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在寒冷的冬季我們應如何保護心腦血管?

科普:在寒冷的冬季我們應如何保護心腦血管?

首先要給大家講解的一個概念叫做:激-應激-應激反應。

顧名思義,激就是刺激,應激就是應對外界刺激,應激反應就是,我們的身體為了應對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變化。

這些刺激包括什麼呢?疼痛、驚嚇、高熱、感染、疲勞,當然也包括寒冷。分為快刺激和慢刺激兩種。應激也分為快應激和慢應激兩種。

先來說說快速應激反應

這個反應是我們人類經過幾萬年的進化而形成的一個保護措施,這是一個快速神經反射的過程。比如說手指突然被燙了一下,在我們意識到燙之前,手已經做出了抽離熱源的動作,從而避免更大面積的燙傷;夜間走路,突然前邊竄出個東西,也是在我們意識到前面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之前,會有迅速拉開距離,手護前胸的保護性動作。這些都是快應激性反應。

看似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這個一瞬間裡,伴有血漿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濃度的迅速增高。

這幾樣激素的作用是什麼呢,增加心臟收縮力、提升血壓、增加心率、收縮小血管增加心臟以及大血管內血液儲備,同時皮膚、腹腔內臟;腎等的血管收縮,腦血管口徑無明顯變化,冠狀血管反而擴張,骨骼肌的血管也擴張。這樣以來,大腦、心臟、骨骼肌的供血大大加強,人的反應更快、力量更大,對於外來的刺激的反應,不論是反抗還是逃跑,都會有更大的成功率。而且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反應是在我們大腦給出指令之前就已經自動完成了,快得無與倫比。

這種應激對於人類來說,是個保命的反應,但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有時候,這種反應可能就會要命了。


科普:在寒冷的冬季我們應如何保護心腦血管?

剛才提到的那些激素迅速釋放,在大腦意識到我自己有心臟病,不能激動之前,就開始作用於全身,提升了心率、加強了心臟收縮力、升高了血壓,這些反應都是在瞬間加大了心臟的負荷,這種瞬間加重的負荷不管是對於缺血性心臟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瓣膜病、心肌病的病人來說,都是一個強大的致病發作因素。從而出現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等惡性後果。

當我們無保護狀態下,從20℃左右的房間內,突然走到只有-15℃左右的房間外時,這種快速的冷空氣對於裸露在外側的面部皮膚,鼻腔、氣管的刺激,足以引發快速應激,真的可能出現一開門被凍死的情況出現。類似的情況也可以見於,夏天突然跳到游泳池中,大熱天突然從空調房走到高熱的外界,雲霄飛車的快速俯衝,高速行車中的一次意外的剎車,《老炮兒》電影裡四爺的激情衝動,等等。這些對於心血管病人來說,都是很有風險的事情。

好的,我們說回寒冷天氣,這種天氣下,心血管病人該怎麼辦呢?很簡單,戴上口罩,圍好圍巾,保護好我們容易裸露的脖子和麵部皮膚,適當活動後再出門。這麼做的道理就在於,口罩和圍巾可以避免面部的直接突然寒冷刺激,而適當活動,可以讓我們的激素分泌提前小量激活,而不至於突然升高。


科普:在寒冷的冬季我們應如何保護心腦血管?

和快刺激對應的一種刺激叫做慢刺激,慢應激反應就是長時間處在某種刺激環境下的機體的反應。

舉個例子,在這麼冷的天氣,站在外面等人,儘管衣服穿的夠厚,但隨著外界氣溫的侵襲時間的延長,身體仍然逐漸變冷,出現寒冷、肢體麻木等情況。這種刺激沒有那麼急驟,應激反應也沒那麼快速,但其對於心血管病人的風險一點都不比快刺激小。應激是個機體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這種緩慢發生的機體變化,也只能緩慢的改變回來。

還是拿寒冷刺激舉例,長時間呆在寒冷環境中,機體處在低溫寒冷環境時進行的產熱反應增加,用以適應寒冷環境,以達到平衡體溫及能量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骨骼肌和內臟的產熱量逐漸加大,當我們不做體力活動時,機體為這種產熱所儲備的能直接利用的能量物質(ATP)逐漸消耗,而且在這種情況下,ATP的合成是低於其消耗的。

當心髒做功需要的ATP不足以滿足逐漸提高的ATP需求時,不管是心臟供血障礙患者、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衰竭患者,均會直接出現較重的發作,而且在這種環境下,全身ATP的儲備是下降的,從而有可能直接出現意識喪失,進而出現死亡。

直白一點說,這種因為慢性寒冷刺激引起發病的搶救機會,是要低於快刺激引發疾病的搶救機會的。寒冷天氣下這種情況怎麼應對?還是很簡單,儘量縮減外出暴露在寒冷空氣中的機會,外出儘量保持活動,哪怕站著等待的時候,也可以原地跑步,隨時保持體內能量的轉化和供應。


科普:在寒冷的冬季我們應如何保護心腦血管?

長久來說,如何避免極端天氣對於我們的影響呢?我們部隊有一句口號: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個就是一個提高身體對於冷熱刺激適應性的鍛鍊方法。

天冷時,不要總是窩在暖氣旁邊,到外面做做鍛鍊,天熱時,空調不要開的太低,還是要到外面做做鍛鍊,做好冷熱適應,自然對於外界溫度變化的抵抗力會強很多。

現在的天氣依舊寒冷,希望大家在這個異常寒冷的冬天都能平平安安。

PS:看我的文章還是需要一點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我更希望我的文字帶給大家思考,而並不是直接的告訴你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