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他的忠义不输关羽,临死前说一段话,让孙权几度哽咽

太史慈,是东汉末年三国时的名将,他擅长骑马射箭,原本是刘繇的部下,后来归顺孙策,成为江东大将,为江东平定内乱、维持内部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国中他的忠义不输关羽,临死前说一段话,让孙权几度哽咽

太史慈,又叫太史子义,出生于公元166年,山东省龙口人。太史慈从小就喜欢学习,长大后在本郡里做公务员,负责文案工作。成年后的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留着锃光瓦亮的大胡子,骑在马上,单手开弓射箭,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当时太史慈所在的郡县和州府的关系很僵,中央主管刑事的官员通常以第一手奏章为批复依据。当时州府里提前向中央主管刑事的部门发送了奏章,郡县太守担心州府会趁机落井下石,于是派太史慈设法拦截。太史慈星夜兼程,到洛阳城门前等候。

三国中他的忠义不输关羽,临死前说一段话,让孙权几度哽咽

等到州府的官吏到了,太史慈假装也是送奏章的,凑过去问他:“你也是来送奏章的吗?”州府里的官吏回答说:“是。”太史慈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没落下什么吧?手续都齐全吗?”州府的官吏再一次给了太史慈确切地答复。太史慈又说:“你确定吗?倒不如拿出来再检查一下。”州府的官吏经不住太史慈的吓唬,于是把奏章掏了出来,太史慈趁机用匕首抠掉了奏章上了官印。太史慈对官吏说:“你我现在都是死罪,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趁早逃命去吧。”那官吏果然着了太史慈的道,逃跑了。这时,郡县发送的奏章也到达了洛阳。太史慈完美的完成了任务,那一年他二十一岁。

三国中他的忠义不输关羽,临死前说一段话,让孙权几度哽咽

八年后,太史慈从辽东前往曲阿看望老乡刘繇,当时刘繇正和孙策交战。刘繇刘派太史慈出城侦查,正巧在神亭撞上孙策。两人一言不合就开打,交战中两人打了个平手。后来在攻打泾县时,太史慈不敌,被孙策所擒。孙策亲自为太史慈松绑,并任命他为中郎将,前去收拢刘繇的旧部。孙策身边的人都说太史慈这一去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唯独孙策不信。果然,不到两个月,太史慈带领万余人回来了。

三国中他的忠义不输关羽,临死前说一段话,让孙权几度哽咽

太史慈的箭法名不虚传,有一回,他和孙策平定麻保叛乱,当时守城的土匪头子站在城楼上,扶着柱子,辱骂孙策,太史慈一箭射穿土匪的手心和柱子。当时的将士们无不欢呼、称奇。后来孙策遭遇仇家杀害,任命孙权统领江东。孙权认为太史慈骁勇善战,多次攻破敌军,于是就把南方所有的军政要务都交给他处理。建安十一年,太史慈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一岁。

三国中他的忠义不输关羽,临死前说一段话,让孙权几度哽咽

太史慈去世之前,曾经感慨自己壮志未酬,叹息说:“世上的好男儿应当披盔戴甲,建立不朽的功业。现如今,我却躺在床上等死,真是天不佑我啊。”太史慈去世后,孙权几度哽咽,后朝陈寿也曾称赞太史慈信笃义烈,有君子的风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