸奔一样。然而尼米兹毫无办法,实力差一大截,当时美国几乎要养活全世界,还是以大西洋那边为主。战前约克城号航母已经受伤,应该要维修几个月,然而人定胜天,美国人也拼了命啦,不到一周,就让约克城号勉强可以出动。而鬼子空袭珍珠港时,企业号又非常幸运的不在港内,捡了一条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伎俩都是徒劳。然而,美国人的好运还不止如此,双方其实都完全舰船没有见面,都派出了侦察机,发现美国航母的日本飞机无线电故障,没能先发制人。日本人投机取巧的97舰攻本来是好设计,鱼雷轰炸,俯冲轰炸两用。可是因为情报瞬息万变,南云前后下达了几份几乎互相矛盾的命令。在那样关键的时刻,日本人拼了命的装鱼雷,又卸鱼雷,装炸弹又卸炸弹,甲板上摆满了炸弹,极大的增强了美国炸弹的爆炸效果。其实真的关键的不是几分钟,甚至只是那几十秒钟。日本还有当时战力超群的零式战斗机和作战经验丰富非常的高超飞行员。笨拙的美国鱼雷机首先赶到战场,几个波次,几个中队,基本被零式全歼,南云感觉飞行员击落还是太慢,命令高空掩护的战斗机也加入到低空消灭美军鱼雷轰炸机的行列。毕竟战舰挨一发鱼雷还是比较不爽的。一般来说,一锤定音的是鱼雷,不是航空炸弹。平时都是俯冲轰炸机有点带着骚扰的味道掩护鱼雷轰炸机的,可是这一次,美军那些悲催的鱼雷机飞行员几乎全部牺牲。然而他们的血没有白留,当高空俯冲轰炸机赶到战场,他们遇到的是基本没有战斗力拦截的神级条件,巨大的目标上还摆满了增强爆炸输出的各种鱼雷,炸弹,当他们开始投弹的那几十秒,那种如同末日魔王肆虐的战争惨状已经注定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命运。美国人在装备落后,士气低落,训练不足的情况下,打出了一个足以永载史册的战争奇迹。附带杀伤是,倭国联合舰队那无法用价值衡量的技术娴熟身经百战的飞行员,只能眼睁睁看着母舰起火爆炸,他们无处加油,无处降落。只能去海里喂鱼。美军1.5艘航母大胜鬼子四艘航母后,飞龙号的山口少将指挥若定,给了约克城号一堆炸弹,稍微挽回一点点面子,然而接下来的是他孤立无援面对那性能落后却铺天盖地的美军飞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舰起火,慢慢倾覆沉没!美国佬出色的损管几乎挽救了约克城号,可以让日本鬼子更气急败坏的,他们扑灭了大火,扶正了舰体倾斜,然而鬼子的潜水艇让这个希望成了泡影。不管怎么样,美军难以想象的大胜,


联合国喷委会副秘书长


这里的回答都是乱七八糟的。中途岛不是遭遇战,而是成功的战略部署的结果。双方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斗胜利,可以说是以伤换伤。但结果完全不同。从战略上,美国在珍珠港之前就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码,为了不暴露而故意让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这是政治需求,当时的美国国会不同意美军参战,而珍珠港是促成对日宣战的契机。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军航母离港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故意离港避难,只是造成的损失过大,超过了美国的预料。

中途岛战斗也是全盘策划出来的结果。双方都取得巨大胜利。双方为取得制海权,都在寻求对方主力舰队决战。美国有破译密电码的先机。战前就了解日海军的动向,以一个舰队伪装航母舰队作假诱饵,吸引日军航母飞机来轰炸。日机出击以后,美机偷袭了无保护力量的日航母。战后日航母3沉一伤,日机完成任务返航以后无航母着陆,全部坠海损失,彻底失去海上争霸力量。包括后来的击毙山本五十六座机,也是破译密电码的成果。

中途岛是二战的一次转折点。


实现一个晓目标


从南云的宦途来看,当时日本人自己也不同意五分钟的说法。抛开一切偶然(密码被破译)必然(日美国力差距)因素,南云是不称职的。即便日侦察机一开始没发现美航母,南云做为高级指挥员就应该判断出美航母来了。而且做为当时各海军强国标准战术,敌人的鱼雷机来了,那俯冲轰炸机也快到了。


飞毛腿154908437


5分钟这种说法还是有疑问的,暂且不论真实性,但日军主要有几个大的战略失误:一是情报被破译,不过这不是日军意料之中的;二是战前战略目的就非常模糊,到底是占领中途岛还是仅仅解除中途岛武装,占领之后呢,日军在战术上往往设想很详细,想要达成全部目标,但战略上就是典型走一步看一步;三是分兵导致兵力优势不明显,主力攻击中途岛时,还分兵阿留申群岛,战列舰队又远远甩在机动部队后面看热闹,一直将机动部队作为战列舰队的附属,多用于诱饵;四是指挥协调,敌机来袭时,零式像苍蝇见了翔一样扑上去,导致舰队上空出现真空,被SBD轰炸机捡了大人头


风之骄子54937411


1942年6月4号早7:10因侦察机没能发挥美国航母,日方指挥官南云命令将赤城号和加贺号航母上攻击机上打算攻击美航母的鱼雷换成对了地攻击的炸弹,准备对中途岛进行第二轮轰炸,7:15发现美国航母,又将炸弹换鱼雷,换下的炸弹还堆放在甲板上时,美机来袭,美国炸弹引爆了加贺号和赤城号上的炸弹,两艘航母被废。被称为“上帝给的五分钟”。


晓麟


其实这是个是日本人自己编的,有一种自我安慰,天命不在我的感觉,实际上当时的操作流程来讲,再给他们半个小时一样。关键还是在之前的一些主官的判断失误和舰载机应用的一个不合理。这点在站前的演习推演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已经被击沉的战舰居然认为不可能实现,又重新复活。所以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过遇上美军,之后手足无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