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票據

談一談票據

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公司甲向公司乙購買一批原材料,價值一個億,公司甲因為有一筆應收賬款大約1.5億沒有收回來,問公司乙我沒有現金怎麼辦,給你開個商業承兌匯票吧。公司乙覺得商業承兌匯票風險太高,不同意。於是,公司甲提議開個銀行承兌匯票,公司乙為了完成銷售,也覺得銀行承兌匯票沒啥風險,就同意了。

於是公司甲就去自己開戶的銀行,申請開一張銀行承兌匯票,額度是一個億,意思就是說:“我現在做生意週轉不開,可以幫我做個信用擔保嗎?在這張票面價值一個億的匯票到期後,你們無條件承諾對付這張票據”,銀行也不傻啊,我給你開了這張銀行承兌匯票,萬一到了承兌日期你們沒有給我一個億,但是我必須給乙公司一個億,我豈不是會虧?公司甲就說了,你也別怕呀,你看我在你們銀行還有3000萬的無限制存款不是,這個做保證金。我們業務交往這麼久了,怎麼還不相信我們。來,你看,這是我們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你看,我們有1.5億的應收賬款,其中9000萬在這張銀行承兌匯票到期之前就可以收回,到時候直接存你們銀行,絕對安全。

銀行一查,哎,確實不錯,一想,這事情能做,3000萬先限制了做保證金,9000萬在我承兌這張票據之前就到我銀行賬戶了,如果公司乙現在就來貼現,我只需要給他9500萬,但是到時候甲還是要給我一個億,我就賺了500萬的費用,如果公司乙不貼現到期後我給他一個億,但是我賺了公司甲的手續費,而且他這保證金就妥妥放我這裡不動了,還可以增加企業和銀行的互動,行,幹。於是在公司甲和公司乙、銀行之間的一張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就產生了。

今天我們的主題就圍繞銀行承兌匯票的市場功能展開。為了瞭解銀行承兌匯票我們得從票據的一般功能談起。

一、票據的一般功能

任何一個事情的存在都是有價值和作用的,只有我們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達到渾然天成的地步才能說我們掌握了這個事情,當然這個過程比較繁瑣,不是那麼容易達成,但是也是有跡可循,可以做到的。

唯有不斷的學習、思考、碰撞,才有可能產生新的靈感,才能有所進步。

票據的功能有什麼呢?

①支付功能。這個最基本的。

②匯兌功能。是指某一國貨幣所具有的購買外國貨幣的能力,通常出現在外貿相關的業務中。

③結算功能。主要體現在債務的抵消功能上。

④信用功能。票據的當事人可以憑藉自己的信譽,將未來才能獲得的金錢作為現在的金錢來使用。

⑤流通及融資功能。票據都有一定的期限,如果期限未到,持票人可以把票據換成現金,另外票據的轉讓無需通知其債務人,只要票據要式具備就可以交付或背書轉讓票據的權利,這就是票據的流動性。這也引申出了票據的第二個功能,也是非常強大的一個功能:融資,即融通資金或調度資金。票據的融資功能是通過票據的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來實現的。

我們需要注意這五個功能並不是獨立的,而是彼此緊密相關,互為依據的,核心就一句話:票據是一種延期支付手段,延期+支付。

二、銀行承兌匯票為什麼能實現?

在商業往來中,一個事情能存在,特別是長期存在,一定是這個事情的參與方都是受益者,不然,只要有一個參與者利益受損,一定進行不下去。

那麼在銀行承兌匯票這個事情中,各方是如何獲利的呢?

①買方,也就是出票人。

現有資金不夠但是又想開展業務,利用延期付款,以有限的資本購買更多的貨物,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營運資金的佔用,有利於擴大生產規模,相對於貸款融資可以明顯降低財務費用。銀行承兌匯票能夠節省企業的財務費用,至少節約一個利息支出。

②銀行,也就是承兌人

想到銀行開承兌匯票,先要有銀行的授信,授信的門檻和貸款的申請條件基本是一樣的,就是說企業基本要有資格能從銀行那裡貸到款,銀行才會和你這樣玩。銀行會根據企業的實力決定給不給這個授信,給多大的額度,還有保證金、總體上來說,銀行承擔的風險可控。

開銀行承兌匯票的優點是來源於銀行的信用背書,實質上是銀行站出來承擔了一個信用的風險,銀行可不是雷鋒,當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出來開。銀行的業務可以分為“融資”、“融信”和“融智”三類。那麼銀行的承兌行為是典型的“融信”業務,即銀行向市場融出了自身的信用,實質上是銀行對開票人付款能力的連帶責任擔保。由於銀行實質承擔了開票人的信用風險,因此承兌敞口部分確認為風險資產,與貸款一樣需要佔用資本。銀行會按照放貸 的標準審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要求保證金並提供專項資產抵押。滿足這些條件,才會同意開出。在銀行存入的保證金其實也增加了銀行的存款,還可以通過辦理貼現、轉貼現等業務取得收益,從而也加強了企業和銀行之間的這種互動和合作。

企業大量使用承兌匯票,其實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因為結算產生的,開立承兌匯票再搭配貼現,這就是最直接的一個融資手段。在當前,銀行的信貸規模仍然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受存貸比、流動性、央行的核定規模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銀行正常的表內信貸規模基本上只能滿足最優客戶的需求。其它客戶怎麼辦?要不直接用表外產品,比如單一信託計劃,還有那些做通道業務的資管計劃(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資管)都是把銀行的表內資金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繞到了表外,甚至是表表外。我們前面講過,承兌是銀行的“融信”業務,不融出資金,只佔用資本,不佔用規模,因此成了銀行維護客戶的重要的表外神器。舉例說明:企業要貸款,銀行如果直接給企業發放貸款,資金就可能流出銀行體系,那麼銀行怎麼幹呢?銀行會主動要求企業不要貸款,而是申請開立銀行承兌匯票然後再去貼現,用於替代發放流動性貸款,這樣就一石三鳥,企業拿到了資金,銀行的貸款規模、存款規模雙雙增漲,皆大歡喜!特別是在季末、月末一些需要衝存款的時候,銀行就會給這些提供銀行承兌匯票的的客戶打招呼,你把你們公司的貨幣資金,照樣存款利率給你優惠,你再開個等面額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之後,現金又回來了,你的公司週轉資金也不會缺。至於銀行承兌匯票額度內的保證金,銀行可以直接要求一直存在銀行,直到銀行對這筆債務關係的“融信”業務結束。

③賣方,也就是受票人。

中國歸根結底是產能過剩的經濟結構,買方比賣方要牛,這是一種常態。企業為什麼要接受銀行承兌匯票?增加了銷售收入,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雖然不能當下就拿到貨款,無非就是晚一點而已,再說這銀行承兌匯票有銀行做連帶責任擔保呢,回款也是有保證的。

那麼企業接受了銀行承兌匯票,自己的運營需要資金怎麼辦?別忘了,銀行承兌匯票是具有流通價值的,我可以直接拿買方給我的銀行承兌匯票支付給我的賣方。如果還不行,我可以去貼現啊。企業就可以把票賣給銀行,這個賣票的過程就叫作貼現。100萬元的承兌匯票,可以賣95萬,貼息5%,這張票賣給銀行,因為票沒有到期,銀行也是拿不到錢的,所以貼現的錢就相當於一筆貸款,就產生了貼現率。這個時候對於企業來說相當於95折把貨物賣給了買家,對於銀行來說相當於對賣家放出了一筆利率為5%的貸款,對於賣家來說相當於以5%的利率拿到了一筆銀行的貸款,實現了較低成本,比正常的貸款,的一筆融資業務。

常規來說,使用銀行承兌匯票是企業的一種支付方式,和其它支付方式比,不能說有什麼絕對的優勢,確切的說是特定環境下出票企業最合適或者是最無可奈何的一種支付選擇。但是因為延期的特點,使得銀行承兌匯票具備了融資的屬性,使得在這個事情中,參與三方都得到了好處,在共贏的條件下,銀行承兌匯票市場得以蓬勃發展。

我們值得注意的是我剛才講了在這個事情中的賣方,也即是銀行承兌匯票的受票人,可以把這個票作為支付手段給自己的賣方,來抵消債務,這就形成了商業匯票的流轉,從而形成新的市場。企業用銀行承兌匯票結算,本質上是利用票據的高流動性和高靈活性拓寬了融資渠道,增加了企業資產的流動性,那麼銀行承兌匯票還可用於背書、貼現、轉貼現等等,從而更大的增強了資產的彈性。

最後我們發現作為支付功能,銀行承兌匯票實在乏味,沒有任何吸引力,但是延期的特點使得銀行承兌匯票具備了融資的功能,從而散發了活力,當然還有亂想,這就是金融起源、發展和監管的一個案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