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同類型的運動,運動後需要補充哪一些營養?

身體運動是通過肌肉的收縮與舒張,消耗能量來實現。高強度、爆發力強的運動項目主要靠肌肉糖原提供能量,需要攝入較多的碳水化合物;長時間的運動項目開始時主要利用肌肉糖原供應能量,20分鐘後主要由儲存的脂肪提供燃料,故需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一起提供能量。

科普|不同類型的運動,運動後需要補充哪一些營養?

運動量大時出汗較多,汗液主要含水分和礦物質,故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以防止脫水。運動時每隔15分鐘就要補充半杯到1杯水,即使不感覺口渴也要補。運動後體重減少1斤需要補充3杯水。

(1)耐力性運動:如長距離步行、長跑、長距離游泳、長距離滑雪等。屬於有氧運動,總能量消耗很大,以消耗脂肪為主。

耐力運動對脂肪的利用和轉換率高,膳食中脂肪的比例可略高於其他項目,達到總能量的30%-35%。為使機體具有較好的供氧能力,需攝入較多的鐵、維生素B2和維生素C。耐力運動時間長,出汗較多,水和電解質的補充也十分重要。

科普|不同類型的運動,運動後需要補充哪一些營養?

(2)速度性運動:如短跑、跨欄、短距離游泳等項目,屬於無氧運動,運動強度大。膳食中應供給豐富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維生素B等營養素。神經活動高度緊張,還應供給含蛋白質與磷豐富的食物。由於短時間內形成的酸性代謝產物在體內堆積,為使體內鹼儲備充足,應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

(3)力量性運動:如舉重、投擲、摔跤等項目,要求有很強的爆發力。為發展肌肉力量,要在膳食中增加蛋白質、維生素B2的攝入量,特別在訓練初期蛋白質供應可提高到2克/公斤/天以上,其中優質蛋白質大於1/3,其佔能量百分比可達18%左右。適當補充促進肌肉合成代謝的特殊營養品,如肌酸等;為保證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鈉、鉀、鈣、鎂的補充也很重要。

科普|不同類型的運動,運動後需要補充哪一些營養?

(4)靈巧性運動:如瑜伽、普拉提、體育舞蹈、健美操、體操等。要求有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對神經系統也有較高的要求。所以膳食中需含較多的維生素B1、維生素C和磷。

(5)球類運動:對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都有較

高要求。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項目運動時需要較強的視力,眼睛易疲勞。應補充充足的維生素A,每日達到1800微克RE(6000IU)。

籃球、足球和排球等大球項目,運動量較大,能量消耗也較多。膳食應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主,多數在神經高度緊張的情況下進行,應注意蛋白質的補充,蛋白質的需要量應占總能量的12%-15%,或1.2-2.0克/公斤/天,應選擇優質蛋白質。運動後迅速補充蛋白質有助修復受傷的肌肉和組織。運動中要注意補糖補水。在運動結束後儘快補充50克糖, 加快糖原儲備的恢復。球類運動要補充豐富的維生素B1 、C、E、A等。

科普|不同類型的運動,運動後需要補充哪一些營養?

(6)游泳運動:由於水的阻力比空氣大,而且游泳時水溫一般在20-26℃之間,低於體溫,水的傳熱能力又比空氣快25倍,使機體散熱較多、較快,因此游泳運動對能量的需求較大。長時間處在水環境中,身體需要一定脂肪保持體溫和保護皮膚,游泳結束後飲食中脂肪的含量應高於其它,運動項目,達到總能量的35%左右,長距離游泳後需要補充較多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

歡迎加入我們

為你解答健康營養問題,這裡更多營養減肥的知識請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哦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每天學習一小步,人生健康一大步。今天的知識你學會了嗎?趕緊應用起來吧!快,關注【吳為群博士營養課堂】,一起漲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